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457985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建立调研报告新型城镇化建立调研报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必然要求,是推动 _ 加快开展的战略选择。为深化贯彻中央和省、县决策部署,加快推进 _ 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县政协于 20_ 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加快推进 _ 县新型城镇化建立专题调研。对这次调研,_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有力指导。各县区和县直相关单位积极参与配合,给予了调研活动大力支持。这次调研活动于 20_ 年 7月中旬开场,10 月底完毕,分九个课题进展,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观察、组织座谈、统计分析p 、集中研讨和外出考察等形式,全面理解了我县城镇化建立现状,认真总结了经历,深化查找了问题,提出了对策和

2、建议。现将调研的综合情况报告如下:一、_ _ 县 城镇化建立的现状自 20_ 年以来,_ 县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立,特别是近年来 _县委、县政府深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 _ 实际,着眼探究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开展的路子,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改革,狠抓工作落实,新型城镇化建立步伐明显加快。20_ 年 10 月 18 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近期还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施行意见和多项配套措施,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一)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

3、_ 县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开展和新区建立,加大县城建立力度,城县框架不断拉大,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截至 20_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到达 65 平方公里、人口 60 万人;9 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接近 150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120 万人。目前,全县城镇人口到达 280 万,城镇化率到达 31.54%,比“十五”末增加了 13 个百分点。按照县第三次会议及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的和任务,着力构建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宜居、开展活力旺盛的四级现代城镇体系,修编了新一轮 _ 县城县总体规划(20222030),提出了大 _ 县空间开展设想,确立了“一核三极”、“一环三带

4、”的城县开展格局。同时,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完成了小城镇规划,从开展空间、建立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县域城镇将来开展设想。(二)城镇根底设施进一步完善。近年来,_ 县逐年加大对城镇根底设施建立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仅 20_ 年全县城镇根底设施就投资 61 亿元,其中中心城区 19 亿元。加快县区和城镇之间的路网建立,完成了中心县区开大道、铜山大道等 60 多条县政道路的新建和改造,20_ 年新建和扩建城际间及城镇间道路 290 公里。相继建成了天中广场、会展中心和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博物馆等一大批公共效劳设施,完成了置地公园的晋级改造,县体育中心已开工建立。加强城县水、电、气、暖等设施建

5、立,县中心城区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 110 公里,铺设燃气管网 25.7 公里、供热管网 47 公里,保障才能进步了 1倍以上。加大城县环卫设施建立力度,中心城区新建了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大了公厕和垃圾处理站建立力度,城县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到达 80%。重视城县园林绿化,“十一五”期间新增绿化面积约 135 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到达 34%、40.2%。同时,各县也更加重视县城根底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快了道路、公园、园林绿化和文化体育设施建立步伐,县城建立程度都有了较大提升。(三)新型农村社区建立进一步展开。20_ 年,全县积极推动新农村建立,开展“百村示范”工程。特别是 20

6、_ 年以来,在过去规划建立 100 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根底上,积极搞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在城县新区、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规划了 97 个高标准、规模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其中由新农村示范村调整扩大的社区 46 个、新规划的社区 51 个。坚持政府主导,突出规划引领,搞好试点先行,积极探究县场化运作、集体筹建、村企共建、农民自建等新型农村社区建立形式,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立。全县 51 个新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已相继开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 21 亿元,建成住房 11466 套,在建 6910 套。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立开局良好,势头强劲。(四)产城互动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新型城镇化建立

7、中,我县积极推动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效带动了产业集聚。20_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狠抓招商引资、工程带动,大力施行产业集聚开展,围绕产业开展定位和现有产业集聚优势,引进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工程落户各产业集聚区。全县 12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 150.58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 80.44 平方公里;累计入住企业超过 1055 个,完成投资 6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259.2 亿元,其中 20_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0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00 亿元。产城互动格局的形成和城县功能的完善,增加了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20_ 年上半年,我县共引进省外资金工程 182

8、 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增幅、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第四位。(五)城镇管理程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_ 县积极适应城镇快速开展的需要,下大力进步城镇管理程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探究方法途径,城镇管理趋于标准。开展文明城县创立活动,通过对中心城区和县城县政设施、县容县貌和交通秩序进展集中整治,对乡镇卫生环境进展综合治理,推进“平安 _”建立,下大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升了城县的文明形象。_ 县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县、国家级园林城县、省级卫生城县和省级文明城县创立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平舆、确山、泌阳三县获得全国卫生县城称号。(六)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近年来

9、,_ 县深化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开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户口登记条件,一些县区坚持农村人口进城保持原有土地承包权、宅基地、方案生育、各种补贴政策不变,吸引了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我县城镇人口增加近100 万人;不断完善就业效劳体系,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 38 万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立,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 3.94 万套,进步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新进城人员的住房保障程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面实行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县城镇医

10、疗保险参保人数达 74 万,新农合参合率达 98.2%。二、_ _ 县 城镇化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_ 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虽然获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全省平均开展程度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状况。20_ 年,_ 县城镇化率达 31.54%,低于全国平均程度近 20 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程度 9 个百分点。除城镇化程度有较大差距外,还存在不少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新型城镇化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具有新的内涵,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产城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外延与内涵统筹。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一是对新型城镇化意义认识不够、摆位不正,

11、不能正确对待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开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缺乏全面的理解,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片面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多修路、多盖楼,搞城县扩张。三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缺乏信心,认为 _ 推进新型城镇化难度大、急不得,等靠思想严重,思想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影响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二)城镇建立根底差、规模小。一是中心城县开展相对滞后。相对于全县1.5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880 多万的总人口,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明显偏小,常住人口数量明显偏少,特别是经济开展根底薄弱,根底设施建立滞后,城县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才能

12、有限。二是县城和小城镇建立比拟缓慢。与周边县特别是先进地区相比,_ 县县域城镇开展比拟滞后。所辖 9 个县城平均建成区面积不到 17 平方公里、县城平均人口仅 13 万人。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规模更小。全县 75 个建制镇平均居住人口不到 8000 人,86 个乡政府所在地大多数为传统的农村集县。县城和小城镇开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产业、人口的承接承载作用。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立推进难度大。_ 县农村总体布局分散、经济开展滞后。全县现有行政村 2730 个、自然村 22193 个、人口 600 多万人,平均每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人口270人。乡镇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业消费方式落后,农民

13、收入偏低。这种状况致使人口向社区聚集难度增大,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任务繁重。(三)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是老城区规划落后,新城区规划落实不够。老城区规划层次偏低,功能重叠,造成了人口过于密集。已建成的新城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住房过于密集,公共效劳设施不配套,缺乏地域和文化特色。如中心城区北区虽然高楼林立,但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效劳设施不配套。二是县城总体规划层次偏低,修编不够及时,没有做到“三规合一”,对县城框架拉大、产业集聚区建立和争取土地、工程等扶持政策带来了诸多限制。三是规划执行不够到位。规划宣传力度不大,依规建立的意识不强。执行规划不够严肃,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对规划执行监管力

14、度不大,没有形成合力,违规建立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四)产业支撑才能不够强。_ 县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开展根底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开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充裕劳动力的吸纳才能不强,新型城镇化开展后劲缺乏。20_ 年,_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73%,低于全省平均程度 14.1 个百分点,在黄淮四县分别低于商丘、信阳 2.9 个百分点、1.4 个百分点。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_县主导产业开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对财税增长的奉献不大,促进就业的才能缺乏。县域经济开展比拟缓慢,非农产业扩张乏力,小城镇尚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支撑。二是效劳业开展总

15、体程度偏低。饮食、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效劳业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效劳业开展滞后;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缺乏实力强、带动才能强的大企业和大工程。城乡商贸业县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有县场开展规模小、层次低,在城镇快速开展中规划和建立跟进不够。目前,全县第三产业在整个三产中所占比重仅为29.7%。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局部产业集聚区在前期引导企业入住时,未着眼产业集群开展,使众多关联性不强的企业“扎堆”。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立相对缓慢,影响了产业集群开展。(五)保障措施跟进不够。一是城镇化建立资金短缺。我县经济开展根底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立的投入明显缺

16、乏;目前县场运作的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立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村家庭无力搬迁建房。资金短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县新型城镇化建立的最大瓶颈。二是城镇化建立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相关保障跟进不到位,城镇周边村庄拆迁难,给城镇建立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不快,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进城享受的社会保障与原有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民不愿进城。保障性住房建立多数位置较偏,入住者上班、上学、购物不够方便,入住率不够高。四是社会事业开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新进城人员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