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335173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周长》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科 目六年级数学课题2圆的周长授课教师王金芳单位阿荣旗第四小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62页至64页的圆的周长。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教学内容。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验证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故具体化如下三个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圆的周长,验证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二)能力目标:通过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验证、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另外,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材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验证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验证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学准备圆形物品、直尺、绳子、计算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 通过在黑板上出示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图形,来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有关知识,并进而引出圆

3、的周长,让学生指出什么是圆的周长。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圆的周长) 在学生指出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二、新授知识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测量圆的周长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每组大小不一)、直尺、绳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求得所备圆的周长。这里提供几种不同的圆让学生测量周长,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求圆的周长。学生可能会用“绕绳法”和“滚动法”求得向学生渗透“化曲为直”;圆形纸片的周长,可用把圆形纸片对折量出其1/4(或1/8,或1/16,)是多少的方法求得(分得越细,所得的结果越接近)。而长方形纸上所画圆的周长,因为对于它实际操

4、作较为困难,以求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否可用计算的方法求得它的周长。2、验证并理解圆周率活动二:验证并理解圆周率通过一些相关资料的了解以及在我们学校六年级9个班进行的调查,关于圆周率有多数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教学前就已经有所认识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也有少数学生有所了解。所以我直接问学生 你打算怎么计算这个圆的周长呢?你都了解哪些有关圆周率的知识?学生可能会说出我准备用圆的直径乘圆周率算出这个圆的周长,你都了解哪些有关圆周率的知识?学生可能会说出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3.14。此时老师对学生课外知识了解提出表扬。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填写下表

5、然后进行全班交流。(1)、量出圆形纸片的周长和直径并填表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2)、汇报观察表,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数据,学生感悟到在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时取的是近似值,这是商不一样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测量时有误差。有了这样的活动经验,学生由简单的类比就可以想到其他圆形实物的数据肯定也有误差。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这一系列商的特点,便会发现商虽然多数不一样,但是彼此相差很少。在推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而理性地思考:如果没有误差的因素,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的商应该是一样的,从而深刻地理解、体验圆周率是个固定的数。3、介绍圆周率的研究史几千年以来

6、,无数著名的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你知道吗?我国数学家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这项伟大成就比欧洲数学家的计算结果至少要早1000年。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小数点后面上亿位。 再让学生观察圆周率的数值,从而得出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总结圆周率的有关知识。4、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活动三:推导圆周长计

7、算公式。通过对圆周率的验证与每组展示的结果,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提炼出圆周长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为C=d(板书)再根据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推导出C=2r(板书)5、圆周率是谁最早发现的?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并用笔画上你所学到的一些知识。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一)、判断。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也相等。 ( )2.=3.14 ( )(二)、选择1.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2.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 A.3.14 B. C.33.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 B.小于 C.等于(三)、1、求出下列各圆

8、的周长 (1) d=2厘米 (2) r=2厘米2、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四)、讲解例一针对性练习:1、在一个圆形亭子里,小丽走完它的直径需用12步,每步长大约是55厘米,这个圆形亭子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2、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7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我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1、你学到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学到的?五、作业:65页1、3题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不仅复习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同时,进行知识迁移,感知到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放手让

9、学生去探求圆的周长,目的是体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对于这三种不同的方法,我们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让每个学生“探究”的能力,都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体会误差,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巧妙地利用实验的误差“变错为宝”深刻理解了圆周率的固定不变是“理想化”的结果,思维得以建构与提升。这样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汇报交流,不仅可以突破难点,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为我国古代数学家杰出成就而骄傲,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解答时,让学生动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组判断题,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将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应用能力,让学生有思维的发展空间,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梳理,还体现了对学法的指导,增强了情感体验。强化知识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长公式 例1:- 圆周率 3.14 C=d C=2r -学 生 练 习 版 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