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40243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文档河南省豫南五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1卷 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

2、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娃的始祖,却只能想

3、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

4、名号。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赢政”,刺杀赢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娃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1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姓

5、最初是一个氏族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专用名称,在一个氏族内部,其全体成员的姓是相同的。B中国人的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都从“女”字旁,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C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是高一级的结构;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是次一级的结构。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用以相互识别的“氏”便产生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追溯;与此不同,氏所代表的家族组织的始祖大多可确切知晓。B春秋时期的盂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从氏的方面追溯,他们

6、的始祖不同;从姓的方面追溯,他们又是同一始祖。C今人错误地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D战国时代,由于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姓氏制度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首要的变化是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姓与氏在先秦时期虽然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却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互识别的符号。B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大概是因为姓最初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C战国时代,姓与氏合流,不论单称还是合称,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两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D姓氏合流之

7、后,同姓却不一定同祖,原因在于合流后的新姓多自以前的氏转化而来,而先前同样的氏未必是同一个姓。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部,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

8、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徙庐州,以父疾请归。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

9、免。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而见弃也。”号“知余子”。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坐言事忤旨 坐:因为。B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 风:风俗。C至是,鳄弭受网 弭:顺服。D堤再岁辄坏 再:第二。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尧佐情系百姓的一组是(3分)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 出奉米为糜

10、粥食饿者后卒如尧佐议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 无使不全而见弃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尧佐因言获罪,两次降职。他在朝邑为官时,因告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遭到诬陷被降职为县主簿;后又“言事”触怒皇上而被贬为潮州通判。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 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在并州,他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C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任枢密副使时,祥符知县陈诂在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惹怒太后,执政大臣因避嫌不敢辩说,独陈尧佐敢于为陈诂说公道话

11、。D陈尧佐富有才学,宽厚俭约。他善于隶书,写一丈见方的字,用笔端正,笔力遵劲,到老功夫不减,特别擅长写诗;不让人杀动物,器物衣服破损了,修补一下继续使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l)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_(2)父援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_(二)古代诗歌阅读(II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 -9题。阮郎归梅词苏 轼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注释】儿家:我家。8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分)_9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

12、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野芳发而幽香,_,风霜高洁,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_,不能十步_,功不在舍。 (萄子劝学)(3)尔来四万八千岁,_。西当太白有鸟道,_。(李白蜀道难)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菊痴凌鼎年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

13、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大凡名贵品种都娇气,“绿荷”也是这样,极难培植;只有少数大公园才有这种品种,其珍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一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上百品种中,老菊头最珍爱的自然是“绿荷”。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棵壮叶大,底叶不焦,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绿溢盆沿,花叶难辨

14、;细瞧,苍翠欲滴,绿意可掬。此花乃老菊头命根子也。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所以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而自傲。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一概不管不顾。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绿荷!”言语间,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对那棵绿荷愈发爱护。老菊头虽爱菊,但最烦别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绝不多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正宗不正。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