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36731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韩文化下的现代设计比较摘要日韩现代设计深受其文化影响,长期沐浴 于中国儒家文化,战后又同受美国重商主义和大众文 化的影响,致使现今日韩现代设计显性表征的趋同化 倾向。不过,日韩各自的民族文化秉性表现了不同价 值取向,形成了洋溢着“缩小”理性哲学的日本现代设 计与“曲线”感性美学的韩国现代设计的分野。关键词日本 韩国 现代设计 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041 无论外行还是内行,有一个感觉是共同的:同样 是蕴含高新技术的家电,同样是花红柳绿的城市景观, 即使不看国家名也会一眼区分出哪是日本的哪是韩国 的。如此强烈的标识感源于日韩的现代设计已

2、卓然自 成一家: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背景图上,点睛之笔是日韩设计的文化特质。(图 1)一、日本文化1、日本兼容性文化 从日本的地理位置来看,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岛国,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既便 于留守民族传统,又有利于与欧亚大陆的国家交流,吸收其先进的文化。日本自开国以来,便形成了一种在保存自己固有文化的基础上摄取外来优秀文化要素 的社会机制和文化传统。日本前首相吉田茂说:“日本 人放眼世界,专心致志地吸取世界的长处。他们 赞赏美国的积极工作的能力,英国的政治上的安定, 德国的大众汽车的优良,丹麦高度的农业生产率,他 们回忆和对照日本的情况,决心学习那些日本应该学 习的地方”。

3、1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 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 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 方文化的共存融汇。日本的设计正是在这种无原则地 彻底吸收而又有选择地为己所用的方式下经历了模仿 折衷转化进而发展为成熟的“日本制造”。2、日本美学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 朴素、小巧而精致,讲究美学精神的同时也构成了日 本设计中的精神支柱。关注一下日语中表现“美”这一 词的词源,可以知道,日本人以小而精致称为“美”, 比如“V(美丽)平安时期美丽 之意)“眼从视觉上表现一种致密的程度), 对日本人来说,美丽的东西就是“细”东西,是小巧地 凝聚

4、在一起的“结晶”物体。2再就是日本的实用美学 观,“日本美学是以艺道为传统,并逐渐与西方美学 思想的研究相结合的美学理论的总称,艺我们大体可 以理解为技能、本领之类服从功能的形态就是美的形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的实用主义思维。”3二、韩国文化1、半岛社会与文化韩国地处亚洲的东北角落,幅员有限,人口不多, 历史上不断受到邻国的欺压;半岛地势狭长,历史上 每次外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成功,都意味着朝鲜半岛命 运的彻底转变-开始就已经是背水一战,让一步就是 自投“太平洋”。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态,韩国人的危 机感、不安感、焦虑感要比大陆性国家严重得多。由 此韩国地缘促成了其做事迅捷的特性就不足为怪了, 再

5、加上粗朴豪爽的北方气质,以及由于半岛和山区的 封闭性,形成了特有的固执坚定的民族性格。韩国长期以儒家为背景的传统文化,没有契约观 念,但重视人际关系上的义理、人情,强调家族、民 族的同质性与同甘共苦等,并且将家的原则扩大到国 家。虽然韩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参照的完全是欧美的 价值观和经济模式,但儒学作为潜在的、根深蒂固的 传统文化力量,仍然深刻地影响着韩国人的意识和行 动,使韩国社会表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特点,如群体观 念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尊重知识分子的传 统,重视伦理道德修养教育的习惯等。4很大程度上 这些传统遗风推动着韩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传统美学韩国人民所创造的艺术历来同相邻的中

6、国和日本 的艺术有相似的美学观念、题材、技巧和形式。不过, 他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韩国艺术很少表 现出中国艺术的宏伟和超脱或者日本艺术的成熟的装 饰意识。相对日本的“榻榻米”式逻辑概念来讲,韩国 文化中缺少理论,缺少数学(理性思辨),取而代之的 是感性与直观。韩国尚白、尚洁和尚礼。“素衣民族”喜欢曲线美 和未经雕琢的自然美,外形清爽、圆滑、平整的椭圆 形是其代表,端庄又不乏饱满和张力。例如,韩国的 绘画在线条和色彩上别具一格,与亚洲大陆上的豪放 有力的笔法明显不同,与岛国艺术所特有的色彩艳丽 和过分细腻的特点也明显有别;再者就是韩服,韩服 的直线和曲线相互协调,充分的显现身材的完美曲

7、线, 优雅且有品位。韩服的美丽之处在于短衣和袖子的柔 和曲线,以及传统布袜的独特曲线(现代的袜子)。日 本民艺研究者柳宗悦曾评价:韩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 是一种曲线美。曲线体现了韩国人的智慧、透着韩国 人的气息。5三、设计文化比较分析1、共性分析(1)历史文化主体相似性日韩文化从大的背景来讲,是东方文明的分支, 其历史主体性具有相似性。日韩两国文化同受儒家文 化浸润的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地理相近的缘故,自古 以来日韩两国都不约而同地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儒家文 化,并将其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使之成为国家发 展的文化基础。李文先生认为“东亚文化圈内各国以汉 字为通用文字,佛教为固定宗教,儒学为共同政治

8、理 念,政治体制上高度中央集权。”6这些无不在说明东 方文化的核心主体,在此主体下的日韩形成的民族心 理结构、思想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自然具有雷 同性。在一定程度上,日韩现代设计道路与设计风格 的趋同性跟这一溯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集团化工作方式日韩两国文化中的家族集团主义相当浓厚。日韩两国文化都将儒家的家族关系延伸到社会组织中,并 借助家族集团主义去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这种家族 集团主义依靠礼义和人情将其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 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机制。日韩设计师多为大企业 的员工,一般以组织型设计或无署名设计最为典型。 例如汽车及家电企业中,根据不同规模一般有200 500 名设计

9、师,设计师之间无职位差别公平讨论、筛 选方案,对设计要求严谨、完美,然而最终设计产品 只能以企业或者部门的名义署名。商品是要集中各种 专业技术和市场知识才能完成最终物质设计,站在集 团工作方式(Team Work )的立场上,无疑,这能够 更好地与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者共同协作并逐步 深入。且最终的设计代表了全体人员的一致意见,综 合了群体智慧的优点,减少了设计风险。2、差异分析(1)单一与多元日韩相对多元与单一思维之分从对中国儒学的选 择上可见分晓。韩国当时选择了具有强思辨性的朱子 学为正统儒学。日本的儒学不仅接受了朱子学,而且 也广泛接受了具有强烈现实性的阳明学。地缘与“忧患” 意识使日

10、韩文化兼容并蓄,在战后现代设计思潮与风 格迭起的影响下“旁征博引”,积极借鉴和吸收国际主 流设计思想,但是相较而言,韩国的吸收略欠“兼容性”, 而日本则呈现“多样性”和“复合性”。日本现代设计战后以来积极吸收各家之长,并加 以灵活运用“复合”为独特的日本“和式”风格表现出多 样性。日本设计囊括了大到列车、轮船、汽车,小到 邮票、名片、标志,从工具到影视,从建筑到服装显 得丰富而斑斓;而韩国的力度似乎相对“单一”,不仅 表现在对国际设计潮流的吸收上没有日本那么“贪婪”, 并且在现实设计产品种类上显得过于单一。(2)理性与感性儒学的不同选择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分野。日 本自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长达数

11、百年的时间中,政权 都是由一个庞大的武士集团掌握,从而使武士道精神 (如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严格遵守纪律、坚忍不拔 等)渗透到了日本整个社会之中,对日本的民族文化 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相比之下,历史上的韩国 则多有“尚文轻武”的风气。在长期奉行严格伦理主义 的韩国社会里,人们崇尚修身养性、讲究礼义道德的 士大夫精神,追求阳春白雪的文人感官。日韩在此基 础上各自形成了其别具一格,从而左右并孕育了其与 众不同的审美特性-“缩小意识”、“曲线美学”为基础的 现代美学。设计评论家厄尔对日本现代设计总结为:单色的, 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7仔细研究韩国现 代设计的话,不难找出与此相关的设计关

12、键词:色彩 的、曲线的、包装的、感性与时尚的(表1)。在一定 程度上,此种对照不免有些生硬,也并不能完全囊括 韩国现今的设计特征,但至少可以说明两者表象的部 分特征,而这些显性特征正是内涵的延伸。日韩现代 设计以战后市场为前导,依靠政府引导与扶植,以自 身文化为基础并放大个别民族特性,以盛气凌人的姿 态横扫世界,令包括欧美在内的整个国际市场为之侧 目。(图 2)很明显,日韩现代设计取得如此的成就, 除却大的国际经济背景,无疑归结为日本民族的“缩小” 美学以及韩国民众的“曲线”感性文化这些各自民族特 性的局部放大。注释:1 于保中,李向成知识经济与创新意识J社会主 义研究,2001(2):86-

13、872 韩李御宁张乃丽译日本人的缩小意识M. 济南:山东人们出版社,2005.19-213 日荣久庵宪司,野口璃,伊坂正人等著.杨向东 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日本 GK 集团的设计理念与实 践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194 崔志鹰日韩两国文化的比较研究J.当代亚 太,2005(5):59-605 韩李御宁张乃丽译韩国人的心M 济南:山 东人们出版社,2007.199李文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M.北京:世界知识 出版社,2005年版-2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 新世纪出版社,2001.263参考文献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2001.2632李文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M.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2005年版-23张福昌感悟设计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韩)plus 东亚风格M 沈阳:辽宁科技出 版社5李剑华日本的设计与艺术M 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6. (韩)李昌雨 著, 韩文大一,侯绮梅 译三 星之父:李秉M北京:海洋出版社7. 金文学东亚三国志: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M 北京:中信出版社8何景浩日韩现代设计历史比较研究D 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作者简介何景浩(1982 -),男,河南人,硕士,郑州航空 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主要从事日韩现代设 计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