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硕调查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450767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硕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翻硕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翻硕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翻硕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翻硕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硕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硕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翻硕(MTI )思考的调查报告摘 要:中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教育始于2007年,目的是为了培 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翻译专业硕士 MTI)教育的研究尚处于初 级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师 资队伍建设、测试与评估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2011年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的高等院校已逾158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 的挑战。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与学 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不明显课程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实践性、专 业性和应用性是翻译专业硕士课程设置

2、时重点考虑的方面。本文会结合国外和台湾 笔译硕士的课程设置,主要对大陆院校翻译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进行思考。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现状;课程设置;调查分析;一、中国大陆翻硕现状的阐述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是一种专业学位教育,是翻译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标志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 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在我国正式设置,这是翻译学科建 设的又一突破性进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

3、全球 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 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至此,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已初步形成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种清晰明确的走 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应该不同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翻译学研究型硕士学位, “突出强调翻译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仲伟合,2006)。因此,应该大力鼓励笔 译方向学生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或者结合自己承担的翻译项目,就翻译实践撰写 研究报告;口译方向学生就口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 写实验报告。除此之外,MTI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口译和笔译能力的同步发展,将 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该设立口笔译为

4、一体的口笔译专业,因为口译和笔译是不 可能完全分开的”(黄有义,2009)。我国以往的翻译教学主要依托以语言教学为主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体制,MTI 教育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未能摆脱语言教学的影响。同时,现有MTI办学的应用性、 实用性和职业化特色不够,忽视了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例如,部 分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只是粗略地分为口译和笔译的方向,并没有明确的特色专业。 部分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尚未开设出能体现自身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也缺乏系 统科学性。另外,绝大多数MTI办学高校尚未意识到本地化行业对翻译职业带来的 挑战和机遇,甚至对这一行业知之甚少,因此也未能认识到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对 于

5、翻译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MTI项目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在职)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全 日制)。根据这两个培养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 修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其中,不论是在职还是全日制, 公共必修课均为政治理论和中国语言文化。翻译院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时 间一般以两年居多。也有一年的,而三年的则以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为主。例如,英 国有20多所高校开设翻译硕士班,用一到两年时间培养职业口笔译人才,毕业生的 就业形势很好”(穆雷,2007: 12)。目前我国对MTI学习

6、期限的规定是:全日制为 2年;在职全脱产学制为2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 况,最多不超过5年,最少不低于3年。各试点单位的学习期限基本是在2.5年和 3年之间,如南京大学为2.5年、北京大学为3年。我们的MTI项目的学习年限偏 长,这不符合目前巨大的翻译市场需求。我国目前每年职业翻译的市场需求量为50 万人,而实际在岗的只有6万人。一方面外语人才整体上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每年 职业翻译缺口却高达90%(王传英,2010: 111)。二、翻硕课程设置的评述1中国院校(包括港澳台地区)课程设置的剖析中国内地的翻译教育史始于港台地区的香港中文大学,除了香港科技大学外所 有香港的

7、大学都设置有翻译学士与硕士学位课程始建于1972年的香港中文大学包 括培养学士、硕士与博士的整套体系。开设的必修与选修课包括:翻译概论、翻译基 本技巧、文化与翻译、翻译史、传译入门、基本传译技巧、接续传译、翻译研究导 论、文学翻译、计算机与翻译、机器翻译、语言研究与翻译、翻译评论、同声传译、 外语翻译、政府及公共事务翻译、商业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电 影与广告翻译、翻译研究专题等。申请翻译文科硕士 (M.A.)学位者须完成24个学分 的课程,两年。课程安排在晚上进行。必修课有高级翻译研究、汉英翻译研习班和英 汉翻译研习班;选修课有高级商务翻译、比较语言研究、机助翻译、口译、新闻翻

8、译、 文学翻译、翻译作品选读、翻译专题、翻译批评、法律文件翻译、字幕与广告翻译 等。申请副博士(M.Phil.即哲学硕士)学位者在读期间必须学完18个学分的课程(其 中一门必须是高级翻译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人学申请时学生即须提交一份五页 纸的论文研究构想)。1974年,香港大学开设翻译学士课程。岭南大学翻译系成立 于1989年,可授予翻译学士、副博士和博士学位。该系在课程设计上不仅注重培养 学生的口笔译能力,而且十分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间的联系,以此帮助学生发展独立 思考的能力,深刻掌握所学的语言,明确地认识自己在香港这个双语社会中所处的位 置以及所能发挥的作用。学士翻译课程为优等生课程(H

9、onors in Translation),要 求学生修满至少96个学分,其中包括63个翻译课程的学分。翻译课程的63个学分 中,有33个必修课学分,涉及口译人门,笔译人门,翻译语言研究(语音、词法和句法), 文学、文化与翻译,信息技术人门,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项目等专题。副博士与 博士学位研究的方向包括:翻译理论与批评、翻译与文化研究、翻译与体裁、社会研 究中的翻译和文本。该系自1995 一 96学年起开始招收副博士生,并于2000 一 2001 学年开始招收首批博士生。香港浸会大学于1994年设有翻译专业学士(优等生) 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除辅导课、日笔译练习、研究讨论课之外,组织参观

10、与现场实 习也是中心的教学内容。中心常组织学生去内地参观学习,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香港 以及各种世界性的专门会议和学术会议上担任口译。香港城市大学可授予口笔译学 士和硕士学位。学士课程通常需要三年时间完成。硕士必修课程包括翻译理论、翻 译方法、口译方法、跨文化研究、长篇翻译(非讲授课程升选修课程有独立研究(非 讲授课程)、汉英比较语法、文体学与翻译、普通语言学、话语研究、交际口译、术 语学、文学中的语言、中国语言文学、职业口译、翻译专题研讨等。申请硕士学位 者须完成并通过硕士论文考试。台湾辅仁大学于1988年开设翻译硕士,国立台湾 师范大学自1996年开始招收学生攻读翻译硕士。该校开设的课程有基

11、础视译(同声 传译和接续口译的热身课程,4学分)、进阶视译(中英/中日双向,通过演练、相互观 摩等手段训练学生语言的灵活程度,4学分)、口译人门(中/英/日,2学分)、基础同 步口译(中英/中日单向,1学分)、进阶同步口译(中英/中日双向,衔接逐步口译,4 学分)、进阶逐步口译(中英/中日双向,通过演练、示范与现场指导,使学生熟习经贸、 科技、环保、国际政治等技术性会议的会前准备与接续口译技巧,培养学生小心求证、 力求精确的习惯,4学分)、口笔译实习(二年级,学生实际参与口笔译工作,学习译前 准备和口笔译技巧的灵活运用,1学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成立于1996 年,该所翻译课程安排紧

12、密,分口笔译两组。该所翻译课程的特色之一,是要求学生在 学期间到所学语种的国家进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所有学生在学其间均应至国外研 习三个月至六个月(笔译组学生至少3个月,口译组学生6个月)。在指导性培养方案(2007年、2009年)中,翻译硕士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 公共必修课如政治理论和中国语言文化;专业必修课如翻译概论、基础笔译和基础 口译;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如笔译方向的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口译方向的交替 传译和同声传译。方向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有12学分、方向必修课口 译方向为8学分、笔译方向为4学分,而“实习”的2学分是两个方向必选的,再加 上选修课中“第二外国语”为限选,

13、这样选修课中口译方向还有6学分、笔译方向还 有10学分。我们的必修核心课程通常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互动的机会较少。通常 能开设MTI项目的学校也同时开设学术型翻译硕士学位,不少任课教师直接将给学 术型硕士开设的课程照搬到MTI课程中来,这非常不利于培养翻译专业硕士。院校之间的课程设置虽然都遵循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要求,除了 在政治理论、中国语言文化、基础口译、基础笔译、翻译学概论等公共必修课和专 业必修课外,整体上还是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尤其体现在推荐选修课程的 内容和数量上(这种课程的多样性也是由翻译硕士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有利于培 养更适应市场要求的翻译硕士毕业生,有利于应对

14、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在课程多样 化的同时,各院校都设置了体现学校自身特色和特长的选修课程(例如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开设了“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合同翻译实务”等体现其法律特色的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则开设了“科技翻译”“医学翻译”等课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 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样以语言为特长的高校则开设了“文体概论”“文体与翻译” “术语学”“翻译批评与赏析”等课程;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 学,开设了“文献查找与论文写作” “笔译测试” “圣经与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本地化与国际化工程” “中国文化与美学专题”“管理学”“国际法基础理论”等涉 及多门学科的选修课程。在公共必修

15、课程里,各院校按照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 要求,设置了政治理论与中国语言文化两门课程。对于第二外国语课程,部分高校 将其设置为选修课程中的必选课程,而不是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说明的限选课程。 限选课程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或者是已经学习过相关课程才能选择的一种选修课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鼓励跨专业报考的的学位,同时在全国的翻译硕士专业 学位入学考试中并没有考察第二外语的情况下(这一点也是与传统的学术型外语类 研究生在招生考试上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如果将第二外国语课程设置为必选课程, 那么就会使得本科为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入校后在这门课程上的学习面临较大的 困难,并且毫无第二外国语学习基础的学生与已是

16、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起上课亦 不利于相关科目任课教师的教学。2.国外院校课程设置的调査有研究者调查了欧盟委员会笔译总司的机构设置情况,欧盟委员会决定启动欧 盟笔译硕士课程项目。该课程项目旨在培养高层次专业翻译人员,注重翻译技能练。 有研究者以比利时蒙斯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为个案,指出该校既注重学生的多学科全 面发展,又注重其翻译专业意识的提升。英国翻译教育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托各大学举办的翻译培训班,毕业颁发翻译证书或翻译文凭(第二类以 海里奥特)瓦特大学语言学院为代表,其培养目标是掌握“宽泛的口笔译特殊技能”; 第三类以沃里克大学为代表,课程设置包括翻译与接受研究、翻译理论史、诗歌与 翻译等。伦敦帝国学院开设有翻译技术与医学翻译硕士学位课程。以Mona Baker 为代表的翻译和跨文化研究中心(Cen ter of Transla tion and Int ercul tural Studies,简称CTIS)早在1995年就开始培养笔译和口译专业硕士研究生(MA in T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