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34416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作者:张 明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作为我们实践活动的对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知识,也确立了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客观事物是满足我们主观需要的对象,我们从中不仅得到认识的满足,也获得情感的需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理智问题,它与我们的情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学活动不单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同时体验了情感,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知、情、意、行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不应

2、当是枯燥的、毫无热情的和纯理性的,因为认识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对现实的态度。这些态度中包含着个性的情感表现、内心感受以及带有深刻个性的意向。认知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我们不能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撇开情感与意志讲认知的发展。如果这样做不仅认知活动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害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过去,我们并非完全不重视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但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情感因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意义,忽视了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情感的发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同理智的发展一样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理智发展的手段。究其原因,我们对教

3、育目的的认识有偏差,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认识不全面。我们看重的是教育的培智功能,把教学活动仅仅看作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不全面,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活动重智轻情,重认知轻体验,重结果轻体验的倾向。我们的教学成了仅仅以培养智能为目标的认知活动,并且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智能水平的唯一标准。我们竖起“育才”的旗帜,却迷失了“育人”的目标。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正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语文教学活动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比,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

4、感体验。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材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使命,承担着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重任。语文教材这一语文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媒介物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更何况那些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为情而造的,我们在阅读鉴赏时,不能不“披文以入情”,经历一次情感的体验,方可能进入作品,理解作品,

5、达成教学的目标。应该说,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我们是走过一段弯路的。过去,我们仅仅把语文看作人们的交际工具,强调它工具性的一面,语文教学就成了只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掌握的培智活动,严重抑制了它独有的美育功能的发挥。现在,我们提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问题,正是基于对语文学科人文性性质的认识,力图充分发挥它独有的美育功能,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一、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体验的特殊性我们说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是因为这种情感体验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经历的,与认知活动相伴随,它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进行的,因此,它带有语文教学活动

6、中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特点。首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与认知活动相伴随的,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它与认知活动是一种共时关系而非历时关系。学之初,阅读(诵读)课文,即须“披文以入情”,整体感知,既对课文所表现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又对课文所表现的感情有个初步的感受;学之中,分析、理解课文,亦须从形象入手,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分析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学之终,鉴赏、品评课文,情理交织,情境交融,理智得到发展,情感得以升华。以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初读(宜诵读)课文,学生即可感受到作者在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中所透露出来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而形成

7、的那种情绪氛围,初步感受到月下荷塘那份朦胧的静美;细读课文,揣摸语言,我们能够体味到作者在恬静优美的荷塘月色里暂得的自由和愉悦以及欲摆脱“颇不宁静”的心绪而又终究挥之不去的那份忧愁,领受了作者充分调动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各种感受器官并巧妙地将它们打通、联结而获得的审美愉悦;欣赏全文,我们仿佛是随作者沿小煤屑路去荷塘散步,观荷塘月色,忆采莲旧俗,体验作者的那一份喜悦,也感受了作者的的那一份哀愁,欣赏了作者那准确的用词、生动的比喻所描绘出的荷塘月色,也理解了作者对别有风味的“小睡”-淡淡的云遮挡下的荷塘的偏爱。其次,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以教材为媒介物的。我们的审美体验是从教材出发的,一篇篇

8、不同体裁、不同作者、不同内容、各具特色的课文组成的语文教材为我们的审美体验提供了不对的对象、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范围,也使我们的审美体验有了不同的深度与不同的强度。相对而言,文学作品因其形象性的特点而包含有较多的审美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情感体验,因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引起我们对情感体验的关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的情感体验的方向又有所不同。对于小说、戏剧,我们的关注一般集中在人物的命运上,通过人物的言行来感知人物,认识作品,确定我们的情感态度,而对于诗歌、散文,我们的关注一般凝聚于作家所描写的景物上,通过景物体味作家寄寓其中的感情,激发我们的情感。如学习鲁迅小说祝福,我们关注的是祥

9、林嫂的不幸遭遇,丧夫,被逼改嫁,再丧夫失子,最后在风雪夜寂然地死去。我们看见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何和不幸的命运抗争,如何被冷酷的社会抛弃在尘芥堆里,成为“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玩物”,我们看清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痛恨吃人的礼教和冷漠的鲁镇。若学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我们则会随作者远观、近看如“眉上痣一点”的小屋,欣赏小屋如蝶、如翼的轻盈,如梦、如幻的美妙,体味作者对这“快乐的起点”、“幸福的终点”的小屋的热爱,不禁也喜爱上那“空中楼阁”,对它充满向往。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表情达意的方式。豪放飘逸的李白总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感情冲击,让我们震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10、,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极强的夸张形成了强烈的冲动力。沉郁顿挫的杜甫则会如此吟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深广的悲凉透入骨髓。再次,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进行的。这种多边的相互交流性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最重要的特点。教师是情感体验活动的引导者,他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顺利进入作品;他根据情况适时地提供资料,提示要点,提出问题,引领着体验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他组织讨论,让个体的感受能在群体中得到分享,大大丰富了每个个体的感受,至为重要的一点是

11、,他还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去引发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情感体验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无论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多么丰富深刻,都无法替代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一种经历,是一个过程,心灵只有在这个经历与过程中才能发育成长,谁也不能替代。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力品文,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的主体,学生能够更多地表现出能动性和创造性。情感体验是一种审美活动,而

12、审美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由,即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审美情境中,受审美对象的形象感染,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体验的热情,通过亲身的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性情的陶冶。这种主体在自由状态下所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极具创造性的,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半球是“情感半球”,属“创造的脑”。情感体验可以调动右脑半球,充分发挥右脑半球的功能。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的。学生因知识背景、情感背景和个性心理特质的差异,对同一审美对象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有差异,各有其特点,这种差异、不同也正是创造性的基础。

13、在群体的相互交流中,这种差异、不同使情感体验丰富性得以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在多边的相互交流中进行的,交流中感情的流泻能够触动一根根心灵的琴弦,引发情感的“共鸣”。共鸣的产生又大大强化了个体情感体验的力度和深度,提升了个体情感体验的层次。这是每个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善于利用艺术形像的感染力,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心理氛围,打开学生情感交流的通道,促进多边交流的开展。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也表现在这三个方面。语文教学不同于以美育为主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以智育为主的数理化教学,它本身既是一种审美活动,

14、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与认知活动相伴随的。我们不能撇开情感因素来谈认知活动,当然也不能撇开认知活动来谈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以教材为媒介物的,而语文教材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材,它不是纯粹为教学而编写的,组成语文教材的一篇篇文章本身就是审美观照的对象,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活动。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多边交流是建立在个体体验的基础上的,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它求同而不排异,相反,它十分珍视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个体体验,并鼓励师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来丰富群体的体验。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的作用和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15、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理解力的提高,想象力的开发和感受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与认知活动相伴随的,因此,它能直接促进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认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情感本身就是动机,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阅读对象,促进智能的更好发挥。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往往在学习初始就试图建立起学生与课文之间情感联系。如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的教学,有人这样设计开头.1946年7月11日,国民党特务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李公仆先生。7月15日,闻一多先生在昆明云南大学主持召开“李公仆追悼大会”。会上先由李夫人报告李先生殉难经过。她讲述时,无比悲愤,泣不成声,可

16、是场内的国民党特务却高声说笑,无理取闹。此情此景,闻先生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面对凶顽,当场作了这篇讲演。也就在这天傍晚,闻先生同儿子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遭到特务暗杀。因此,这篇讲演就成了闻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次讲演”.这种紧扣文题简明扼要的叙述,既介绍了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又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调动了他们阅读课文的情绪。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展开,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情感体验也在逐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认识,也就逐步深化下去。如研读鲁迅小说阿Q正传,有人列出了这样的阅读感受进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