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35513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内容提要: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群内企业的协作和竞争行为是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分别从集群内企业的业务行为共享、资源共享、专业化集群方面探讨群内协作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并从技术创新、需求、企业歧异化能力及群内竞争者的“质量”和数量等角度分析群内竞争行为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行为与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关键词:企业集群,竞争力,协同效应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簇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只能凭借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必须发展功能完善的企业集群。然而,在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尚处

2、于幼稚阶段,许多地区企业之间缺乏关联性,难以形成集群效应,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竞争力。而企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的网络化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及有序性等特点,参照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本文认为,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关联性、要素条件及需求条件4个基本决定因素,以及环境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其中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处于核心地位,协作与竞争的动态平衡过程不仅是影响集群竞争优势发挥与否的主要因素,并与其他三个基本因素相互关联。本文试图对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同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一、企业间协作行为与集

3、群竞争力的关联群内企业的协作行为产生协同效应。协同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企业集群整体的价值大于群内各个企业价值的简单总和。所谓协同效应,就是作为集群内的一个企业由于相互协作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所取得的更高的赢利能力。企业集群内协同创造价值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业务行为的共享、资源(有形和无形)的共享以及专业化集群,这三种方式对于集群竞争力至关重要。1业务行为的共享“分摊职能业务成本是一种重要的协同效应”。群内企业间是否能够形成外部规模效益,取决于企业在进行诸如设计、生产、销售、送货以及产品服务等业务行为的一系列价值链活动中,找到最有益的环节,并判断出每个环节在价值链的成本结构中重要性的比重

4、。Buzzell和Gale通过对SPI数据库中的案例研究表明:价值链中,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成本(广告、销售)即知识和信息的开发与传播的成本最容易在企业间产生范围经济效益。并且,生产和采购成本又通常在成本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权重(见表 1)。如果一个企业群在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方面的成本在价值链中所占比重较大,那么这个企业通常可以取得较高水平的协同效应,并因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反之,在这两方面比重较低的企业群只能实现低于平均水平的协同效应。表1对相关企业价值链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的评价成本元素业务内容在成本结构中机会协同效益的相对重要性规模效益共享成本研究开发产品、工艺开发高高高高市场营销广告、促销、销

5、售高高中等高生产制造、陪送高低低低采购所采购的货物和服务高很低高低2资源的共享由于地理的邻近,群内企业间可以共享资源 (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共享,主要是对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的共享,这为企业间降低运输成本,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对无形资源(知识、信息、技术和品牌形象等)的共享则是集群保持创新和竞争活力的源泉。资源的共享源于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各种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及其他服务和中介机构间的关联 (横向)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商及用户之间的生产、交易关系(纵向)。这种关联不仅提高了个体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也改善了集群集体

6、的竞争力或者说是通过建立特定的“网络关系”结构而建立的竞争力,也称“结构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可以使群内企业不仅可以直接利用自身直接占有的资源,而且可以间接地利用专业化集群所在地方所属县市生产品种企业总数(个)平均雇员(人)营业额(亿)产业地位柳市(中国电器城)乐清市低压电器150010120生产总值占全国23柯桥(中国轻纺城)绍兴县纺织品1200196生产占全国15,无梭织机5万台永康(中国小五金城)水康市五金机械650017200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市日用商品2000030300嵊州(中国领带城)嵊州市领带60025占全国品牌领带8418海宁(中国皮革城)海宁市皮革、皮件203080

7、温州(中国鞋都)温州市皮鞋400040185年产6亿双萧山区杭州市网架30050占全国30以上温州市温州市打火机10002056占全球50二、企业间竞争行为与集群竞争力的关联企业聚集增强了竞争,竞争也同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力。相互竞争的确会给群内企业带来一定威胁,然而“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改善所处产业的结构”。群内企业的竞争行为作为一种动力机制,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提升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影响集群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增强并刺激企业提高歧异化能力;增加需求;竞争者的“质量”和数量。1推动技术创新19721975年间莫尔顿卡曼和南赛施瓦茨

8、通过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揭示出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竞争引起创新的必要性,并决定创新的强度。熊比特认为,垄断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因为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企业有从垄断利润为来源的富余资金,可以用于技术创新。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不利于技术创新,因为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没有富余资金,因而创新缺乏资金支持。而卡曼和施瓦茨则认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因为完全垄断条件下,缺少市场竞争对手的威胁,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太弱。而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规模一般偏小,缺乏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研发力量。而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因而

9、创新速度较快,而且可以引发重大的技术创新。根据仇保兴的研究,企业集群可分为中卫型、市场型和混合型。中卫型集群近似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即卡曼和施瓦茨所认为的对创新最为有利的市场竞争结构。这种集群在拥有大量实力雄厚的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地较为典型。市场型集群接近于完全竞争,随着集群内金融服务机构的日益完善,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将会日益减小,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不同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集群竞争力。这种集群普遍存在于意大利、法国、我国的台湾以及浙江省。混合型集群内,企业竞争应该是介于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之间的竞争,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接近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方式。

10、可见,无论何种类型的集群,群内企业的聚集必然加剧企业间竞争的程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群内的技术创新,降低了总体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了整个集群的竞争优势。2歧异化能力“竞争对手可以成为企业产品的价值信号”。群内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相互比较容易形成对某种产品或技术的衡量标准。对群内优秀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买方可能比较难以看到该企业的价值优势,因此可能对价格和服务更为敏感和挑剔,结果买方可能在价格、服务和产品质量上拼命讨价还价。当存在许多竞争者的情况下,竞争对手的产品成为衡量相对性能的参照,使得优秀企业可以降低歧异化的成本,增加产品销售。劣势企业则迫于外在压力,为提高

11、自身的歧异化能力,只能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可见,群内竞争通过增强并刺激企业提高歧异化的能力而改善集群内产品质量和整体赢利能力。3增加需求群内企业的竞争,包括产品价值链上同一环节的水平竞争和不同环节的垂直竞争。无论何种竞争,群内相互竞争者的存在能够增加整个集群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如果对某产品的基本需求量取决于总的广告投入,由于群内竞争的企业间规模大小不同,在广告上的花费往往并不相等,那么一个企业的销售就可以获利于与其类似的竞争对手所做的广告。尤其是垂直竞争中,产品系列可以理解为“互补产品”,当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需求增加,那么其上刊环节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带动整个集群内的需

12、求。这是基于竞争对手通过共同的市场营销努力而提高对“互补品”的需求的能力之上的。这种通过竞争对手而获利的行为也可以认为是集群中企业与竞争对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4良性竞争、恶性竞争与企业数量只有当集群内企业间是良性竞争的条件下,集群竞争力才能得以提升,而恶性竞争则导致群内企业各自为战的浪费和集群内经济内耗。集群内的竞争者有“好、坏”之分。“好”的竞争对手是对企业的挑战、使其不自满,因而可以发挥上述的有益作用。而“坏”的竞争对手不仅对企业产生破坏行为,并且由此而损害集群整体竞争力,是集群中的“害群之马”。集群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当集群内奸的竞争者在群内企业数量增加占主导时,显然集群整体竞争力

13、随之上升(见图1a)。但是当集群内“坏”的竞争者数量的增加占主导时,集群竞争力就遭到破坏,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b)。恶性竞争加上产品质量的信息分布不对称性,很可能导致“柠檬市场”(George Akerlof,1970)的出现。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浙江永康保温杯的生产企业集群,当“好”的竞争者与“坏”的竞争者在集群内的竞争达到均衡时,集群竞争力的变动就可能会趋于稳定 (见图1c)。图1a 群内企业数图1b 群内企业数图1c 群内企业数三、结 语在分析群内企业间的协作与竞争关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以及集群与集群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对于集群竞争力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促使群内资源要素与群外资源要素(如先进思想和高新技术)的协作与交流,保持集群的开放性和弹性,使各种资源要素(尤其是知识、技术等高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和最优组合,尽量配置到最能产生经济效能的经济活动中,从而保持集群持续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如果集群缺乏这种对外合作与竞争机制,表现出僵化封闭,则群内企业获得的知识技术信息将会不断趋同,相互之间的互补性逐渐消失,创新思维和相关技能及人才等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无法引进,结果使得集群成为一潭死水,最终丧失活力走向衰退,竞争力更无从谈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