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3431216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学术论文题目: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学生姓名:闫婧1学 号:104054004302系部:工业设计2班级:工艺10044指导老师:段晓菲2二0三年五月二十五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摘要: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 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 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传统的中国 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 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现代设计;应用;现代化表现Abst

2、ract: Inthefieldofartanddesign,asvariousforeigninfluxofnew ideasandpenetration,shakingourinherentvaluesandaesthetics.To makeourworkmoreandmorefromthelossoftheirnationalidentity andtherighttospeak;Similarly,withoutabandoningthetraditional tracinghasalsoledtothedevelopmentofnationaltechnology stagnati

3、on.SohowwouldatraditionalChinesedesignelementsand moderndesigncombinedwithreasonable,howtomakethedesign moreChinesenationalityandthecharacteristicsoflocalculture,whichis theChinesedesigntotheworld,basedontheworldofthefundamental. KeyWord: Chinesetraditionalelements;ModernDesign;appropriate ; Modernp

4、erformance正文:一、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概念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 共有的、特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容的有机 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 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 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设计元素。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 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并记录人们追求吉祥如意的意愿。在 现代设计中仍然有着传统吉祥观念的意识痕迹,具有幸福、美好意义的象征元素 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内

5、容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 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 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的历史上,中国的 传统元素包罗万象,比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 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青铜器、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 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皮影、招幌、金银玻璃珐琅器、如意纹、祥云 图案、中国织绣(刺绣、丝织等)、龙凤纹、明清家具、玉器、彩陶、紫砂壶、 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三、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在现

6、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它给设计界 带来了新的时尚风格。越来越多的国内和国外设计师们,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特色运用到设计领域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符号、传统图案作为一种元素融 入设计中,突出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借用植物某些生态特征赞颂 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的再现,表达出设计的风格追求。从“中国风格”的现代 设计上来看,设计作品的创意是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媒介,而不是单一的用这些民 族符号、图案做视觉元素。强调的不是表面形态的“中国化”,而是一种要引人 思考的内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这种创意在作品中的体现不仅仅是表面 上的“中

7、国式复古”,而是以设计作品的创意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作品内涵上 的追求。四、如何做到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识”的传承 与发扬,“质感”的提取与衍生,“色彩”的把握与传承。(一)“意识”的传承与发扬中国人崇尚和谐,“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 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 其精神体现在包容性与和谐性上,而包容性必然产生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 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就是要体现出形式、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体现在 人、机、自然的合一上。(二)“色彩”的提取与衍生中国传

8、统色彩体系对现代色彩设计,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难得的是它不是沉 睡在遗存下来的文献典籍中,而是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承传下来,通过社会生活 的各种媒介而转化为现代人本身存在和需求的东西,是体现在现代人思维方式和 价值观念中存在的东西。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五色学说”理论和中国传统色 彩体系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青、红、黄、绿、紫、黑、 白等色就自然成为了中国人应用的主要色彩图谱,并且对造型艺术也产生了深刻 影响。(三)“质感”的把握与传承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国人对于玉、瓷、稠、竹这些表现出具有光滑、通透、 细腻、温润质感的器物的喜爱,不是因为其本身就具有美的形态,而是在这些质 感的

9、背后,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因而材料是其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 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材料不断涌现,在作品中如何营造意境,只有 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器物的艺术精华之后,才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 现代的契合点。四、应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现代 设计应该注意的几点要做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对重铸民族元素文化的新辉煌,意义非 常重大。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失去自身的文化,如果连自己的文 化都无法在世界文化之林发扬光大的话,那么只会加剧民族的虚无化,进而影响 到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利用现代设计这个舞台,可以展现中国的传统文 化元素,但是在利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的过程

10、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拒绝片面符号化,中国元素要符合内心感受和文化认同。如今的设计已经 进入差异化的时代,设计要体现个性,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因 为过于共性化而导致缺乏个性。例如,一想到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就是大红灯笼、 京剧脸谱、龙、旗袍、中国功夫、中国红。而事实上中国传统元素远不止这些, 其内涵非常深厚和宽泛,表现形式也并不局限在具体的符号上。从本质上讲,中国 传统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北京申奥标识“太 极拳”、北京2008奥运标识“中国印”都反映出中国传统元素带给设计领域的 文化灵感。因此,中国传统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应该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

11、化 基础上的,不能离开文化的支撑,那种符号化和表面化的中国传统元素并不能完 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未必能带给设计出的产品真正的“灵魂”。2. 防止全盘西化和盲目照搬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民族五千年文 化积淀的结果,所以很多设计者希望借助元素来提升品味,但是有些设计者并不 太注意传统元素与被设计的产品之间的关系,结果导致设计出的产品虽然设计出 来非常漂亮,也很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便由于应用的元素与此产品并无关系,甚至 是风马牛不相及,结果可能会出现很多笑话。有些设计者过分的追求中国传统元 素,所以无论进行什么形式的设计,总喜欢借助中国传统元素,尽管中国传统元素 是包罗万象的,但各种元

12、素所代表的涵意并不一样,比如“连理枝” “同心结”等 表示情爱,比如“松鹤长春”、“蟠桃献寿”等表示长寿,比如“年年有余”、“五 谷丰登”等表示富裕。因此,设计者在使用中国传统元素时,应先了解此元素所代 表的涵意,而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3. 中国传统元素不能随意更改。有些设计者既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又想展 示现代文化气息,因此,在设计时,主观的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更改,虽然这种更 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创新,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被认为是中国传 统元素创新的一个成功典例,但并不是每个设计者都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因此 设计者必须非常慎重,否则就会把中国传统元素变成四不象,甚至会玷污中国传 统元素。参考文献: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 罗琳利普顿.超越文化的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3 王琳.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的体现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8, (03).4 白天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 (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