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37516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21年青浦初三中考一模语文卷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01考生注意: 本卷共有 25 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1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 (小石潭记)2 ,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3 ,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5 老师将 曹刿论战 一文中的句子 “, ,。”写成书法作品张贴在教室里, 激励初三学子要鼓起劲头, 不可松懈。【 答案 】1.参差披拂2.野芳发而幽香3.但愿人长久4.蜡炬成灰泪始干5.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 写出相应的句子,

2、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 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 错, 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 准确书写。【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 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3、,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 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 多歧路, 今安在? 直挂云帆济沧海。6 【甲】 文选自于儒家经典 ; 【乙】 诗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7 用现代汉语翻译 【甲】 文中的画线句。 (3 分)1。 (2 分) 人恒过, 然后能改。8.两篇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相似的人生经历: 。【甲】 文借他们揭示的情感。 (5 分)的道理; 【乙】 诗借历史人物的典故体现诗人9 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A. 【甲】 文详写 “人 ”如何能 够成才 , 希望君王了解 国 家应如何培 养 人才。B. 【

4、 甲 】 文 从 “ 人 ” 和 “国 ” 两 方面 论证 “ 生于 忧 患 , 死于安 乐 ” 的 观 点 。C. 【乙】 诗反复强调人生之 “难”,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D. 【乙】 诗中 “停 、 投 、拔 、顾”一系列动作生动地体现诗人焦虑急迫的心理。【 答案 】6. (2 分) 孟子 李白7. (3 分) 人常常犯错误, 这样以后才能改正。8. (5 分) 经历磨难, 最终获得了成功 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逆境能够造就人才)渴望有所作为, 乐观向上。9. (2 分) B【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属于基础题, 平时考生要注意对作者和朝代的积累。7.本题要

5、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翻译, 转换, 有些重点词语, 注意积累与背诵 。 例如 “恒”翻译为常常, 翻译时需要注意。8.本题考查对古诗文文章的理解与运用, 了解内容以及历史背景后进行总结 。甲文强调逆境出人才, 乙文则是渴 望得到重用, 乐观豁达。9.首先注意审题, 最正确的一项, A 项后半句错误, 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要奋发图强, 不能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 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 、安乐则亡的道理 。 C 项诗人怀才不遇 、没有得到重用, 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 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

6、绪 。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并不是向往田园 。 D 项 “停 、投 、拔 、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 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 内心苦闷 、压抑的心情。先生 自海外还至赣上, 寓居水南, 日过郡城, 携一药囊, 遇有疾者必为发药, 并疏方示之。每至寺观, 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有欲得公墨妙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 多设佳纸, 于纸尾书记名氏, 堆积案 间, 拱立以俟。公见即笑视, 略无所问, 纵笔挥染, 随纸付人。至日暮笔倦, 或案纸尚多, 即笑语之曰: “日暮 矣, 恐小书不能竟纸, 或欲斋名及佛偈, 幸见语也。”及归, 人人厌满, 忻跃 而散。【注释】 先生: 即苏东坡。 海外: 海南岛 。 忻

7、(x n) 跃: 欢欣鼓舞。10 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1) 寓居水南 ( )(2) 及归 ( ) 1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天晚了, 恐怕不能写完所有纸张, 或者将你们的斋名 、佛偈告诉我吧。 B.天晚了, 恐怕不能写完所有纸张, 有人想要写斋名 、佛偈的告诉我吧。2C.天晚了, 恐怕字太小写不满纸张了, 有人可以告诉我你的斋名或佛偈。 D.天晚了, 恐怕字太小写不满纸张了, 或者可以直接告诉我斋名及佛偈。12 选文第一段记叙了为人特点; 第二段详写好事者的一系列行为, 从侧面体现出苏东坡【 答案 】10. (4 分) (1) 居住 (2) 返回11.

8、(2 分) A一事, 体现出苏东坡 的才能。(6 分)的12. (6 分) 苏轼随身携带药囊, 给生病的百姓发药 、开方 【 解析 】乐于助人/热心/善良书法精妙10.考查课外文言文 150 个实词, 结合语境分析。11.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过程可以用到调 、补 、删等方法, 注意对译, 并且要注意对关键词的翻译, 进 行翻译要使得句子通顺, 审题中注意 “竟”“恐”和“或”, 所以翻译过程要把以内容翻译出来, 答案选 A。 12.考查内容理解加概括, 需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参 考 译 文 】苏轼从海外回来, 到赣上, 住在水南, 每次过郡城时, 总要带一个药囊, 遇见有

9、病的人, 就给他发药, 并 开药方给他看。 每到寺观这样的地方, 好事的人以及僧人道士们, 凡是想得到苏轼字画的, 必定预先就打听好 了他的行程, 在他将去的寺观准备下了很多好纸, 并在纸的下面写好了自己名字, 堆积在案子上, 恭敬地等候。 苏轼见面一 笑, 也不详细询问, 提笔挥洒, 将作品按上面的名字送人。到天黑画 、 写累了而案子上的白纸还有 很多, 就笑着说: “天晚了, 恐怕写不完这么多, 可以把你们的书斋名或者佛偈告诉我。”到大家回去的时候, 人人都有收获, 高兴地散去。新修订的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 由过去的 14 篇增至 72 篇。 有论者认为, 这 给学

10、生增加了很大负担。 其实, 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 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 反而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58 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 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 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 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 为参加科举考试, 考生必须将 论语 孟子 左传 等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背诵得更多, 如顾炎武、戴震 【注】 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 甚至连 “注”都 能背诵下来 。 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 也都有出色的背诵功夫。 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 他在清 华国学院时, 同乐会上梁启超、 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 梁

11、启超背诵一大段 桃花扇, 王国 维则背诵了 西京赋。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听觉记忆, 背诵诗文 “从娃娃抓起” 。 朗读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 需要同时动用眼、 口、 耳、 脑, 甚至加上头 、 身体的动作, 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 而少年的一个特点就是 对声音非常敏感, 这使他们能够通过 “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 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 经历时说: “五经之中, 我幼时全读的是 书经 左传。诗经 我没正式地读, 家塾里有人常在读, 我听了 多遍, 就能成诵大半。 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 除 论语 外, 就是

12、听会的一套 诗经。 ”语言学家赵元任回 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 “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 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 唐 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 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 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他 们都是通 过 “听”, 记住了 这些作品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也重视最初的记忆 。 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 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 最初的记忆量很3小, 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 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 。 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 成为后来 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 。教育学家、 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 如乌申斯基就说 : “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

13、最早 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 那么, 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 自然, 如果在 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 。 ”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 些句子, 这些句子作为 “最早的形象”, “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 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 。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 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 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 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 以后 的记忆就容易了。从这样的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更能明白, 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 “轻松” 打基础。(有删改)【注】 顾炎武 、戴震: 著名学者

14、。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 、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戴震, 清代哲 学家 、思想家。13 填入第段横线处的词语, 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胸有成竹B.滚瓜烂熟C.一 目了然D.心领神会14 文章围绕 “ ”这一变革, 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分) 15 第段画线部分不能删去, 说明理由。 (6 分)16 第段中 “这样的视角”指的是从 “ 这样 的 视 角看 ” , 增加古 诗文背 诵是 “打基 础 ” 的原因是,、 。(6 分)【 答案 】13(2 分) B14(4 分) 新修订的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 古诗文背诵是学习的有效途径15. (6 分

15、) 画线句列举了清朝 、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有出色的背诵功夫的事例, 与第段的其他事例共同论证了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 都很重视背诵, 使论证更具普遍性。16(6 分) 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初的记忆【 解析 】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听觉记忆 重视15.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 。 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来, 学生需要熟练背诵课文, 所以应选择 “滚瓜烂熟” 。 学 生平日应对常见成语进行积累和理解。16.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梳理。“变革”有改变之意, 因此可以在第一段找到答案。针对这一变化, 作者 也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是一种学习的捷径, 两处答案都可以在文中找到。17. 本题看似考查句子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