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一些问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34262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的一些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的一些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的一些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的一些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的一些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的一些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的一些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事故调查组的权利:(1)调阅一切与事故有关的档案资料;(2)向事故当事人及有关人员了解与事故有关的一切情况;(3)事故现场处理必须经调查组许可;(4)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涉调查组工作 22、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 1) 事故现场处理:包括工作从人员安全抵达、现场危险分析、现场营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等。 2)事故现场勘查:关注四方面信息(4P技术):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文件(paper) 3)人证的保护和问询 4)物证的收集与保护 5)事故现场照相 6)事故现场图与表格23、事故原因的分析1)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2)分析伤害方式。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5)确定事故责任者。2)直接原因的分析: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 两者在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l一1986)中有规定。 按致害原因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3)间接原因的分析(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

3、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箍;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他。24、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辖的原则。 25、事故调查报告格式: 报告的结构和层次上,一般可归纳为五个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经过; 第二部分:原因;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写: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第三部分:性质和责任; 第四部分: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第五部分:教训和防范措施。 26、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防止

4、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险源: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消除。(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3)隔离:隔离技术能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减少损失。(4)故障一安全设计:其作用是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处于低能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安全。(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少物的故障,减少事故。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 把被

5、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隔离措施包括隔开、封闭和缓冲等。(2)个体防护: 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3)设置薄弱环节: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4)避难与救援 :设置避难场所,免遭伤害或赢得救援的时间。事先选择撤退路线,事故发生时迅速撤离。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27、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

6、上,评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计划和安排。2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基本程序29、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核心要素30、危险化学品 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31、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是在

7、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而不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延时性。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后果,有的在当时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以后严重起来。-长期性。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有时极难消除,因而对环境和人的危害是长期的。-危害严重。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大体上可划分为6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泄漏、其它。32、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迅速控制危险源,并进行监测。-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

8、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33、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重大危险源属于危险目标。当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时便构成重大危险源; -如果危险物品的数量达不到临界量,但由于其处在比较敏感的环境功能区(如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交通枢纽区、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等场所、区域),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时,属于危险目标。 -对重大危险源应优先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对象之一。34、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1)编制准备: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收集资料、初始评估、危

9、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能力与资源评估。(2)编写预案(3)审定、实施(4)适时修订预案35、安全法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安全法规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商品流通过程个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以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3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普通约束性的特点。基本原则:(1)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4) 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5) 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教育与

10、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37、安全生产监察方式 行为监察: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责任制实施技术监察:“三同时”、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危险)设备、场所、特殊工种 38、安全生产监察的内容 一般监察: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隐患治理、伤亡事故管理、职业危害管理专门监察:三同时监察、劳动防护用品、特殊作业人员、女工和未成年工、严重有害作业场所 39、我国安全管理体制(1)政府领导(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监察体制、监管机构、法律体系(2)监督管理 国家监察:综合监管、专项监管(特种,煤矿) 部门监察:民航,铁路,消防,邮政等本行业、本领域(3)企业负责(4)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等)(5

11、)个人遵纪守法40、阐述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41、系统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系统安全的定义 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以下3 点: (1)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非不计代价;(2)追求产品的安全性,应当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3)使产品达到最佳的安全性能应力争产品的各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时的总体安全性能最佳。 2)系统安全的主要特点 利用系统安全的方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也很好体现了系统安全的几个主要特点 :(1)早 (2)快 (3)省 (4)好 (5)接口

12、42、系统安全管理的定义 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组成 。 系统安全管理是确定系统安全大纲要求,保证系统安全工作项目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完成与整个项目的要求相一致的一门管理学科。 系统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问题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实施系统安全大纲。 43、系统安全管理与系统安全工程 系统安全工程是应用科学和工程的原理、准则和技术,识别和消除危险,以减少有关风险所需的专门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工程学科。系统安全工程与系统安全管理是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管理学科,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各类危险分

13、析、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及消除或减少风险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后者则选择合适的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深入的程度,并根据前者分析评价的结果做出决策,要求后者对危险进行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因而要想使系统达到全寿命周期最佳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还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4、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45、职业性有害

14、因素及其来源不良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碳疽杆菌、布氏杆菌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 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光

15、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性损伤还包括工伤,工伤可由轻微到严重,甚至导致伤残或死亡,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发生工伤的原因有很多,工人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存在麻痹侥幸心理,或饮酒、药物、疲劳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