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35979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荷塘月色》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导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荷塘月色学案 主笔:聂钱珍 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方法: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一)新课导入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

2、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

3、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2、请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

4、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明确:可见,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

5、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二)初读课文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幽僻:幽深、僻静。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

6、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4、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

7、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

8、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外结构(空间上)内结构(心理上)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

9、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三)总结扩展“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四)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6段。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

10、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诵第四、五、六段。(一)再读课文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叶、花、香、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层次感、立体感)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

11、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荷塘月色)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引导学生归纳: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本段作者所描

12、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 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可以看出作者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三、齐读第6段,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荷塘四周 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黯淡的,可以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看出。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四、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

13、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

14、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总结: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3、西洲曲的理解: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无忧无虑自由幸福快乐美好相亲相爱明确: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