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课改同行(20087)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37708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新课改同行(20087)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与新课改同行(20087)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与新课改同行(20087)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新课改同行(2008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新课改同行(2008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对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萧小玲 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面积的启动已经快三年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充分认识老师在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较快的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就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要注

2、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上目标的定位要准,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越位”。“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越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概念,教师更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二、用好教材,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目前的六年级还是沿用以往的教材,没有太大的改观,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差较远,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教材的作用,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改编例题、根据生活实际编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

3、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1、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教材中的例子不能让学生明显的感觉出来,我没有受教材的限制,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下面一道题:7777,激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7777相乘比较麻烦

4、时,就让学生观察: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7777与9999约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2、改编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

5、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我建议学生来试着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编:(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完成。(2)甲队单独修比乙队少用5天。(3)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4)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5)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3:2还可将问题改为:(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3)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4)甲乙合作2天后,甲另有任务,剩下的有乙单独做,还需几天完成?这样围绕例题进行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工程问

6、题。三、在算法多样化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学习比的应用时,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角的三角形。”在学习该题时,我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通过思路的多样化,分层递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用180(3+2+1)=30,302=60,303=90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因为求得三个内

7、角分别为90、60、30,由此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 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会做这道题到灵活掌握,其思维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比较中学生也不会只满足于会做题,而会向着最优思路的方向去努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六年级数学教学将显得责任更重大。为了学生的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学习,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200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