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考试.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42907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小说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小说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小说考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美文学现代主义小说博士资格考书目与说明申请人: 简 素 琤出题委员: 康士林教授一、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从文化研究角度的探讨现代主义做为文化运动,是现代性的表征,影响所及遍至生活的所有层面:艺术、文学、哲学、物理学、宗教、教育等等。 但有关它的定义与断代,却众说纷纭殊难一致。 如F. Norman Cantor便定义现代主义为反维多利亚时代所代表的价值观与思维(二元的、侧重社会道德的、充塞崇高词汇的)的全面性文化活动;卢卡奇(Georg Lukas)与沙特(Jean Sartre),着眼外在的政治社会因素,以法国巴黎1848年无产阶级革命,做为现代主义的开端;罗兰巴特(Roland Bar

2、the)主张现代主义源起于内在的文学危机,从文艺形式的革命加以定义;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则从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国际大都会的兴起与文化生产媒介激烈变化之际,做为现代主义的开端;更有人认为现代主义,源起于个人在大都会所感到的疏离感,而将浪漫文学视为现代主义最初的发轫。 但无论如何定义与断代,(1)现代主义反映现代性(modernity)、(2)做为文艺运动现代主义在不同媒介、文类、流派与都会都有同中有异的在地性(locality)与特殊性(specificity),则是无可置疑的。二、从英美文学现代主义小说到台湾文学呈现的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从这次对英美文学现代主义小说的资格

3、考,我希望能由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藉由英美现代主义小说家各三位的小说:(1) 一窥英国与美国社会欧战前后的文化氛围: 帝国主义大都会自由活泼的文化环境、菁英份子对中产资本主义价值观与品味的反抗、欧战加速理想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崩解与虚无感的诞生、对男性沙文主义的反省与对性议题的广泛讨论、对民俗传统与低下阶层的关切;(2) 掌握这些英美现代主义小说如何反映现代主义的议题:文化的自我放逐者如何挣脱宗教与民族主义狂热的掌控,成为独立思考采全然反对立场的前卫艺术家(James Joyce, The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as an Artist );欧战对菁英份子虚无感的塑造与大

4、都会的自我放逐者生活精神面貌(Ernest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 and The Sun Also Rises);菁英份子对资本主义与中产阶级价值观与品味的反抗(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andTender is the Night);女性意识的成长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Virginia Woolf, To the Lighthouse);现代主义对民俗题材的挖掘(William Faulkner, Sound and Fury, and Light in August);以及表现主义派(expressioni

5、st,Cantor语)的现代主义小说,所反映的对性驱力(sexual drive)的倚重与探索(D. H. Lawrence, Women in Love);(3) 除了研究上述现代主义小说呈现的文化现象外,尤其探讨由它们所反映出的现代主义中普遍性(universality)与民族性(Nationality)对峙的现象,以及现代主义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 的哲学性与政治社会性思考。 (4) 以后,能进一步将这些小说所呈现的文化风貌与台湾文学做一连结,解读台湾文学的现代性并为台湾的现代主义下定义,解析其形成的原因、与都会的关系、所呈现的

6、普遍性与民族性矛盾的现象、族群与现代主义的关连、主体性、国家想象与认同等议题。三、书目说明这次的考试,包括了英美文学各三个现代主义小说家共九个文本: (1)海明威的A Farewell to Arms与The Sun Also Rises,从这两部小说探讨欧战对欧洲与美国社会的影响:知识分子对人类前途的茫然、婚姻与道德不再具有意义、在巴黎自我放逐者生活的失序与颓废等。 (2)费兹杰罗的The Great Gatsby与Tender is the Night,从这两部小说探讨美国社会追逐金钱物质的中产阶级的苍白、虚伪与无情面貌,与一种美国梦碎之后的对美国身份认同的反省。(3)福克纳的Sound

7、and Fury与Light in August,从这两部小说探讨美国乡野史与草根文化如何嵌入现代主义的小说形式中,以了解现代主义对民俗主题的挖掘。 (4)乔艾思的The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as an Artist,藉由这部小说探讨某些前卫艺术家全然反抗时代社会文化的形成过程;他们因无法认同民族性与对宗教的幻灭,而自我放逐,在普遍性与多元性文化氛围主导的国际大都会中,寻求没有国度界线的自由世界。 (5)劳伦斯的Women in Love,藉由这部小说探讨性驱动力如何是现代主义小说及其它艺术形式重要的题材与主题。(6)乌尔芙的To the Lighthouse,藉由

8、这部小说探讨现代主义中的女性意识,女性对自己潜力的醒觉与对当时社会压抑女性的批判。除了小说文本之外,另外也包括四本对现代主义各种面象的探讨专书或文章,以协助我更深入理解做为文化运动的现代主义其外在形式、特征的形成因素与真正的内在精神及意涵。 计有: (1)F. Norman Cantor对现代主义做为文化运动的全面介绍。 Cantor在这本介绍本世纪美国文化面面观的书中,从所有的文化活动看现代主义:诗、小说、文学批评、绘画、建筑、宗教、哲学、物理学、社会学、教育理论、政治经济理论等,分析现代主义的面貌。 (2) Raymond Williams的 The Politics of Moderni

9、sm,从文化史的角度切入,从社会政治的观点为现代主义与前卫运动下定义与断代,并解析现代主义与前卫运动自我指涉性、看似非关政治的实验文艺形式表面下,深层的社会意涵与政治性,以及现代主义活泼、不安的精神与社会政治间的互动。 (3)Matei Calinescu的Five Faces of Modernity,则将现代主义分为五个讨论面象:现代性、前卫运动、与颓废的概念探讨、从Kitsh(德国剧作家兼诗人Frank Wedkind的剧作)看现代性、以及从现代主义新面貌的观点谈后现代主义;主要补充了现代主义做为文艺形式的诸多面象。(4)Hugh Witemeyer所编的The Future of Mo

10、dernism,主要从后现代的观点看现代主义的延续与未来。另外,考试书目之外,我将仍参考对各别作品的诠释评论(如下列参考书目),以更能掌握各别作家与作品的背景与主题,进而帮助思索自己的关切点。四、书目考试书目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 Press, 1987.Cantor, F. Norman. “Modernism.” By the same author The American Century: Varieties of Culture in Modern Times. New York: H

11、arper Collins, 1997. P.P. 43-166.Faulkner, William. Light in August. 1932.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68.-. Sound and Fury. 1929. Annotated by Pirre E. Demers. Taipei: Bookman, 1986.Fitzgerald, Scott. Tender is the Night. 1933. Three Novels of Scott Fitzgerald. Malcolm cowley ed. New York: Char

12、les Scribners Sons, 1953.-. The Great Gatzby. 1925. Three Novels of Scott Fitzgerald. Malcolm Cowley ed.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3.Hemingway, Ernest. A Farewell to Arms. 1929.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7.-. The Sun Also Rises. 1926.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4.Joyc

13、e, James. The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as an Artist. 1916. Taipei: Bookman, 1985.Lawrence, D. H. Women in Love. 1921. Taipei: Bookman, 1985Williams, Raymond.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London: Verso, 1989.Witemeyer, Hugh, ed. The Future of Modernism. Ann Arbor: The Univ. of Michigan Press, 1997.Woolf

14、, Virginia. To the Lighthouse. 1927. Taipei: Bookman, 1985参考书目其它分析文本主要参考书目Cox, Leland. William Faulkner, Critical Collection: a Guide to Critical Studies with Statements by Faulkner and Evaluative Essays on His Works.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 1982.De Zordo, Ornella, and David Ellis. D. H. Lawrenc

15、e: Critical Assessment. Mountfield: Helm Information, 1992.Minow-Pinkney, Makiko. Virginia Woolf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ubject.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 Press, 1987.Reynolds, Michaels. Hemingway: the American Homecoming.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992.Stavola, Thomas J. Scott Fitzgerald: Crisis in an American Identity. London: Vision and Barnes & Noble, 1979.Wollaeger, Mark A., Victor Luftig, and Robert E. Spoo. Joyce and the Subject of History. Ann Arbor: Univ. of Michigan Press, 199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