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441981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涝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二一五年九月编制单位:设计证号:工程勘察:院长:总工程师:项目名称:排涝渠工程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分管院长:分管总工:项目负责人:排涝渠工程报告编制人员表章节内容编写校核审查核定.z.-目录1 综合说明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修建缘由及任务 11.3 水文地质 21.4 工程设计 31.5 工程概算 51.6 经济评价 51.7 工程特性表 52 工程水文 62.1 流域概况 62.2 气象 72.3 水文基本资料 72.4 洪水 82.5 排涝流量 163 工程地质 183.1 工程地质 183.2 天然建筑材料 184 工程设计 194.1 设计

2、依据 194.2 设计标准及任务 194.3 工程设计 19.z.-5 工程施工 325.1 施工条件 325.2 主体工程施工 325.3 施工布置 325.4 工程工期 336 工程建设征地拆迁 34 7 环境保护设计 347.1 环境影响分析 347.2 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358 水土保持 369 工程管理 3710 工程概算 3710.1 编制依据 3710.2 编制说明 3810.3 概算成果 4011 工程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 4111.1 概述 4111.2 工程投资及年运行费 4111.3 工程效益分析 4111.4 综合评价 44排涝渠工程.z.-设计图纸目录序号专业图号图纸

3、名称图幅1水工工程位置示意图A32水工总平面布置图A33水工排涝渠纵断面图(1/3)A34水工排涝渠纵断面图(2/3)A35水工排涝渠纵断面图(3/3)A36水工K0+000K0+350 断面图A3K0+350K0+550 断面7水工图、A3K0+470 接口结构图K0+550K0+925.58水工A3断面图9水工K0+925.5 出水口结构图A3机耕桥结构图、人行桥结10水工A3构图.z.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地处北部湾畔,位于市东部,东北临大海,东连兴港镇,南靠,西接福成镇,北邻闸口镇,西距市区中心 41km,距机场 18km,北铁一级公路由西向东贯穿其境,交通十分便利。管辖 15

4、个村委会和 1 个社区。分别是南康社区、社内村委、夏塘村委、大塘村委、雷田村委、黄丽窝村委、火甲村委、莲塘村委、水鸭塘村委、陂塘村委、龙门村委、高田村委、三塘村委、秋风塘村委、扫管龙村委、委。镇辖区总面积 175.4 2,总人口 65886 人。2012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完成 3.68 亿元;财政总收入 1.6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590 元。委距离镇政府 8km,总人口为 2000 人,村内有水泥路通往南康圩镇。委产业结构以种植甘蔗、谷类作物业为主,种植水稻、甘蔗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形成了水稻、甘蔗、木茹、西瓜、玉米等多种种植结构。排涝渠长930.5m,本次修建排涝渠930.5

5、m,桩号为0+0000+930.5,排涝渠起点为村中一个水塘, 终点为村外一条大水沟。 本工程流域集雨面积 1.03km2,坡降3。1.2 工程修建缘由及任务排涝渠现状为土渠,排涝渠最宽处达3.8m,最窄处只有2.4m左右,最深处将近1.28m,最浅处已经是淤积成平地了。由于水流长期运行,得不到维护,淤积严重,造成水位壅高,排涝渠行洪不畅,导致部分农田以及低洼处的民房受淹,影响到当地群众的农业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反映强烈,要求尽快安排资金修复该排涝渠。近年最大的自然灾害有2014年7月份的台风“威马逊”,导致该村的10户民房受淹,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800亩。-本次排涝渠工程主要任务是恢复排

6、涝功能、确保排涝渠排水畅通,保护群众生产财产安全。该工程主要内容为修复排涝渠长930.5m、新建机耕桥3座,人行桥6座。1.3 水文地质水文气象根据气象局现有资料,市铁山港区所在地属北回归线以南过渡热带的沿海平原地区。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日照总时数位1921 小时,年均气温 22.4,极端最高气温 37.7,最低气温为 2.0,极端最低气温-0.8。工程地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受暖气环流的影响,夏季盛行南风,南风将太平洋大量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的输往陆地,引起了夏季的暴雨洪水。根据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16.2mm,最大降雨量 2365.1mm。受南太平洋气候的影响,经常出现特大

7、暴雨,降雨量时空年均分配不均,夏季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和冬季雨量偏少,据统计, 59 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 70%以上,10 月份至次年 4 月份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30%左右,因而往往出现春旱夏涝,洪涝灾害比较频繁。地质东面临海,属滨海平原地貌,项目区为耕地,地形平坦开阔,东部地形较西部略高,地貌属侵蚀剥蚀低丘地带,区内地形起伏较大,高程在 2.023.5m之间。区域土壤为砂质粘土、粘土质砂。(1)地层岩性根据地矿部门的有关勘探资料,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复盖层(Qh),中更新统组(Q2b)粘性土等,总厚大于 20m;下伏地层为第三系灰白色、杂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地表特征基本为旱坡地。

8、本工程建筑物基础主要坐落在粘性土层上,中更新统组(Q2b)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大于.z.-120kPa。排涝渠周围是耕作层土,挖开 50cm 以下是红砂泥土。对于建筑高度不大的小型建筑物的基础承载要求是完全满足的。(2)地质构造在区域构造上处于南华准地台华夏褶断带粤西隆起西南端,南康盆地东南部,构造形迹以北东向为主,北面主要有北东向的那丽复背斜,合浦北流压扭性断裂。这些断裂带对项目不存在影响。(3)区域稳定及地震区域构造稳定相对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SL203-9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本工程区地震基本

9、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工程设计只需设置必要的防震结构措施。综上所述,项目保护区域内地质构造稳定,所选工程区域地质承载能力较强,局部软弱地基经过处理后也能满足建设工程的承载要求,所选区域适宜建造沟渠工程,沟渠工程建成后,也没有对工程所在区域构成新的地质影响。1.4 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标准及规模排涝渠工程主要任务是恢复排涝功能、确保排涝渠排水畅通,保护居民耕地及住房安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工程建成后受益人口2000 人,设计排涝面积为 800 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考虑到本工程为修复排

10、涝渠工程,确定排涝渠工程为小型,工程等别为等,建筑物级别为 5 级。排涝标准按 10 年一遇、24 小时洪水 24 小时排完的标准设计。.z.-1.4.2 排涝沟结构设计本次里头塘排涝渠工程的起点为村中一口水塘,终点通入村外一条水沟,总长 930.5m。渠线沿着原有的土渠道走向布设,原有土渠道净宽 2.43.8m。1、排涝渠工程本次修建排涝渠采用三面光型式,设计为矩形断面:桩号 0+0000+470 段排涝渠宽 2m,深 1.2m,底板采用 0.1m 厚的 C20 砼衬砌,砼底板每隔 5m 设一道沥青砂浆分缝,缝宽 15mm;挡土墙均采用 C20 砼重力式挡土墙结构,挡土墙顶宽 0.4m,内坡

11、为 1:0.3,墙高 1.2mm,基础厚 0.4m;挡土墙每隔 10m 设一道沥青砂浆分缝,缝宽 15mm;墙身设置一排50PVC 排水管,间距 2m。桩号 0+4700+930.5 段排涝渠宽 2m,深 0.9m;底板采用 0.1m 厚的 C20 砼衬砌,砼底板每隔 5m 设一道沥青砂浆分缝,缝宽 15mm;挡墙均采用 C20 砼直立式挡土墙结构,挡墙顶宽 0.4m,墙高 0.9m;挡土墙每隔 10m 设一道沥青砂浆分缝,缝宽 15mm;墙身设置一排50PVC 排水管,间距 2m。2、机耕桥为方便当地群众交通,本次在 K0+005、K0+440、K0+925.5 处设计机耕桥共三座,跨度 2

12、m,宽为 4m,位于排涝渠上,机耕桥采用钢筋砼板式结构。3、人行桥为方便当地群众的耕作及运输,本次在 K0+100、K0+200、K0+300、K0+600、K0+700、K0+800、处设计人行桥共 6 座,宽 1.5m,跨度 2m。4、消力池考虑到排涝流量为较大,冲刷掏蚀能力强。本次设计在排涝渠 K0+925.5 处修.z.-建一座长 5m,深 0.5m 的八字型消力池,并在消力池外侧做长 3m 的现浇 C20 砼护底。1.5 工程概算本工程投资概算按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图纸计算的工程量进行编制。工程静态总投资 149.08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17.22 万元,临时工程费 4.50万元,独立费用 20.26 万元。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 5384m,土方回填 1464m,混凝土 1685.31m,模板 5380.36 ,钢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