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36108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自检、抽测与检测规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建造 过程中的管理作用,减轻工程建设成本,有效地治理我市混凝土结 构强度不稳定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问题,特制定本规定。一、术语含义施工、监理自检:指施工单位的专职人员按照相应标准规定 的方法、数量采用专用的仪器设备,在监理人员平行检验或见证下 对自己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的测试活动。抽测:指监督机构的监督人员或检测机构人员采用专用的仪 器设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的测试活动。检测:指检测机构按照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数量采用专用的仪器设备,为了解混凝土结构质量

2、状况而进行的测试活动。检测批划分:对于混凝土结构强度自检、抽测与检测(以下 未做区分者均统称为检测),同一单位工程、同一层相同设计强度 等级/的剪力墙和柱为一检测批(对于地下室外墙之类的较长墙 cuk体,按垂直于墙体中线的轴线划分构件数,下同);同一层相咼cuk 的梁为一检测批。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同一单位工程、同一 层的梁类、板类、墙柱类(墙柱合计)构件各划为一个检测批。检测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方法为回弹法、钻芯法和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为凿开 法、电磁法和雷达法。(六)特殊构件:指框支柱、框支梁、转换层主梁和起转换作用的 次梁以及各质量责任主体认为需

3、要特别加强质量控制的构件。常规构件:除上述特殊构件以外的构件。二、混凝土结构强度自检、抽测与检测特殊构件。1、当标准试块留置(包括频率、数量、制作方法和养护条件 等,下同)和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同条件试块留置和抗压强度评定 结果四个条件均符合要求时,施工、监理单位按照表I检测类别C 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 6个构件进行自检。当自检结果符合要 求时,检测机构按表1检测类别A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3个 构件进行检测;当自检结果不符合要求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全数 自检,检测机构根据设计验算需要但不低于表1检测类别B的数量 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6个构件进行检测。2、当标准试块留置和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同

4、条件试块留置和 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四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条件不符合要求,或试 块抗压强度超标(试块抗压强度大于 三个等级以上,下同)时,cuk 施工、监理单位应全数自检。当自检结果符合要求时,检测机构按 照表1检测类别A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当自检结果不符合要求时,检测机构根据设计验算需要但不低于表 1 检测类别 B 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 6 个构件进行检测。常规构件。1、当标准试块留置和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同条件试块留置和 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四个条件均符合要求时,施工、监理单位按照表 1 检测类别 A 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 3 个构件进行自检。当自 检结果符合要求时,对

5、于/小于C40的混凝土结构由监督机构按照 cuk 施工、监理单位自检总数的1/3作监督抽测;对于/大于或等于 cukC40的混凝土结构由检测机构按照施工、监理自检数量的1/3抽测。 当自检结果或监督机构的抽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时,检测机构按照表 1检测类别A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2、当标准试块留置和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同条件试块留置和 抗压强度评定结果四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或试块抗 压强度超标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对不符合项所代表的范围按照表 1检测类别C的数量且同一检测批不少于6个构件进行自检。当自 检结果符合要求时,检测机构按照表1检测类别A的数量进行抽测; 当自检

6、结果不符合要求时,检测机构按照表1检测类别B的数量且 同一检测批不少于 3 个构件进行检测。三、钢筋保护层厚度自检、抽测施工、监理单位按照同一单位工程、同层同一检测批的梁类、 板类、墙柱类构件应各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3个构件,当有悬挑构件时,梁板类抽取悬挑构件的检测比例不少于该检测批自检 数量的 1/3 进行自检。当施工、监理单位按照上述要求进行自检时,检测机构按照 自检数量的 1/3 进行抽测;当施工、监理单位未做自检或自检数量 不符合上述要求时,检测机构按照上述自检数量进行抽测。测区数量及每测区所抽测钢筋数量按以下要求进行:1、现浇楼板抽测相邻边两个方向的板面钢筋;抽测一个方向 的板

7、底钢筋。每测区抽测连续分布的 6条钢筋。2、现浇梁钢筋抽测纵筋或箍筋。对于纵筋,每测区抽测一排 底筋或面筋;对于箍筋,每测区抽测连续分布的6 条钢筋的两个相 邻边。3、现浇柱钢筋抽测柱相邻两个方向的纵筋或箍筋。对于纵筋 每测区抽测外排钢筋;对于箍筋,每测区抽测连续分布的6 条箍筋 的两个相邻边。4、剪力墙抽测纵向或横向钢筋,每测区抽测连续分布的 6 条 钢筋。5、自检与抽测的方法及评价结果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执行。四、当施工、监理单位未按上述规定进行自检时,监督机构应 责令其改正;拒绝改正的,监督机构应责令施工单位委托检测机构 按照自检数量进行检测。当监

8、督机构根据抽测结果判定实测强度不 符合要求时,应责令施工单位委托检测机构检测。当检测机构的检 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报监督机构,有关工程质量责任主 体应查明原因,确定扩大检测的范围与数量。未经抽测、检测或抽 测、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且无相应处理措施的检测批不得进入下道 工序施工。五、监督机构的监督人员的抽测构件、抽测结果应在监督手册 中如实记录,监督抽测不得收费。附件:附表 1、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附表 2、同一单位工程、同层、同一检测批混凝土结构 强度自检、抽测、检测流程图附表 3、现浇混凝土梁箍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 附表 4、现浇混凝土梁纵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 附表 5、

9、现浇混凝土板面钢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 附表 6、现浇混凝土板底钢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 附表 7、现浇混凝土柱纵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 附表 8、现浇混凝土柱箍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 附表 9、现浇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附表 1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ABC2822391523516 2535826 50581351 905132091 150820321512801332502815002050805011200328012512013200501252003201100008020031510001 35000125315

10、500350011500002005008001500015000003158001250 50000050012502000注:本表摘自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B/T 50344-2004第3.3.13条。附表 2同一单位工程、同层、同一检测批混凝土结构强度自检、抽测、检测流程图特 殊 构 件 试 块 留 置 和 抗 压 评 定 结 果符合要求施工、监自检检测机构 抽检-同批按类取样且不少个构件。当自检不符合要求时,全数自检。当自检符合要求时批按A类取样且不少 于3个构件。当自检不符合要求时,根据设计验算需要但 不低迪类取样且不少于个构件。不符合要求施工、监自检检测机构抽检-全数自检。当自检符合

11、要求时,同批类取样,且不 少于3个构件。当自检不符合要求时,根据设计验算需要但 不低迪类取样且不少于个构件。混 凝 土 结 构 强 度 检 测施工、监自检理 If同批按A类取样且不少于个构件。监督机构自检符合要求时,取自取数量检 抽检L不符合要求常 规 构 件 试 块 留 置 和 抗 压 评 定 结 果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cuk 检测机构检测同批按A类取样且不少个构件。广施工、监理自检-检测机构抽检同批按A类取样且不少个构件。自检符合要求时,取自检数量的抽 检。自检不符合要同批按A类取样且不少 于3个构件。不符合要求施工、监自检同批按类取样且不少个构件。当自检符合要求时,同批类取样检测机构 抽检

12、-当自检不符合要求同批匕按B类取样且 不少于个构件。附表 3现浇混凝土梁箍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日期:共页,第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梁立面梁箍筋分布实况检测结果检测部位XX层梁(轴线x(轴线X轴线fcuk测 区(mm)间距 实测 值(mm)保护 层设 计值(mm)测区 钢筋 直径 (mm)间距 设计 值(mm)各测点砼保护层实测厚度(mm)123456梁端梁中梁端梁中梁端梁中梁端梁中梁端梁中梁端梁中设计文件工程号:图别:图号:日期:检测仪器设备名称设备使用前后校核 情况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仪 口钢卷尺 口使用前:正常 异常使用后:正常 异常检测环境正常口异常说明1、测区钢筋数量仅指测区中第一排钢筋的数量;检测附表 4见证(平行检测):现浇混凝土梁纵筋分布实况检测原始记录共 页,第 页 检测日期:设计文件工程号:图别:图号:日期:检测仪器 设备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