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41775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烟台10300680279 财政 解馥骏最近我读了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上山东与日本之间的 贸易往来及日资在山东的发展扩张。本文介绍我的家乡山东烟台在近代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一、日本商人的阑入及其商贸经营(18761913 年)1. 烟台与日本的航运往来近代日本与山东的贸易,始于烟台港开埠通商之时。18651871 年间,烟台与日本的贸易额比较少, 在此期间烟台港并无日船入港记录。1872 年日本船只开始在烟台海关记录中出现,但在随后几年中又中 断。这几年间,日本一直在努力扩展对华航运业。1876 年起,即有日船开始办理日本烟台天津牛 庄不定

2、期航运业务。但在1880 年代前期,日本商船队烟台航运业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状态,这一时期烟台 的国外航线与航运业基本为英国洋行和商船所控制。1886 年,日本邮船会社开通了长崎、烟台、天津间 的定期航路,自此以后,日本在烟台的航运业发展起来,开辟了多条航线。18951901 年,各国在烟台的 航运势力迅速扩张,当时在烟台经营的华商轮船公司,只有招商局、政记、顺义三家,其余全部是外国 洋行,其中英国所占航运量最大,其次便是日本和德国。这些洋行还经营保险业和进出口业,有自己的 仓库甚至专用码头,实力强大,华商公司无法抗衡。烟台开埠前是著名港口1906 年的烟台港2. 开埠后日侨与日商的阑入1876

3、年日本在烟台设立了领事馆,1883年日本正式在烟台派驻领事。1885年开始有日本人到烟台开 设行号,经营商业贸易。1888 年之前,商经营极不稳定,通常维持时间很短。甲午战争及八国两国侵华 战争,给日本在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契机,短短几年中,日商增加迅速,欲同英美等国洋行争夺 烟台市场。日俄战争后,一部分居于大连、旅顺的日本人移居烟台从事商业活动。同时,日本国内一些 中小商人渡海到烟台经营与日军战时供应和日侨生活有关的商业及服务业,烟台日侨一跃达2000 余人。 当时的日本洋行集中于东太平街、西沙街和朝阳街,日人居住最集中的东海岸东沙旺一带被称为“日本 人街”。1906 年以后,随着日俄战

4、争结束,大批日侨回国或迁往辽东大连等地,而经营战时物资的商家失 去了业务,到 1908 年,烟台日侨人数回落至战前水平。烟台东海岸东沙旺二、殖民政策支持下的日本工商资本扩张(19141922 年)日本对山东觊觎已久,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强占青岛,之后逼迫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攫夺 了德国在山东及胶州湾的权益,进行殖民统治及资本主义经济扩张。19141922 年间,日本的扩张中心在 青岛,烟台的对日贸易地位有所下降,烟台商业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盎司、捷成、哈利等 德国洋行撤出烟台,而英美商行除在航运、保险、银行业和茧绸、花边、发网、草辫等传统土货输出方 面尚占优势之外,在一般日

5、用品贸易上,欧美商行已让位于华商。1911年烟台共有外国洋行29 家,其中 日商银行占13 家。其次,日商商贸经营活动重心转向青岛,在烟台的势力有所减弱。根据1919 年末日 本领事馆的一项调查,当时在烟台从事一般贸易的日商只有三井洋行、岩城商会、大连大信洋行三家, 经营日本杂货和日用品零售业的有白石、川上、中山洋行及齐藤商店。除了三井、岩城两家商行经营范 围和规模较大之外,其他日商经营的主要是本国纺织品、火柴及日用杂货,土产输出基本只限于桐材和 烟叶输出,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规模极为有限。再次,华商的势力进一步增强。烟台开港初期, 国内外百货商品的进出口,悉在外商控制之下,华商全然只能处

6、于中间商的地位。然而随着贸易的发展 和华商力量的成长,华商在许多领域逐渐摆脱了外商的羁绊,除了缺乏经验的船舶、保险、银行及特殊 输出品(如茧绸、发网、花边等)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的土产贸易转入华商之手。新兴手工业品的生产在烟台以至整个胶东地区原始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最快,且与市场联系最密切。 这类商品的产值和输出值在整个地区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经营此类商品的外商在口岸贸易中 的地位和影响自然要大于其他外商。而在这些行业和贸易领域,除了三井洋行有少量参与外,其他日商 很少涉足。例如在草辫行业,烟台有英商和记、太古等洋行以及法商百多洋行,而唯独没有日商的身影从中华民国成立到20 年代中期,烟台港

7、输入的日货主要为棉纱、棉布、棉线、火柴、砂糖、卷烟、 肥皂和煤炭等。战时和战后来自上海的国产棉纱大增,日货质量不如国货,价格更贵,再加上1919 年后 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华纱一举超过日纱。而日产的棉布、火柴则由于英美货的减少而逐渐在烟台占领 优势地位。位于烟台山西路的日本领事馆旧址在这本书的后几章中比较少单独提到日商在烟台的活动情况,而是概括的写出山东的总体情况。三、青岛回收后日资工商业经营的变化(19231928 年)1921 年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中日就山东问题展开谈判。1922 年中日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主权,青岛的日侨和日本工商资本由此丧失了大部分直接形式的特权

8、,失去了 原先一直依恃的政治奥援和政策扶持。战后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英美在远东地区 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与日本工商业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战士一度退出远东的德国资本卷土重来 重返商品与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经济因战时极度膨胀,当战争结束后,原先虚假的需求 锐减,产业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导致日本国内工商业发生了第一次严重的经济萧条,在海外的 工商业投资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山东的工商业与金融业,经历了一次程度 不同的大范围变化与调整。由于日本国内经济的衰退,其对中国的工业投资一般采取了收缩的姿态 资本输出的规模和能力缩减,加上同期中国国内的抵制日货运动不断高

9、涨,就迫使一些企业采取暂 时观望的态度,结果除了纺织业和少数几个行业之外,其他行业的投资出现暂时的收缩。19231928 年间,山东的日本移民减少,大批日侨回国,日侨的职业结构也发生变化。日资企业的数量下降, 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急转直下,原先的中日合办企业也受到影响。四、殖民政策调整及经济扩张势头的回复(19291936 年)1929 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山东建立政权,到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山东的经济状况发生了许多 新变化。日本拉拢山东地方政府远离南京政府,实行经济开发政策。1928 年济南“五三”惨案后, 日本在加紧对华北扩张的同时,以维护在华“特殊权益”为名,加强了对日侨利益的保护和

10、扶持, 在此期间,山东的日本移民增加,日商投资扩大,日本在山东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投资,整体资 本优势远远超出民族资本和其他外国资本,日本企业数量不到民族企业的半数,资本额却达近5 倍, 日本企图利用雄厚资本、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压倒民族资本,以建立和保持其优势地位,另外日本 在商业贸易、金融汇兑上也占据着优势地位。五、殖民统治的建立与经济统制政策的实施(19371945 年)1938 年上半年,日本已经占领山东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殖民政权,开始了对占领地经济的经营与开 发。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移民大量增加,日本在山东实行交通、电业、金融统制与开发,在 农业上实行农业掠取政策,对民族工业实行军管、委托经营与收买合办,并控制开发矿业盐业,扩 张商业资本,对商业贸易进行统制。在日本统制经济的控制下,占领地社会经济不断萎缩,走向破 产。参考资料1. 庄维民、刘大可: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2. 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 雷麦著、蒋学楷译: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4. 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5. 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史三民书局,19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