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33644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华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淝河小学 杨慧婧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 它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教学中通过初读古诗,激趣导入;进而引导看图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学习课文,品读古诗;接着诗文对照,进行品读感悟,体会华山的雄伟壮丽;最后开展课外拓展,增强积累,培养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3、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学重难点:对课文第二段诗文的体会领悟。

2、教学准备:板书词语、挂图、奖品; 查找华山资料,我国名山的资料。教学方法:品读课文、看图、谈话。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引导说话。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齐读课题。2、出示词语:宋代 寇准 登华山 七岁 艰难 山顶 吟诵 称赞 远远近近 情不自禁字音:师:谁能读准这些词语?朗读要求:读正确,声音响亮。指名读,一二两组、三四两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称赞”。字形:师:“宋代”的“代”是左右结构,需要注意什么? 生:“代”右边不能多一撇!可以和“找”比较。3、引导说话。 师:谁能选用其中的词语来说话?其他同学听听他选用了那几个词语? 生:他们艰难地爬上了山顶。(选用

3、了艰难和山顶两个词语) 生:寇准登华山时吟诵了一首诗。(选用了寇准和登华山三个词语)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从字音、字形、理解词义三方面进行。通过指名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巩固字音;指导学生再记忆容易错的“代”字,在课堂上的稍加点拨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让这个字的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选词说话既是理解词语又是训练说话,同时还起到过渡语的作用。】二、初读古诗,激趣导入。过渡:这就是寇准登上华山顶时吟诵的诗。1、出示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进,回首白云低。师:谁想来读读这首古诗?其他同学听他是否读正确、读流利了。生:指名读,评价。自由读。齐读。【设计意图:初读这首古诗只要求朗读正确流利

4、就可以了,目的是在指名读、自由读和齐读的形式中激发孩子们想学习和了解古诗的兴趣,为下面理解古诗做好铺垫。】三、学习课文,品读古诗。1、 看图一学习第二节第一句话。(1)师:这首诗是寇准和先生去登华山时所作。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挂图),这就是华山。我们跟着寇准和先生一起来到了华山脚下。师:站在华山脚下向上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华山很高的样子。生:山顶上的树看起来很小。师:登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台阶,看起来怎么样?生:登山的路是歪歪扭扭的。(师:纠正用弯弯曲曲这个词,体现用词的准确性。)生:山路显得很窄,走在上面会很害怕!师:老师查阅了资料,华山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爬上山的路。而

5、这唯一的路又是这样的窄这样的陡峭,走在上面会有什么感觉? (2)引入花果山,对比理解。师:那些同学爬过花果山?花果山是620多米高,你爬的时候觉得怎样?生:怕花果山觉得很累。师:而华山2000多米高呢,差不多四个花果山比得上一个华山高。这样的山爬起来会很困难。(3)品读第一句话。师:课文第二节的这句话写出了华山爬起来很困难。出示小黑板:他们艰难的爬上山顶。请你自己读一读。生:自读。指名读。师:这么高的山,很不容易爬。这句话中就有个词,是说爬山不容易的,找找看,哪个词?生:就是“艰难”。师:指名读这句话。齐读。读出“艰难”的语气。【设计意图:出示挂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跟着寇准和先生一起来到了

6、华山脚下,谈谈所见所想,感悟华山之高。再结合自己爬我市的名山花果山的亲身经历,体会爬华山的艰难,为接下来的朗读做好了准备。】2、品读“啊!华山真高哇!”师引读:看图和读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华山真高哇!”谁能读出华山的高来?生:指名读。评价。生:自读,男女生比赛读。【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和读第一句话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高。】3、看图二,学习两句话。(1)师:我们和寇准、先生一起爬上了山顶。站在华山顶上你看到了什么?生:远处和近处有很多的山。师:看图,这些山有远也有近,有高也有低,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可真多啊!不过这些山都在(生说自己的脚下)。看图上得知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寇准和先生的脚下,我们能看出华

7、山很高!师 :什么比华山高?生:蓝天!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太阳离他们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师:你观察真仔细!同学们伸出手来摸一摸。平时我们看太阳,离我们远吗?生:很远!师:而现在太阳离寇准和先生很近,是因为什么?生:这是因为他们站在了山顶上。师引说:这也说明了华山(很高!)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还看到山上有很多树,漫山遍野绿树成阴,很漂亮!生:我看到了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师:(理解山腰时借助简笔画),说说白云像什么?生:白云像一条条丝带,像棉花,像羽毛很美丽!师:请小朋友把你所看到的连起来说一说。生:我们和寇准、先生一起爬上了山顶,看到远处和近处有很多的山。这些山有高也有低

8、,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可真多啊!不过这些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像一条条美丽的丝带,又像棉花,又像羽毛山上有很多树,漫山遍野绿树成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连蓝蓝的天空都离我们很近了,华山真高啊!【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学生身临其境地站在华山顶上,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想,这样就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是具体的形象,将远在天边的华山美景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眼前,再用生活实际与在华山上的所看到的情景作比较,借助图文质疑,学生就自然地领悟出这些都是因为华山是太高太高了。】(2)图文对照,品读两句话。师:课文第二节有两句话描写华山的高大和美丽,请你找一找,自己读一读。除了蓝天

9、,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生:自读这两句话。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话?听听要读好那些词?(指名读)生:“都”要读重一点。师:谁来读读第二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生:“飘着”读得轻一点,觉得白云很美!师:听老师范读,听听老师还有那些词读得好?好在哪里?生:“那么”读得很轻。生: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比赛朗读这两句话。【设计意图:在看图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抓住几个关键词语“都”、 “飘着”、“那么”,就已经把华山的高大美丽表达出来了。】4、再读“啊!华山真高哇!”师:如果你现在就站在山顶上,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想说什么?生:齐读第二、三句:啊!华山真高啊!重

10、点指导读好“啊!”【设计意图:再来朗读这句话,读好“啊!”,感情表达就很好了。】5、品读古诗。师:小朋友们,站在华山顶上,小寇准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来赞美华山,就是咏华山。黑板出示: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同桌互相读,说说从这首诗中你看出诗人是在华山的什么位置吟诗的。生:诗人是在华山顶上吟诵了这首诗。师:你从那些词看出来的?集体交流:“举头”、“回首”。引导学生看图、动作演示理解。(2)师:从这两个词我们看出华山是那么的高大!再读这首诗,把华山的高大和美丽读出来! 生自读,指名读。比赛读。背

11、诵古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说说从这首诗中看出诗人是在华山的什么位置吟诗的, 同时理解了关键词语“举头”、“回首”,再来朗读和背诵古诗效果很好,学生就能朗读出华山的高大和美丽了。】6、学习三、四两节,培养大语文学习观。(1)师:短短一首诗写出了华山的雄伟、壮丽。这首诗受到了先生的夸奖。 如果你是先生,你会怎样称赞寇准?生:齐读这一自然段,理解“连连点头” 。(2) 师:你们知道吗?寇准写出这样的好诗当年才7岁。一个刚7岁的孩子,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观察认真学习的结果。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他那样从小留心周围的事物,认真观察,在大语文中学习。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设计意图:从先生对

12、寇准的称赞,联想到这是他平时认真观察认真学习的结果,引出对学生大语文学习观的培养。】四、诗文对照,品读感悟。1、师:寇准用这首诗来赞美华山,就叫作“咏”华山。2、师:课文第二节有两句话,描写了华山的高大美丽,就是这首咏华山的意思。让我们打开书,再去读一读这两句话,记一记吧。生:指名读,自读。男女生比赛读。生:自己练习背诵,指名背诵,齐背。【设计意图:学生在读文与诗的过程中,势必要以文诗对照进而比较学习,寻找文与诗的内在联系,达到对诗文理解感悟的螺旋式上升。可以从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综合效应。】五、课外拓展,增强积累。1、 师:华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你还知道我

13、国那些有名的山呢?生:我还知道泰山、五台山、横山、花果山、庐山2、 师:有一首描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苏轼的,谁会背诵?生背诵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小朋友们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学习了这么多的课外知识。这也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好方法!【设计意图:课外拓展,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知识的积累,一方面也学到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这种大语文学习观终身受用!】六、作业设计: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教学反思: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我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

14、寇准的聪明、有才华。在教学中,充分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生动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以及古诗中的“回首”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感悟到“华山真高呀!”并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尽情表达。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情不自禁”;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重视思想教育,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诵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小寇准认真学习的态度当学生把握不准时,我及时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读得更精彩,更具韵味,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