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42701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师德修养中的“师爱”【摘要】历史的车轮以入了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发展中的不良因素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冲击,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新时期的教育应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尊重、理解作先导,合情合理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巧言妙语,打开学生的心扉,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把爱落到学生的心坎上,让教育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关键词】师德 尊重 平等 和谐时代在发展变化,随之人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的教育者所接受教育的环境也迥然不同。如果还是用过时,没有结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当前时代的学生,往往会被认为迂腐、落后。当

2、前,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学生所面临的影响、冲击在没有严密的教育组织下已经变得异常突出。学生的时间、注意力被充斥暴力、黄色、冷漠的网络、游戏、电视占据,和人交往时间大大减少,沉默寡言、内向、偏执、冷漠、不善表达自己、不懂礼仪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正面教导对一些学生来说,越来越难奏效。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组成一股合力,正和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在我的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有一张面孔时不时在我的面前浮现,那几声尖利的呼喊,时时提醒着我:“我现在所做的一却,学生需要吗?理解吗?接受吗?”那是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突然,政教主任气冲冲走到一个班队伍前,拖出一个戴着帽

3、子的小个子男孩大声说: “把帽子摘下!” “我偏不摘!”小个子男孩使尽力气喊起来!一付和大人斗到底的摸样。“你们都不关心我!不爱我!”倔强的小个子男孩振振有辞地指责在场的所有老师。我心头一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关心他?不爱他?被不良社会风气所蒙蔽的心灵,要怎样做才能拨云见日?教师用爱进驻学生的心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实施“传道、授业、解惑”。一、用博爱尊重、理解学生。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润滑剂。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

4、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很多教师都这样以为:只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成为好学生,就是对学生负责,是爱学生的行为。因而教师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常采用一些冷酷、不近人情的教育方法,而学生往往不买帐,很多学生理解不了,认为教师过于严厉,这样一来教师在教育中进入了恶性循环,师生关系搞僵了,教育就变成事倍功半。这样状态下的教育,事与愿违,育人的目的早就偏离。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些愿望是好的,但有时往往是一厢情愿,而且我们的育人目标过于理想化,缺少

5、人性化,学生很难达到,产生抵触、畏难的心理。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原因,靠学生的情感状态来达到。”教师态度和蔼,言行经常体现出对于学生的尊重和关心,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情绪轻松愉快,有了好心境,何愁学不进去?二、在平等中构建师生的互爱。我觉得教师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个体,不能用理想化的“完人”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而应该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弯下身子,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

6、视同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金口玉言”、“说一不二”的习惯,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作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很多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是人都喜欢听好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就是一个能和学生互爱的好教师。三、用巧爱打开学生的心扉。我们深深地知道,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

7、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需那么的生硬,可以经常使用我们平时交流的日常问候语,例如:看你的脸色那么难看,是不是没有吃饱啊?你的父母身体好吗?天气转冷了,有没有穿多件衣服啊等等,这一类的语言朴实,温暖而富有感染力,立即就能拉近师生的关系,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什么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据有关调

8、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老师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很多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十八世纪就曾揭示过:“你要他的心理接受你的教导,或者增加知识,你就应该使他保持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一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能产生平等、信任,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2广东教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