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发展观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36476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亚杰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皮亚杰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皮亚杰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皮亚杰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皮亚杰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亚杰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发展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基本假设。皮亚杰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认知发生论”, 致力于探讨人类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智力、思维是如何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等问题。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 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 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 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0 世纪 50 年代,皮亚杰创立了“日尔瓦学派”。 在研究过程中,皮亚杰多采用“临床法”,从观察儿童的行为出发进行研究。皮亚杰认为,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

2、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 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 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一)皮亚杰认知发生论对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1、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2、图式是思维的基本单元,是个体对世界所作的成套的操作;3、人类的认知发展有四个阶段。(二)皮亚杰心理发展观的基本假设1、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在于: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智力结构的改进和转换而实现 的。“心理的发生就是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或较复杂)的结构。”结 构是指知识的共同的心理机制,是皮亚杰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指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

3、 是动作或运算所概括形成的抽象结构。智力的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型和自主调节性的特征。2、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实现了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 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而实现。发展的原因在心理学上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形成了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理论:(1) 英国罗素早期提出的只讲外因不讲发展;(2)卡尔彪勒早期观点,只讲内因不讲发展;(3)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的观点;(4)联想心理学派的观点, 既讲外因又讲发展;(5)桑代克的“试误说”理论,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皮亚杰的发展理 论与这五类都不同,他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4、,即他既强调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 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个体心理的质的变化。这一点,可以从他对于“图式”的解释中看 出来。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 “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 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 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生发展的, 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 现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

5、学可以解 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 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1皮亚杰的发展观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 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例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 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B uhler )的早期观点;(3)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 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

6、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 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 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 tat 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 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理反应, 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 境的平衡(equilib

7、rium)。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assimilation), 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皮亚杰反对联想主义 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看作单向的简单的关系,即SR公式。他提出S R双向关系的公式。并用同化的观点展开了这个公式:T + I-AT + E,式中的T指结构,I指刺激 (环境因素);AT指I同化于T的结果,也就是对刺激的反应,E则是刺激中被排除于结构之外的 东西。因此,S R变成了 S-ARfR,这就是说,刺激之加于同化的结构而引起反应。另一个是 顺应(accommodation),即改变

8、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 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这样,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 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一不 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1心理发展的因素在皮亚杰的著作中,如儿童逻辑的早期形式、儿童心理学等,对于制约发展的各 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2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

9、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 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来。如他为马森(P.H.Mussen)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手册所写 的“关于认知发展理论”部分的皮亚杰学说一文中把图式这一概念作为最基本的概念。什么 是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 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 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 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 同化

10、、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 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 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 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 个心理的发展过程。后来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曾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t ransforma tion) 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各

11、成分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 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整体与其成分都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 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 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并不借助于外在的因素, 所以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三) 发展的阶段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1) 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 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2) 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

12、育、 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3) 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交叉。(4) 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 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5) 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6) 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 逐步组成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皮亚杰认为,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 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这也就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

13、段。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若干阶段。但是他在不同的著作里,往往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但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新皮亚杰主义的简述皮亚杰的理论产生于20年代,到50年代已完全成熟,并风行于全世界。很多儿童心理学 工作者对皮亚杰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他的实验进行了重复性的检验。据估计,仅仅关于“守恒” 一项内容的重复,验证实验就达3000次以上。这种情况就使得皮亚杰理论有了新的进展。促使皮亚杰理论获得新的进展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有三个,这三个均可成为新皮亚杰主义。(一) 对皮

14、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一原因 目前,西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对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两种质疑。 一是近年来,在西方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不是以皮亚杰的 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许多重要的认知能力在儿童十分年 幼时就已经存在,只是程度有限,这些能力将随着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一直发展到成年期。心理学家 们提出这种批评是以下面观点为依据的:(1)认为皮亚杰发展阶段论的事实根据不足。传统的皮亚杰理论认 为,幼儿缺乏某种认知能力,这种结论是依据非常有限的实验结果而推导出

15、来的。但现已有科学研究表明, 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任务中,各种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变化常使某些重要的认知能力时而表现时而隐 蔽,因此,仅通过少量的实验,就来概括儿童的认知能力,根据不够充分。(2)认为皮亚杰的实验过于困难, 不适合年幼儿童去做,因而不能挖掘表现出幼儿的应有能力。最近的研究结果已表明,如果研究者能设计 出难度适当的课题任务,如果事先引入训练程序,再做皮亚杰的实验时,年幼儿童就能表现出原认为缺乏 的认知能力。二是提出成人思维发展的模式。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等人,对皮亚杰的将15岁定为思 维成熟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 15 岁不一定是思维发展的成熟年龄,形式

16、运算思维也 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概括为如下三种水平:(1)二元论(dualism)水平; 相对论(relativism)水平;(3)约定性(commitment)水平。第一章提到的里格,他明确地提出辩证 运算是思维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此阶段正是成人思维发展的特征。上述两种观点的提出者都表示自己是新皮亚杰主义者,但是他们在思维发展的模式上却和 皮亚杰的学说有着不同的看法。(二) 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二个原因 信息加工论者对皮亚杰的理论,大体上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发展理论”,即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之所以与成人不同,只是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贮存不够,如果够了,就与成人的认 知能力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种则是“发展论”,这种理论认为应当把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 结合起来,研究儿童智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