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42431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如何理论研究性学习论文网络环境下如何理论研究性学习论文摘 要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理论的背后假设是通过增加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来进步学生的道德程度,通过外在的要求使学生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两大假设具有合理性,但在这样假设支配下的教育理论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非道德行为。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理论必须修正自己的隐含假设,通过帮助学生克制不道德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关键词】:p 道德教育 背后假设田可教育理论活动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拥有隐含的背后假设,这些假设以强大的力量支配着老师的言行。中小学道德教育理论中的许多做法都反映出老师对道德的根本看法,从而直接影响

2、学生的道德成长。一、中小学道德教育理论表现与弊端无论是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其方法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典范示范与角色期待。典范示范即用正面的道德形象引导学生。角色期待就是希望学生成为理想中的精英人物。而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那么被教育者普遍认可,即对学生良好的期待可以使学生朝好的方向开展。第二是传递各种各样的道德知识。为了进步学生的道德认知程度,把关于美妙道德品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会有相应的考试。第三是进展道德奖励。奖励作为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正面肯定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使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公开表扬等各种各样的评奖方式,而且奖励也分档次

3、。这些做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希望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不会犯道德错误的人,通过不断地增加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来进步学生的道德程度。而且,老师心目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即使学生对高标准的道德要求的执行打了折扣,也比没有道德要求强。就这样,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不断的进步,树立的道德典范往往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圣人形象,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也或明或暗以精英人物为标准。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这种道德教育理论就会逐渐显示出弊端来,详细表现为:第一,典范失去了鼓励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外在的道德典范会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而日益失色,进而不会再鼓励学生做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学生还可能对学校道德教育

4、中树立的“圣人”道德形象产生反感。第二,知行不一。学生关于美妙品德的知识并不能决定学生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所以人们才会发现,学生的年级越高,某些道德表现越差。学生明明知道道德要求,就是不执行。第三,产生道德的伪君子。在奖励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很容易为获得表扬而作符合道德的事。比方,成心做作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来赢得别人的认可,把自己的东西当作捡来的上交给老师。第四,产生道德消极者。由于道德要求过高,随着学生的成长越来越对老师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持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排挤的心理,成为一个道德消极者。二、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的背后假设及其批判任何道德教育理论都是有前提性观念存在的,笔者试图把根底教育中道德

5、教育理论的前提假设挖掘出来,从而找出中小学道德教育理论低效的原因。从当前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理论来看,普遍存在着如下的假设:第一,入之所以可以不断的进步道德程度,就在于不断的增加好的道德品质。这种观点站在了人性善的立场上,采取的是递增的道德教育,从各个方面来增加人们关于良好道德品质的知识。所以,在道德教育理论中,教育者提供应学生的选择并不是“做”或“不做”,而是在都符合道德要求的情况下,是选择较高的道德程度的做法还是选择一般的道德程度的做法。第二,学生的道德是可以塑造的。典范示范、角色期待等都是外在于学生的,都是对学生行为和心理提出要求。教育者普遍认为,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做,就会不断的进步从而成为一

6、个道德高尚的人。 这两种前提假设是有道理的,在教育理论中也都是可以产生效果的,但是从长远的情况看,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一个人道德程度的进步是由于增加好的道德品质还是由于克制不道德的行为或者心里呢?理论证明,我国根底教育长期以来的做法多是以圣人的形象去要求学生。在教育理论中,教育者经常会有意无意的进步道德要求,造成道德高标的广泛盛行,学生难以到达高的道德要求。其次,道德的可塑力量是来自于学生的外部还是来自于学生的内心?学生的可塑性是道德教育存在的根本前提,问题在于使用外在的要求来塑造学生,还是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假如道德选择出自于人的内心,

7、那么道德行为就是自主的,受自我支配的,具有持久性。假如道德选择出自于外在的要求,那么道德行为就是要受到监视的,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监视,就会出现道德的失范。实际上,尽管道德教育中也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根本上是以外在的要求和道德行为的监视为主要手段,并没有培养出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感。三、对策措施根底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克制不道德的心理与行为,而进步学生道德程度的教育应该放到高等教育中。而现实状况却是,由于根底教育中的道德目的过高没有实际的效果,以致高等教育阶段不得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展补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给予如下的假设:第一,帮助学生克制不道德行为和心理,从而使

8、学生成为个符合根本道德要求的人。只有克制不道德的心理和行为,才能维持道德底线;第二,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自主性,基于自己的内心的愿望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只有出自学生的内心的意愿,道德行为才具有长久性。基于此,提出几条对策措施:1正面的肯定是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必须慎用。公民道德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对符合公民道德要求的行为却不应该滥用奖励,因为它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不奖励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详细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这样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道德自律性。2使道德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只有符合学生开展需要的道德要求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学生在行为道德要求的时候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道德责任感。当然,老师也必须引导学生的需要,使之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无限制的需求膨胀也会引起不道德问题,而学生不需要的道德要求就可能导致学生成为伪道德者。3重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对学生的开展最为有效。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获得道德知识更为学生所认可,因此,可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理论中引导学生,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这样做,可以使一些道德规那么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成为被学生广泛分享的共识,从而成为个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的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