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464706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寒论1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五苓散。“ 概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发汗后腹胀放屁,胃津损, 厚朴移湿小肠半夏止逆人参增润),两种特殊便秘(下利、细长), 苓桂术甘汤(伤寒先吐下后发汗,肠胃肺津伤,水气停在横膈晃动, 起而晕眩),芍药甘草汤(发汗后恶寒,里阳虚,重用炮附),去杖 汤(芍药甘草汤重用芍药甘草,静脉瘤静脉曲张),茯苓四逆汤(太 阳病发汗后烦躁四逆-手足冷至肘膝,茯苓去烦),调胃承气汤(发汗 后但热不寒,下脘建里压痛,堵在十二指肠),阳明症白虎承气(艾 滋病辨证论治),五苓散(小便不利+口渴,不适合发汗者的太阳证, 汗后表症未

2、除,旅行携带),水饮(喝水太快)。”01条辨七一: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两种腹满:虚胀、实胀。 (1)小便淡白,虚胀。 (2)小便很黄,实胀。桂枝汤发汗,肠胃里津液没了,肚子胀,但无便秘,排气很多, 天到晚放屁,为虚胀用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实胀,需要清大便,用承气汤。开承气汤,一定要问大便好不好,触诊肚子,拒按天枢附近,很 痛,为实症。两种特殊的便秘: (1)便秘引起下利:大便硬,堵着大肠,只有四周的小缝隙可 以排出水来,一天10-20 次厕所。 (2)大肠内四周堵着大便,中间有一条细通道,大便出来时如 同圆珠笔芯一样细长。厚朴:把脾脏里的湿移到小肠。用于桂枝汤

3、把肠胃中津液发汗发 掉,又没有宿便,肠气多,补回津液则不会再排气。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 两炙。此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1)半夏止逆,生姜止呕,人参滋润津液。 (2)厚朴3钱,生姜3片,半夏3钱,人参1 钱,炙甘草2钱。 (3)处方应用广,不只用于发汗过而排气,其他肚子胀气,气 排不出都可用。02条辨七二: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气则头眩, 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伤寒,应该用麻黄汤解表,但在医生解表前,吃坏肚子,上吐下 泻,造成胃(

4、心下)胀满,气上冲胸,站起来就头晕,脉沉紧,汗则 动经,苓桂术甘汤。心下为横膈处。肺中的津液来自大肠。伤寒后,先上吐下泻,又 用发汗药,即先伤肠胃津液,后伤肺中津液。水气停在横膈处无法运 动。发表流汗后,伤寒证已除(恶寒、头痛、身痛、发烧)。脉沉为里,紧为寒,沉紧为里寒。 横膈如海绵一样吸水,水在横膈中晃动。 (1)西医认为:头昏为中耳不平衡,眩晕,站起来头昏眼花,是中耳受伤、发炎。 (2)中医认为:天平的底座在中焦横膈,横膈中水晃动,则上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此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苓桂术甘汤 (1)处方时,没有注意到已吐已下,处方

5、发汗,产生水停在横 膈,躺、坐不头晕,站起来头晕,对症(起则头晕)。若躺、坐也会 头晕,不是苓桂术甘汤证。 (2)运动后,快速喝水会堵在中隔,也会头晕,亦为苓桂术甘 汤证。(喝水太快) (3)真武汤,也治头晕,后面详细介绍。 (4)头晕有恶心,加半夏。03条辨七三: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 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此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伤寒、中风或温病,用汗剂,病没有去,反而怕冷,本身体虚的 原因。恶寒代表里阳不够。芍药 3 钱,炙甘草2 钱,炮附子重用4-5钱(补里虚)。四逆中 用生附(手脚冷至

6、肘膝),一点寒用炮附子。静脉瘤、静脉曲张: (1)同样为芍药、炙甘草、炮附子三味药,重用芍药、炙甘草。 (2)芍药 1 两,炙甘草 1 两,炮附子 4-5 钱。 (3)白芍补阴,重用收敛力量强(静脉回流)。 (4)若无效,在加白芍到1.5 两、2两,炙甘草不变,白芍是主 力。 (5)若腿脚冷,同时静脉曲张,可加量炮附子。 (6)炮附子一定要用,热药才能化瘀血块,防淤血回流到心脏, 防心脏病。故腿脚冷要加重炮附子。芍药甘草汤,又名去杖汤,去掉拐杖。04条辨七四: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四逆者,茯苓四逆 汤主之。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

7、半。此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伤寒、中风,发汗、攻下,病人出现烦躁,且四逆手脚冷到肘膝, 危险,要生附救逆。烦躁,代表里面津液不够。 (1)补津液用人参。 (2)去烦用茯苓,同时利水。 (3)补津液(水),又利水,为新陈代谢,去旧补新。六味地 黄丸,桂附八味丸,都有新陈代谢理念。西医维生素、奶,都是纯补, 太过。茯苓 6钱,人参1 钱,生附1 枚(3-4钱)。 若没出现烦躁,只四逆,用四逆汤(生附、干姜、炙甘草),不 用茯苓四逆汤。05条辨七五:发汗后,恶寒者,故虚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太阳病正常人发汗后愈,体温恢复。虚的人发汗后会恶寒

8、,但脉 在汗后不会浮紧,会缓下来,怕冷为里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不恶 寒,但热者,但热不寒为阳明症。用桂枝汤发表,会把肠胃的津液发散掉。恰好病人饭后,食物在 十二指肠里,汗后堵在里面,下脘、建里一代压痛,用调味承气汤。Jbgvr*中月完萍単下脫*水分麻黄汤为宣肺要,去肺中津液。桂枝汤才会去肠胃的津液。 阳明症,但热不寒,只有白虎汤、承气汤两类处方。艾滋病案例:舌头、口腔里如白老虎条纹,渴、热,不发烧,手 脚热,一派热症,大便好,辨证论治,用白虎汤。阳明无死症,西医 出手则变为厥阴证而死。06条辨七七: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 得水饮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

9、便不利,微热, 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剂发汗后,胃中会很干燥,此时不能大剂量快速喝水,要小口 喝,否则水不能气化,造成水饮。若汗后,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说明桂枝汤下去后,病邪并没 有完全去掉。或还有其他感冒在。用五苓散。五苓散经方广泛应用。五苓散组成:三个利尿剂:泽泻、猪苓、茯苓,加白术、桂枝。外出旅行,自带五苓散,瘟疫、伤寒、中风等都可服用。表水的两种治法:发汗流出;皮表水倒入小便排出(五苓散)。 (1)肚脐以上有水肿,汗解。 (2)下半身积水,利尿。 太阳病,发汗,病毒没有完全排除,已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不 用再发汗,用利尿法五苓散。有消渴,说明病邪排除,阴液自己 会回头,不用担心利尿把水排掉。五苓散主症:小便不利+口渴。不适合汗法的病人(又表症又不能 用桂枝汤、麻黄汤者),脉浮为表症,津液已干,烦躁,用五苓散, 走小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