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43562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2.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2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3. 通过欣赏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教学重点 地质构造的基

2、本类型;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竹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板块运动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即海陆变迁、造山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而我们常看到的地形,更多的是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图片展示,学生看图思考,教师引导和评析,引入课题.新 授【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讲述】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那么地壳运动会留下哪些“痕迹”呢?在山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看到地层的倾斜、弯曲,它们大多是岩层受到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而形成的,这就是褶皱(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褶皱是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断层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3、它有地垒和地堑两种组合形态。什么是断层,它通常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完成课本P39思考题。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总结归纳】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岩层向上拱起有时成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一般成谷岩层向下弯曲有时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总结归纳】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

4、表形态 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1. 褶皱背斜: 向上隆起的褶皱向斜: 向下凹陷的褶皱地表形态:一般情况背斜成岭,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而成山岭(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2断层地垒: 两条断层间相对上升的部分地堑: 两条断层间相对下降的部分(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拓展】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

5、。【过渡】上面我们所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进行的,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出来,可有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却是在瞬间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动。【板书】(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提问】什么是火山喷发、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课件图片展示)【总结】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作业布置 填充图册【板书设计】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褶: 背斜 向斜 断层: 地垒 地堑(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火山:火山锥 火山口 地震:地壳断裂和错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