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4336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_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平安公开课观后感消防平安公开课观后感消防平安公开课观后感1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此刻我向大家介绍我对消防平安的认识。首先,我明白火警 是119,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平安日。火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着人类走向礼貌。大家离不开火,可是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火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个人生命、财产平安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消防平安知识。作为一个小学生,要记住报警 是119,看见有地方发生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 ,这是任何一个公民的义务。起火以后,要做到先救人后保财产的原那么。假如发生火灾,同学们切记不要互相拥挤,不要慌持冷静;被浓烟包围时不要直立行走,用手或者

2、衣袖捂住口鼻靠着墙壁弯腰撤离,以免被烟呛到;当身上起火时,要赶快在地上打滚,把火扑灭。每年学校组织的消防演习,同学们必需要记住消防叔叔交给我们的自救知识并合理运用,必须可以及时预防火灾。我们须自觉承当起学校防火工作的职责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学校消防工作,使社会构成“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场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防止学校火灾事故的发生。同学们“远离火灾,让社会平安”是我们永远的目的。让我们更加关注消防平安,为保护自我和别人的平安而共同努力吧!消防平安公开课观后感2 人们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我想,火也是如此。而学好消防知识,是在我们如何使用好火

3、,让火来造福大家,而不是让更多的生命和物质葬身火海。学好消防知识,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不受到伤害,更是为别人着想,这个世上有一种职业叫消防员,他们永远是火灾发生后第一个赶到火场的,救火固然危险,但他们为了人民的平安,不顾一切踏入火海,扛着高压水枪,穿着沉重的防火服一场场大火,让多少人葬身火海,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消防知识学习不到位,在火场中不能镇定自假设,不会自救,大火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自救知识,其实,有人调查统计过,在火灾中,真正被烧死的人其实不多,而更多的是因为没有防范而导致的二氧化碳中毒假如他们知道并且有相应的防范,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离,或是披着打湿的被子冲出火围那么,我相信伤亡人

4、数会大大降低。火灾是无情的,当大火燃起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脱离险境。在脱离时,往往要穿过着火地带,这时假如火势尚不太猛,可以穿上浸湿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湿的厚毯子。地面有火可以穿上胶鞋,穿过火区时要迅速果断,不要吸气,以免被浓烟熏呛。逃生之前,要探明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在火势蔓延之前,朝逆风方向快速分开火灾区域。让我们牢记消防知识吧,最后,祝大家都永_安。消防平安公开课观后感3 “火善用之那么为福,不善用之那么为祸。”大学和宿舍是火灾隐患较大的地方。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消防平安意识,今天下午我们在网络和大家一起观看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消防平安公开课。这是一部潜移默化中增强消防平安意识和消防

5、法制观念的公开课。通过消防公开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预防火灾,如何在火场中逃生等必须的消防知识。在公开课中我看到了如下案例:为真实复原火场环境,国家电网人员向我们展示了模拟实验,在模拟宿舍中使用小太阳和电吹风在插线板上运行,在接线板有破损的地方,温度迅速升高,极有可能引发火灾;通过案例,我们深入感受到火场逃生烟雾的危险,我们要远离烟雾,选择平安房间。当浓烟封锁屋子,我们就要寻找相对平安的区域,例如巩固的房间,铁质防火门的房间等。然后用毛巾堵住门缝隙,等待消防队的救援。有浓烟出现,应尽量俯身行走,用湿毛帥捂住口鼻,因为在火灾中,被浓烟熏倒的情况经常出现,当身上衣服着火,切勿狂奔,在地上打滚是有效的方法。好的平安习惯应该贯穿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因为惨剧无法挽回,所以是由不得幸运心理的。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才能将消防平安的重要性牢记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自救,从而救大家,让灾难变得并不可怕!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