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 教师生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42015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 教师生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 教师生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 教师生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 教师生涯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很多老师在读师范时也学过教育心理学,可是那些体系化的理论,死板生硬如同嚼蜡,到了实际中常常被忘得一干二净。而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就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我们的工作,每天都要用到的表扬、奖励、批评和惩罚,那是不是运用了心理效应就可常常事倍功半呢?读读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就会知道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原来竟有

2、那么多的诀窍!比方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到达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成心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答复当然是“有!再拿心理上的“增减效应举一例: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

3、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 “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粟子,而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想晚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似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快乐地在地上翻滚起来。这就是标准的“增减效应,其实结果都一样,但是以不同的方式给予,给人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截然不同。人的心理总有那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一般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难免要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当你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因为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在我看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称得上是一本“好的书,它能适时地引领迷茫的人走出重重迷雾,能恰如其分地帮助彷徨的人确立行动的方向,更能给人一种来自于精神方面的冲击和意识方面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