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348179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0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化、药剂、药理、临概复习.docx(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以及极具朝气的朝阳学科。内啡呔:在脑内发现的内源性肽类镇痛物质,能与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具有很强的止痛效能。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又称为抗胆碱酯酶药,通过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可逆性抑制,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不与胆碱受体直接作用,属于间接拟胆碱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青光眼,及抗早老性痴呆。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是一类跨膜糖

2、蛋白,在受到一定刺激时,能有选择性地让某种离子(如Na+、Ca2+、K+、Cl-等)通过膜,而顺其电化学梯度进行被动转运,从而产生和传导电信号,参与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即H+/K+-ATP酶,该酶存在于胃壁细胞表面,含有一个大的亚基和一个较小的亚基。该酶可通过K+与H+的交换,生成胃酸。质子泵抑制剂是一个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构效关系:在同一基本结构的一系列药物中,药物结构的变化,引起药物活性的变化的规律称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其研究对揭示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寻找新药等有重要意义。非甾类抗炎药: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体内从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和

3、血栓素前体的一大类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药物。这些药物都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与甾类抗炎药如可的松不同。广义的非甾类抗炎药也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生物烷化剂:也称烷化剂,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如DNA、RNA或某些重要的酶类)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进行亲电反应和共价结合,使生物大分子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生物烷化剂是抗肿瘤药中使用最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药物。抗代谢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途径

4、,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多数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某些抗生素还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作用。代谢拮抗:代谢拮抗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抗代谢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ioisosterism)结构特异性药物:其生物活性与药物结构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相同作用类型的

5、药物中可找出共同的化学结构部分,称为药效团(pharmacophore)。脂水分布系数:化合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比值,通常用lg P表示,用于表示药物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似,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一组原子或基团。前体药物: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

6、简称前药。简述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路线及产业化和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2)药物化学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成为一体的交叉学科。1、图示说明什么是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和巴比妥类药物具有酸性的原因。(1)、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lactam- lactim tautomerism)是类似酮-烯醇式互变异构,酰胺存在酰胺-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即酰胺羰基的双键转位,羰基成为醇羟基,酰胺的碳

7、氮单键成为亚胺双键,两个异构体间互变共存。这种结构中的亚胺醇的羟基具有酸性,可成钠盐。(2)、巴比妥类药物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呈弱酸性。如下图:49举例说明合成镇痛药的结构类型。答题要点(1)苯吗喃类:C、E环开裂后,保留吗啡中的A、B、D环得到的新结构类型,代表药物喷他佐辛;(2)苯基哌啶类:保留吗啡结构中的苯环和哌啶环,代表药物哌替啶;(3)氨基酮类(开链类):保留吗啡结构中的苯环和碱性氮原子,断开其余四个环。代表药物美沙酮。简述局麻药的基本结构和构效关系1)局麻药的化学结构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亲脂芳香环、中间连接功能基和亲水性胺基2)亲脂部分可为芳环、芳杂环,这一部

8、分修饰对理化性质变化大3)、芳环邻对位给电子取代活性增加,吸电子取代则活性下降4)、中间部分以2-3个碳原子为好5)、中间部分结构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作用强度6)、亲水部分为仲胺、叔胺或吡咯烷、哌啶、吗啉等,以叔胺最为常见。2简述-肾上腺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特点和构效关系。-肾上腺受体拮抗剂大多数为芳氧丙醇胺类化合物,少数为芳基乙醇胺类化合物,并具有相似的构效关系:(1)芳环部分可以是苯、萘、杂环、稠环和脂肪性不饱和杂环等,可有甲基、氯、甲氧基,硝基等取代基2,4或2,3,6同时取代时活性最佳;(2)氧原子用S、CH2或NCH3取代,作用降低;(3)C2为S构型活性强,R构型活性降低或消失;(4)N

9、上取代基以叔丁基和异丙基取代活性最高,烷基碳原子数少于3或N,N-双取代活性下降。3简述抗胆碱药物的类型、作用并分举1-2例典型药物。(1)、按照药物的作用部位及对胆碱受体亚型选择性的不同,抗胆碱药物通常分为M受体拮抗剂和N受体拮抗剂。(2)、M受体拮抗剂主要可逆性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M受体,呈现抑制腺体(唾液腺、汗腺、胃液)分泌,散大瞳孔,加速心律,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散瞳、平滑肌痉挛导致的内脏绞痛等。(3)、N受体拮抗剂可分为神经节N1受体阻断剂和神经肌肉接头处N2受体阻断剂,其中神经节N1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作降压药,神经肌肉接头处N2受体阻

10、断剂临床作为肌松药,用于辅助麻醉。4按化学结构说明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类型,并至少画出四种类型的基本结构。(1)、组胺H1受体拮抗剂按照化学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嗪类、哌啶类和其他类;(2)乙二胺类基本结构:,代表药物有:曲吡那敏、氯吡那敏等;(3)氨基醚类基本结构通式: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司他斯汀等;(4)丙胺类基本结构:,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阿伐斯汀等;(5)三环类基本结构:系由吩噻嗪结构基础上衍生得到,代表药物有:异丙嗪、赛庚啶等;(6)哌嗪类基本结构:,代表药物有:西替利嗪、氟桂利嗪等;(7)哌啶类基本结构:,代表药物有: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5画

11、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通式并简述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通式如下所示:(2)、N上取代基对和受体效应的相对强弱有显著影响。取代基由甲基到叔丁基受体效应减弱,受体效应增强,且对2受体的选择性也提高;(3)、碳上若带甲基,外周拟肾上腺作用减弱,中枢兴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4)、苯环若以其他环状结构代替,外周作用保留,中枢作用降低;(5)、苯环上酚羟基使作用增强,尤以3,4-位酚羟基作用最佳;(6)、碳上通常带有羟基,其绝对构型以R构型活性高。1洛伐他汀为何被称为前药?说明其代谢物的结构特点。(1)洛伐他汀为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体外无活性,在体内水解为开环的-

12、羟基酸衍生物才有活性,因此洛伐他汀为前药。开环的-羟基酸结构与HMG CoA还原酶的底物HMG CoA的戊二酰结构相似,由于酶的识别错误,与其结合而失去催化活性,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受阻,结果能有效降低血浆中内源性胆固醇水平,临床课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2)洛伐他汀的代谢主要方式在内酯环和萘环的3位,内酯环水解成开环的-羟基酸衍生物,萘环3位则可发生羟化或3位甲基化、脱氢成亚甲基、羟甲基、羧基等,3-羟基衍生物、3-亚甲基衍生物、3-羟基衍生物的活性均比洛伐他汀略低,3-羟基衍生物进一步重排为6-羟基衍生物,则失去了活性。2简述二氢吡啶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二氢吡啶类药物可用如下通

13、式来表示其构效关系如下:(1)、1,4二氢吡啶环是必需的,若氧化成吡啶或还原成六氢吡啶(哌啶),则活性消失;(2)、二氢吡啶环上的H不被取代可保持最佳活性;(3)、2、6位取代基为低级烷烃,多为甲基;(4)、3、5位的酯基也是活性所必需,若换成-COCH3或-CN则活性大为降低,若换成-NO2则成为钙通道激动剂;(5)、3、5位酯基的大小对活性影响不大,但不同酯基的活性常优于相同酯基的化合物,并且若为不同酯基,4位碳成为手性,异构体之间的活性差别较大并会影响作用部位;(6)、4位为芳香基或取代芳香基较为适宜,尤其是邻或间位有吸电子基团时活性较佳。1说明阿司匹林在合成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及

14、检查方法或限量。(1)、阿司匹林制备或贮存不当会存在水杨酸杂质,可以采用与铁盐产生颜色反应鉴定;(2)、阿司匹林合成中可能有乙酰水杨酸酐副产物生成,可引起过敏反应,规定其含量不能超过0.003%(W/W);(3)、阿司匹林在合成的原料水杨酸可能带入苯酚及水杨酸苯酯,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不溶于碳酸钠的乙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药典规定应检查碳酸钠中不溶物,反应式如下:2画出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代谢途径,指明毒性代谢物及产生毒性的原因。(1)、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代谢途径如下所示:(2)、其中N-氧化代谢物为毒性代谢物,因其在体内可以转化为活性代谢物乙酰亚胺醌,当肝中贮存的谷胱甘肽消耗过多

15、时,其可以与巯基等亲核基团反应,在肝脏蛋白质上形成可导致肝坏死的共价加成物。1氮芥类抗肿瘤药物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其结构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并简述各部分的主要作用。(1)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发现源于芥子气。芥子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过的一种毒气,实际上是一种烷化剂,后来发现芥子气对淋巴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太大,不能直接作为药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氮芥类抗肿瘤药。 (2)氮芥类药物分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烷基化部分及载体部分。烷基化部分(双-氯乙氨基)是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载体部分主要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性质,也会影响药物的选择性、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2为什么环磷酰胺的毒性比其它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小?环磷酰胺是利用潜效化原理设计出来的药物。由于氮原子上连有吸电子的磷酰基,降低了氮原子的亲核性,因此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无效。进入体内后,由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所含的酶的不同,导致代谢产物不同,在正常组织中的代谢产物是无毒的4-酮基环磷酰胺和羧基化合物,而肿瘤组织中缺乏正常组织所具有的酶,代谢途径不同,经非酶促反应-消除(逆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丙烯醛和磷酰氮芥,后者经非酶水解生成去甲氮芥,这三个代谢产物都是较强的烷化剂。因此环磷酰胺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其毒性比其它氮芥类药物小。3试说明顺铂的注射剂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顺铂为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顺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