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45101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生平蔡元培(1868-1940 年)近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字鹤卿, 又字孑民。浙江绍兴人。蔡元培1902 年参与创立中国教育会,1917 年 1 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提 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反对封建主义的 旧思想、旧礼教,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28 年 8 月,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致力于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著作编 为蔡元培全集。语录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 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 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

2、以自苦也。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 为恶,无益也。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 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 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 有良好的教育。国内蔡元培故居有三处,一是现在的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 13 号,二是上海华山路 303 弄 16 号,三是北京东城区东堂子胡同 75 号。前者是蔡氏老宅,蔡元培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 时代。后两处是蔡元培租住过的地方。这个不起眼的事实隐

3、藏着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 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 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中,他选择了什么?辗转寻求 救治中国的秘方“行在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蔡元培 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在这美好的风景中度过的。虽少年失怙,但家有慈母。母亲仁慈而恳切,激励着蔡元培在旧 教育中求学取仕,走着一般士子通常的道路。直到 1894年,甲午惊雷,让他感受到民族之痛。依他对家国的 赤诚,他让自己成为一个救天下人之病、救国家之病的勇士。虽然救治的方法他也不清楚,就如同割

4、肉救人那样盲目,但他没 有后退,他边走边思考:中国的黎明在哪里?戊戌变法中六君子被杀,康、梁远走海外,蔡元培甚为愤懑,离 开翰林院,回到故乡绍兴,任绍兴中心学堂总理,即现在所谓的校长。 后来成为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就是当时学堂的小学生。在这里,蔡元培 开始了教育生涯中第一次教育改革,但不久就离开了,随后的几年里, 蔡元培仍在教育界,但这时他的目的意在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一名 革命者。其间,他兴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担任中国教育会会长。 中国教育会是当时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从事政治活动。在当时的蔡 元培看来,破坏旧的社会,暴力革命与暗杀乃是重要途径。蔡元培是 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的光复会的第一

5、任会长,后加入同盟 会,在东京习制炸药。有文章记录说,那个时期的蔡元培,大口喝酒, 酒酣把碗扔到窗外,去制造炸药。这时候的蔡元培有着“以身许国, 功成身退”侠客式的报国情怀。此后,光复会的重要成员徐锡麟、秋瑾都走上了以身许国的道路。 但蔡元培更多时候是一名书生,他的救国理念和徐锡麟、秋瑾还是不 同,他觉出这种革命的无效,蔡元培后来回忆说:“孑民在上海所图不 成,意颇倦。”他更希望通过改造旧的教育塑造新的国民。1907 年,年届不惑的蔡元培远渡德国,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 转折,这一转折事关风雨飘摇的中国的走向。很多年后,蔡元培向他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这是救治中国 的“秘方。” 1919 年,

6、他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说:“我们输 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 育之必要。”摧枯拉朽 奠定近代教育基石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组阁,邀请留学回国 的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最初教育部只有3 个人,没有办公场所,蔡 元培向出任南京市长的马相伯借了3 间空房。1 月 25 日,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颁布,内 容包括小学废止读经、初等小学可男女同校、废止旧时奖励出身等。2 月,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实施军国民 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大教 育方针。当时,临时政府各个部都在安排革命元老,

7、教育次长景大昭是个 “不羁的文学家”,不问部事。蔡元培担任迎袁专使到了北京,景大昭 突然安排了十几个文学界的人到教育部任职,闹得其他人辞职,蔡元 培遂将委任状送还总统府。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胡汉民对蔡元培不肯 提拔党内老同志很不满。但胡汉民也无奈,有人请他介绍进入教育部 时,他说:“别部则可,教育部不能。”很快,教育部吸引了当时的英才:范源濂、夏曾佑、蒋维乔、许寿裳、王云五、黄炎培1912年 9 月、 10月,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 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师范教育令,1913年 8月颁布实 业学校令,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学校设备、入 学条件、教职员任用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8、。子曰诗云的旧教育被推下时代飞驰的“列车”,中国近代教育开始 高起点起步。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 者。”他倡导教育求远效,要有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要指导社会而非 随波逐流。在抱残守缺的年代,蔡元培以超前的眼光为中国教育安放下包含现代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石。不久,袁世凯专政,群魔乱舞,一切又慢慢回到从前。 蔡元培又辞职,远走法国。北大重生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1916 年是个不平静的年份。做了 83 天皇帝的袁世凯死了。黎元 洪当上大总统,被袁世凯差点浇灭的共和之火又有了希望。冬天,时有大风雪。上海中华新报刊发北京专电:蔡孑民先 生于二十一日抵达北京,大风雪中,来此学

9、界泰斗,如晦雾之时,忽 睹一颗明星也。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 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 但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当时有一种说法,说风 月场所八大胡同的主要“顾客”是“两院一堂”的“人杰”。“两院”指的是临 时政府的上议院、下议院,而“堂”指的是京师大学堂。这就是当时政 界和文化界精英的基本状态。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 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 谋而合。1917 年 1 月 4 日,蔡元培踏入北大,学校校役列队迎接。蔡元 培脱帽向校役鞠躬

10、致意。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 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蔡元培告诫学生当以研 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 教员,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 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一个民族的文化、科学等诸领域的精英都会集北大,这所维新变 法遗存下来的旧书院摇身一变,成为当时中国现代大学的楷模,成为 新思潮旋风的中心。蔡元培会聚无数英才,共同撕破了旧习俗,鼓动 着青年们为中国寻找新的方向。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 1918 年,毛

11、泽东从长沙师范来到北大, 成为旁听生。罗家伦说,从文学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这一个大波澜 虽然是种种时代的动量促成的,但是当时蔡孑民时代的北京大学,是 一切动力的发动机”蔡元培的影响远远不只在教育界,他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教授治校 北大自立的法宝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德国革命以前 是很专制的,但是它的大学是极端平民主义的。”而且,他发现学校不 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 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沈尹默在文章中提到他和蔡元培先生的一次长谈。他说: “蔡先 生,这次北洋政府借您的招牌来办北大。到了有

12、一天,您的主张和政 府有所不同,他马上会赶您走。”沈尹默建议蔡元培改革要稳,他提议 北大成立评议会。“中国有句古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与其集大权 于一身,不如把大权交给教授,教授治校,这样,将来即使您走了, 学校也不会乱。”早在 191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 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 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但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 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 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 评议会,作为学校

13、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 法方面的事。同时,北京大学还设立了行政会议,作为全校最高的行 政机构。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 规划各学科的工作。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所取代。 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春风化雨 伟大的人格垂范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 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 如先生的领袖风范,先生的人格魅力,先生的学问等等,这一切都是 北大在那个时代得以辉煌并成为影响中国走向的重要因素。可以回顾几个细节:1919 年 7 月

14、 27 日,蔡元培在日记里记下 蒋梦麟在北大演讲时对自己精神的概括,其中说他“温良恭俭让”,可 见对蒋梦麟的概括,他是认可甚至有些自得的。他是一位谦谦君子, 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 年 10 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 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拢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 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 们决斗,” 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这是他的底线,他理想中的大学唯研究学问为要,既不是从政经 商,又不是试验革命的地方。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是以学术为前 提。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 次提到蔡元培给他们如沐春

15、风般的教诲。大家都知道蔡元培经常写介 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 心让人为之动容。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 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 为时代营造风气。北大因他而重生,中国因他而改变。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比较,牛津、剑桥、巴 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 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对话在当下,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先生?先生的思想、修为、境界 能否为我

16、们找到走出困境的方向?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 究所教授张晓唯,他长期从事中国大学史的研究和教学。著有蔡元 培传、旧时的大学与学人等著作。记者:您认为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改革成功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张晓唯:历任校长都推动了北大的发展,而蔡先生的贡献是决定 性的,他借用德国柏林大学的学校建制、办学理念,强调学术至上。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就是建立在学术至上理念之 上的,聘任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专家学者,一切以学术的充分发展 为目标,以此成就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在当时的北大,不管教 师的社会倾向是激进还是保守,只要确有高深学术造诣,就可以传授 其擅长的专业课程。保皇派辜鸿铭讲授英国文学、中学毕业的梁漱溟 讲授印度哲学由此可见蔡先生心胸开阔,学术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