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426634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第一、其次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2、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记是A、耦犁的出现B、代田法的出现C、曲辕犁的出现D、耕耙技术的出现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2000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指的是 A 都江堰B 郑国渠 C 大运输河D 赵州桥、4、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削减自然灾难、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

2、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5.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旺盛时期是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6.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依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全部供皇室运用,不投放市场 部分供皇室运用,部分投放市场7、从哪一时期起先,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A西汉时 B东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8、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9、.唐代诗人

3、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旺盛发展10、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四川地区起先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D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起先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11、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业。由于生意兴隆,从而雇用了五位技术工人帮助生产。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

4、2、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缘由是A.农夫更加勤劳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13 、光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地256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的盛行 B统治者“不抑兼并”C.东汉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14清朝后期“到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

5、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C重农抑商 D爱护森林、渔业资源15明朝中后期,商人王某经商致富后,其投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A买田置地 B放高利贷 C扩大手工作坊规模 D娶妻纳妾16、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部的探险中,“宗教供应借口,而黄金供应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找寻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拓的推动力之一17. 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攻击事务,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起先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爱好,探讨发觉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

6、个闻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18、新航路开拓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19、.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点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独创的传播C新航路的开拓 D工业革命的扩展20 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从根本上说明白A.荷兰占有广袤的殖民地 B. 荷兰驾驭着海上的商业霸权C. 荷兰商船当时数量最多 D.荷兰成为“世界工厂”21 英语源于欧洲西部,到了近代,渐渐发展成一种世界性语言。造成

7、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缘由是 A欧洲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斗争移民22.下面哪一项属于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干脆缘由A工场手工业无法满意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B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的须要C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的须要D为工场手工业更新生产技术的需2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头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了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2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更,下列符合实际状况的是A.汽车在公路上奔驰 B

8、.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 .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25、其次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B内燃机的独创 C新通讯手段的独创 D垄断组织的产生26、随着其次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更是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C.重工业起先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27.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头的英国,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同等化的危急”。民主子士则拍手赞扬:“我看到这列火车真兴

9、奋,我想封建制度是恒久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退了社会不同等现象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缘由是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新航路的开拓C两次工业革命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折服实力D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9.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折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绽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30西方有经济学家特地探讨过裙子与经济

10、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更加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白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变更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加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家乡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仙配是我国一个漂亮的神话故事,它寄予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憧憬。其中喜闻乐见的歌词唱到: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

11、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墨子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与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史记平准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分)(2)材料二和三体现了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3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一材料二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详细规定?(不得摘抄原文)(4分)(3)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有什么影响

12、?(8)(共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引自人民教

13、化出版社中学历史教材必修二【材料二】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三】(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8分)(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6分)(3)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10分)他的依据是什么?(8分)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6分1)解析: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收取重税”、“以低价强迫民间生产”、“强制压价收买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答案: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2分);官局垄断,以低价强买(2分);官府对民间工匠严格管制(2分);严格限制出口(2分)。(2)解析:由材料中“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看出雇佣关系,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资料。(3分)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