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课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344789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说课稿古文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题目是 ,我说课的内容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设计四个部分。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我们使用的这套四年制语文教材,注重联系生活,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多样性和阶段性,初一年级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初二及初三着重联系生活,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初四着重培养赏析能力。)是年级册第单元选排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本文极具思维和审美的张力,既有可教性

2、又有可学性。因此,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教学本课拟用课时,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确定的。能力目标:积累迁移,培养能力、创新能力。这是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本课在整个初中语文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作用而确立的。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这是根据课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根据的教学特点与学习重点,我把作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把作为本课难点。二、说学生和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课所写初一(二)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但初一、二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初三(初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与能力,并且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的方法,另外,初的学生正处青春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所以,本节课我会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点拔以及引导。为此,教学本课我将进行

4、如下学法指导:朗读法贯穿读、说、析、品、评,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特别是感情丰富与含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中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品析语言法:本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使学生学会品析散文语言。小组讨论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现,既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

5、,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多摘抄积累、熟读成诵等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三、说教法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语言及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多媒体欣赏画面激趣导入,中间采用朗读领悟、合作讨论、 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在老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

6、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2、说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教具应具直观、形象、生动、省时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制作简单的幻灯片popint。幻灯片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创设了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四、说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用情感唤起情感,用感悟引起感悟,用智慧启迪智慧,是语文教学的独有特点。据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7、教师导:诵读感知 分步品读 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其教学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新课标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究竟,提高阅读质量。导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与此同时,运用画外音导语扣击学生的心弦,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做到情境氛围营造“入文”、“入境”“入神”、以至“入化”“入情”,为下面的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进行做好了情感与内驱力的铺垫。(方案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采用练习式导入法。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篇200字的小文章

8、,教师批阅以后,先出两篇短文,一上课先投影两篇文章,简单评析,同时指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景物的多角度观察;准确的语言运用;练习写作。这样导入,衔接旧知识,又联系新知识,学生在欣赏了自己的作品以后,迫切想知道同样类型的文章,别人又是怎样写的呢?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新课进行过程中,学生会随时把自己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照,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时间比较长,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第二环节、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第

9、一步初读课文,进入意境第一遍:听读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第二遍自由读 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一些易读错的字,供学生参考。 第三遍小组内互读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这其间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师先进行学法指导:1、字

10、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然后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最后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 第三步:表达感受,整体感知“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分析品味文言文应以诵读为教学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分个层次品读:

11、第四环节:研读课文,质疑问难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火花,在对课文进行了以上环节的品析之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对文章当中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进行质疑,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这一环节中,通过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的阅读,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交流与合作,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将无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并将给以高度的评价与鼓励。学生的质疑与解答必定会有思维的火花

12、的闪现,但是,由于受阅历及阅读水平的限制,学生的质疑或解答也会有误读或偏读的现象,此时我会采用提问法中的推导型提问、含蓄型提问及怀疑型提问的方法,以引导学生拔开迷雾见太阳。另外,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再提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是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已经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样就突破文章的难点。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依据,意在培养学生的原文意识。因为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第五环节:探究作品创造阅读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

13、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第六环节:反思总结,拓展延伸课堂最后5分钟,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学生正感受到“收获”的满足感时,我让学生在以下的三件事中作出选择,把“收获”变为创造。这三件事是: 选一段你最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读给全班或本组的同学听 用你的笔画出你心目中的。画好之后,如果学生愿意,就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制作知识积累卡: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也可以把本节课的心得体会、学习的方法写出来。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把心中 的“ ”或者用心读出,或者用绘出,或者用笔写出,使课文蕴涵的美育

14、价值在学生的读、写、画中充分显现出来,实现“美”的再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推荐学生阅读,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将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天地,实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结束语:设计这样的结束语,以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五、说板书我在设计本课板书时紧扣教学目标,本着精要概括、简洁美观的原则,全面反映本课所学内容,突出中心。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注重兴趣与感悟、注重朗读与积累、注重个性与反思”,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我“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实践! 或许,由于学生的阅历,他们还无法完全理解

15、这篇文章,但是,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堂课,把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心灵中,在学生灵魂与思想的原野里播下一颗种子,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随着阅历的增加,对这篇文章,对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会阅读,学会积累,学会表达,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久久回落,我们的课堂应该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云享受那精神的盛宴,云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帮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教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以上说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空格之处为了填内容。 2008-12-16晚11点,比赛前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