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443561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疾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鱼类疾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鱼类疾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鱼类疾病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鱼类疾病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鱼类疾病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疾病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动物疾病学第一章 绪论1.1 疾病定义: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由于内稳定紊乱而生命活动异常变化。1.2 疾病原因:物理机械损伤化学-水环境生物-病原生物遗传人为-营养不良1.3 水产动物疾病的特点:发现病情难、早期诊断难、隔离难、用药难1.4 水产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增强机体抗病力、控制和消灭病原菌、加强 饲养管理第二章 病原生物学基础2.1 基本概念寄生物小型: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虫大型: 蠕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节肢动物 感染: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寄主防御机制相互作用,并引起一定的病理过程。 传染: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来自其他宿主的病原生物感染 流

2、行病:病原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宿主群体中快速传播,疾病大范围出现。疾病流行三个环节:感染源、易感寄主、感染途径 预防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寄主2.2 病原病毒:非细胞形态生命,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有 感受性的活细胞内增殖。病毒致病作用:溶细胞作用、导致细胞凋亡、整合病毒基因组、导致细胞增殖与转化、 形成包含体、改变细胞膜成分、免疫病理损伤(变态和炎症)病毒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途径:飞沫、血液、唾液、粘液etc 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慢性、潜伏感染2.3 病原细菌: 细菌致病作用:黏附与定植、繁殖与扩散、抵抗寄主的防御技能、内外毒素 细菌感

3、染途径:接触、创伤、消化道 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2.4 病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致病作用:黏附、局部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异养时产生酶类损害机体细胞、产生真菌毒素2.5 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终末寄主: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寄主:被幼虫或无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寄主:在人类医学上,有些寄生虫除了成虫寄生于人体,还可以寄生其他动物,这些其他脊椎动物可以成为 人类该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体型、运动和消化器官消失、附着器

4、官、生殖系统高度发达、抗寄主消化、获氧方式和能源方式寄生虫对寄主的损伤作用:机械刺激、夺取营养、压迫阻塞、毒素、其他病原媒介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3.1 水产动物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清除病原生物,并把病原生物产生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 动物机体抵御病原菌的三道防线:屏障、天然免疫、适应免疫3.1.1 鱼类免疫系统:淋巴样组织与器官、中枢淋巴样组织胸腺和头肾、周围淋巴组织 头肾和睥天然免疫系统成员:巨噬细胞、嗜中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溶菌酶、干扰 素、转铁蛋白适应性免疫系统成员:B淋巴细胞、辅助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天然免疫 存在于所有动物 广泛性 快速效应

5、期短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 存在于脊椎动物 特异性 反应缓慢 记忆性 保护期长天然免疫在应答早期占优势,随后淋巴细胞开始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3.2 抗感染免疫机制3.2.1 屏障作用:物理屏障皮肤、粘液、鳞片化学屏障粘液中的多种抗病原生物的物质,胃酸和蛋白酶正常微生物菌落的拮抗作用3.2.2 天然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溶菌酶溶菌和调理作用、干扰素防病毒3.2.3特异性免疫应答:抗体中和和调理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对被感染细胞的清除作用病原生物逃避免疫的机制:抗原性变异、抗吞噬性夹膜 etc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4.1 鱼药分类环境改良剂、消毒剂、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改善代谢和保健药、生 物制品、

6、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其他抗微生物药:抗生素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磺胺类及增效药物:人工合成化学药品,广谱抗菌、性质稳定、以保存、 价格便宜喹诺酮类:人工合成抗生素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氯霉素类(氟甲砜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 氨基苷类 青霉素类(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 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 常见的喹诺酮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不能与土霉素、四环素及红霉素合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本类药物使敏感菌产生耐药性或交叉 耐药性。 抗病毒和抗真菌渔药:聚維同碘、病毒唑杀虫药物:90%晶体敌百虫、硫酸铜 消毒剂:季铵盐类阳离子表

7、面活性剂、甲醛、漂白粉、二氧化氯 环境改良剂:生石灰、沸石、光和细菌中草药:大蒜素、大黄4.3 水产药物给药方法:注射、口服、挂袋挂篓法4.4 鱼药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鱼药使用基本原则: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廉价性 对症下药、结合水体环境等因素下药确定剂量和疗程第五章 病理学基础4.1 充血:器官或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液含量超过正常 水肿:组织间液在组织间隙异常增多 积水:组织间液在胸腔、腹腔、脑室积蓄增多 增生:细胞数量增多肥大:细胞或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炎症: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 uo 感染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局部应答第六章 水产动物病毒性疾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流行:1470 日龄鲑

8、科鱼类,高密度养殖高度传染,水温1015 度,水平传播为主, 有垂直传播症状:急性型一绕体轴转动或急速旋转,l-2h死亡 亚急性型体黑、眼突、腹部膨大有腹水、体表出血、肛门处有线状粪便、消化 道有粘液病理变化:胰腺坏死、包涵体出现在胞浆、胰腺周围脂肪组织坏死、肾肝消化道坏死 诊断方法:根据流行情况和外观初步诊断、常规组织学诊断(胰腺切片、H-E染色)RTG-2等细胞分离IPNV、免疫学诊断、分子诊断防治方法:不用带毒亲鱼、注射IPN疫苗转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流行:鮭科鱼类鱼苗及幼鱼、水平和垂直传播,水温815度 病原:弹状病毒症状:急性:鱼类狂游后突然死亡,症状似 IPN病理变化:肾脏和脾脏的

9、造血器官坏死、肝肾消化道及胰腺变形和坏死、被感染细胞有 包涵体鲤春病毒血症:流行:流行一龄以上鲤鱼, 1320度流行最适水温1617症状:病鱼群聚于出水口、体表有出血斑点、内脏(尤其是鳔)和肌肉出血斑点、继 发细菌感染病毒性出血败毒症: 流行:是淡水鲑科鱼类死亡主要原因、主要危害一龄以上幼鱼, 612度流行,水平传播 症状:急性型体色发黑、眼球突出、鳃及皮肤出血、内脏包括肝、脂肪、鳔、肠道、 肌肉出血慢性型:体色发黑,严重贫血、内脏和鳃苍白、内脏上有点状出血神经型:运动失常对虾杆状病毒病:病原:对虾杆状病毒流行:各生活阶段都可感染草鱼出血病:草鱼最严重传染性疾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和草

10、鱼小RNA病毒,双层衣壳,二十面体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水温2033 度发生,最适27-30人工感染草鱼出血病过程:注射或浸泡GCRV, 2530度从感染到发病415天潜伏期无症状,摄食与活动正常 前驱期尾鳍末端发黑、体色变暗。停食 发展期出血症状、离群、反应迟钝或身体失去平衡在水 面打转挣扎死亡 主要症状:口腔、下颚、鳃盖、眼眶充血出血,鳍基、腹部、肛门、肌肉充血出血,肠 鳔、胆囊、肝、睥、肾肿大、充血出血 分为三种:红肌型、肠炎型、红旗红鳃盖性 病理变化:严重贫血、白细胞数为健康鱼 4060%。各器官小血管广泛受损,产生弥 散性凝血,肠粘膜上皮肿胀,充血出血诊断方法:防治方法:清淤、

11、生石灰、疫苗白斑综合征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制备: 0.1%福尔马林灭火,注射和浸泡感染鳗鱼狂游病:发病前食欲旺盛,异常抢食,数日后离群,异常游动,沉入水底再挣扎上游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威海15cm 下鱼种,流行水温低于15度。虹彩病毒病:淋巴囊肿病,鳜虹彩病毒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虾鳖类的病毒病危害最大的虾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病毒,桃拉综合病毒(TSV) 白斑综合症:危害最大流行情况:可引起各种对虾严重致死性感染,大部分蟹类也敏感,病原:无包涵体杆状病毒,双层荚膜症状:不吃食、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底,甲壳内测有白点,尤其是 头胸甲上。病理变化:wssv主要侵害皮下组织、

12、造血器官、血淋巴、鳃、肌肉等各组织变性坏死,上皮细胞大量解体脱落,被感染细胞核肥大 检测方法:T-E染色法,多抗及单抗ELISA检测法,cDNA探针,RT-PCR 桃拉综合病毒(TSV)病原:TSV无囊膜,球形、垂直传播,在宿主细胞中形成包涵体病理变化:在急性发病期,濒死虾全身淡棕红色,尾扇和后足明显发红,体表、 所有附器、鳃、胃、后肠、食管表皮多病灶坏死,患病虾头胸甲后 至尾部有白点诊断方法:TSV专一性cDNA探针,中性R-F固定液 黄头病:病理变化:虾病体色发白,头胸部发红肿大,鳃和肝脏淡黄色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步足爪尖枯黄,易脱落;敖足下垂无力,指节常出现红色水锈,口吐泡 沫,连续颤抖

13、流行情况:主要危害100克以上二龄蟹, 8-9月发病严重,水温2528鳖红脖子病:颈部充血红肿,伸缩困难,腹甲有红斑,眼睛白浊,消化道黏膜明显点状、斑块状出血流行情况:成憋最严重,长江流域3-6 月严重第七章 水产动物细菌病细菌性烂鳃病:柱状黄杆菌(好气、最适温度28、PH6.8、菌落黄色树根状)草鱼烂鳃病:鱼体发黑尤其头部,名“乌头瘟”,鳍条边缘组织坏死,称“镶边”,鳃盖中间 形成透明鳃盖骨头,称“开天窗”流行情况:温度 1530,季节 410月 常与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诊断方法:根据症状初步判断,镜检确诊:取鳃上黄色粘液或剪取少量病灶处 鳃丝,静置 20 分钟,观察大量细

14、长滑行杆菌。预防措施:清淤、鱼种下塘前清洗:lOppm漂白粉2030分钟 1520ppm 高锰酸钾 2030 分钟 2 -4%食盐520分钟发病季节药物预防:食场周围3一6篓,每篓100150g 每月 l 2 次生石灰,池水 l520ppm 每周食场周围漂白粉12次,每次250500g治疗方法:外用消毒药物:二氯异氰尿酸 0.3-0.6ppm 三氯异氰尿酸 0.1-0.5ppm 二氧化氯50100g /亩高温时期没半个月遍撒一次,病情严重时,每天一次, 连用 3 天,任选其一。内服药:任选其一 磺胺类 -2, 6-二甲嘧啶或磺胺 -6-甲氧嘧啶 100一200mg/d.kgbw,连用 5一7

15、天氟哌酸 10-30 mg/d.kgbw,连用 3一5 天 抗生素类:卡拉霉素10-30 mg/d.kgbw,连用3 5 天 细菌性肠炎:豚鼠气单胞菌,最适25度,PH612,危害12龄草鱼。诊断方法:肉眼初步诊断,细菌学诊断:取鱼肝、睥、肾、心接种于选择培养 基上,有典型气单胞菌的黄色菌落。血清学诊断:抗血清快速诊断 预防措施:清淤、不投腐败食物、鱼种下塘前消毒(同前)池塘定期消毒同前。治疗方法:大蒜素:0.07g加食盐20 g/d.kgbw,连用三天 磺胺类: 100200mg/d.kgbw,连用 710天氟哌酸 10-30 mg/d.kgbw,连用 3一5 天 赤皮病:荧光假单胞菌, G- 最适温度 2535症状:鳍、鳍基充血,“蛀鳍”,体表充血,鳞片脱落,开天窗,继发性水霉。主要 危害 23 龄草鱼,与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烂鳃并发诊断:细菌学诊断,采用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菌。 治疗:同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最适温度25-30毒力因子:外毒素溶血素、细胞毒素等胞外蛋白酶 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