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水试验成果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33466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水试验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提水试验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提水试验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提水试验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提水试验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水试验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水试验成果(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工程概况1U、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1一、地形地貌1二、地质构造1三、地层岩性2一)填筑土( Q me ) 24二)冲洪积(Qal+Pl) 2三) 残坡积(Qel+dl ) 2四)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s) 22皿、水文地质条件2一、地表水2二、地下水2三、提水试验3四、水质简分析3IV、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3一、场地的稳定性评价3二、各岩土层工程性质评价3三、各岩土层的设计参数建议3四、各桥墩(台)稳定性分析及基础形式和高程的建议3V、结论与建议5一、结论5二、建议6VI、报告所附附表、附图、附件6红狮镇大桥工程地质详勘报告I、工程概况拟建红狮镇大桥位于重庆直辖市云阳县红狮镇政府所在地境内

2、。大桥分为左右 线。左线桥里程桩号为 K127+859. 799 K127+950. 00 K127+992. 201,全长 132. 402 米,桥面设计高程451. 53 - 450. 199 - 448. 908,设计纵坡-1.500 %和-2.700 %,设 计桥面宽12.25米,共有6个桥墩(台);右线桥里程桩号为YK127+897. 130 YK127+950 YK128+030. 884,全长 133. 754 米,桥面设计高程 452.293 - 451.486 - 449. 18,设计纵坡-1. 850 %和-2. 700 %,设计桥面宽12. 25米,共有6个桥墩(台)。

3、场区内有云阳-红狮镇乡间公路与外界公路通行,交通较为方便。本次详勘根据设计要求,布设钻孔1个,累计进尺26. 4米。采取原状样2件; 采取扰动样1件;岩石抗压试验样2组;做标准贯入试验3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3;利用初勘钻孔2个;并对初勘时的1 : 2000 T程地质调绘进行了复核。详细查 明了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为该桥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了所需的地质依据及设计参 数,满足了设计要求。II、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地形总体呈东西高,中部低。桥位区奉节岸为一缓斜坡,中部为民房建筑 物及红狮河,云阳岸地形平缓。沿线路轴线地面高程为447.48 - 438.65 - 440.87 米,相对高差

4、8. 83米,地形起伏不大。场地地貌上属长江北岸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二、地质构造桥址区地质构造上位于故陵向斜北翼。岩层产状178。Z52 ,经地表调绘 及钻探揭露,桥位区岩石较完整,主要发育有二组裂隙。 组:产状12。Z41 ,微张,裂面平直,无充填,水平延展3-5米。 组:产状77 - 85 Z 56 - 74。,微张,裂面呈弧形,无充填物,水平延展1.2-1.5 米。三、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成果表明:桥位部分被填筑土仪阮)、冲洪积砂、4砾、卵、漂石层(Qal+Pl)、残坡积含碎石亚粘土(Qel+dl)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 统沙溪庙组(Js)的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现将各岩土

5、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由上2至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一)填筑土( Q me )4块石、碎石:杂色。主要由砂岩碎块、石条、水泥、砖、瓦等组成。分布于红 狮镇政府所在地居民区内,厚度1. 0- 3. 0米。二)冲洪积(QaHpl )卵、漂石:杂色。主要由砂岩、泥岩组成,卵石、漂石直径20 - 40cm,含量约 占70 - 80 %,充填物为砂、砾石,饱和,松散。分布于桥址区红狮河床地带,厚度 4. 9米左右。三)残坡积(Qel+dl )角砾含亚粘土:棕褐色。主要由泥岩角砾、碎石和亚粘土组成,结构松散。分 布于桥址区两岸低洼处表层,厚度1.2-4. 3米。四)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 s)2泥岩:紫红色

6、。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 化带岩芯多呈碎石状,岩质较软,厚度为0.0-2. 1米,岩石质量指标RQD=0%; 弱风化带岩芯呈短-长柱状,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15. 4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10. IMPa,为软质岩,岩石质量指标RQD = 78%O揭示于CZK1和ZK1孔。经采弱风 化泥岩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2O砂质泥岩:紫褐色。主要由粘土质矿物及少量砂质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 构造。强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质较软,厚度1.8-7. 9米,岩石质量指标RQD = 12-60%;弱风化带岩芯呈短-长柱状,裂隙不发育,岩石天然单轴抗

7、压强度 8. 4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5. 6MPa,为软质岩,岩石质量指标RQD= 53 - 89 %O分 布于整个场地。经采弱风化砂质泥岩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物理力学指标详见附表2O砂岩:青灰-灰绿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细粒结构,中 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但岩质疏松, 锤击易碎,岩石较软,厚度4. 4-8. 2米,岩石质量指标RQD = 20 - 58%;弱风化带 岩芯呈短-长柱状,裂隙不发育,岩石强度较高,质较硬,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63. 3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9. IMPa,为较硬岩,岩石指标指标RQD = 18-8

8、8%O 分布于整个场地。经采弱风化砂岩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物理力学指标详见附表 2。皿、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表水桥址区内的地表水系主要为红狮河,由北向南流经拟建桥位区中部。河宽10. 0 -13. 0米,沟深约2. 0-2. 5米,勘察期间水深0.09米,据调查访问,该河沟在 桥位区段内最高洪水位标高440. 16米,勘察期间水位标高438.66米,用矩形堰 测其流量,约为8.2L/so河水水位高程及流量主要受降雨量的控制和影响。由上 游山坡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河沟两侧的水田排放等补给。二、地下水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一)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由于拟建桥位区处于缓斜

9、坡地带,大气降水排泄条件较好,当大气降水时,迅 速形成地表径流向低洼处的河沟排泄。部分地表水被储存在水田中,少量地表水渗 入土层的孔隙中,形成地下水。在斜坡上水量小,多为上层滞水;在河沟两侧水量 稍大,与河沟水互为补排,为潜水。二)基岩风化裂隙水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和调查,场地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岩、泥岩的强 风化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其流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 基岩露头部分的补给区,向低洼处排泄。基岩风化裂隙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 的特点。场地的弱风化砂岩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为弱含水层;弱风化泥 岩、砂质泥岩层,为相对隔水层。三、提水试验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孔隙

10、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上覆地层地下水 渗入补给,并向低洼处排泄。勘察期间,在钻孔ZK1中进行提水试验,试验结果见 表一:提水试验成果表一钻孔编号ZK1计算公式提水前静止水位(m)1. 8K=3. 5r 2I11 (sl/s2) / (H+2r) tw含水层厚度H(m)14. 6提水段钻孔半径r(m)0. 055提水后水位(m)7. 1恢复水位序号123恢复水位(m)7. 14. 93. 0降深S (m)5. 33. 11. 2恢复时间(min)35渗透系数K0. 00770. 0081由提水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地层渗透系数K = 0. 0077 - 0. 0081m/d,桥位区中部

11、存在少量地下水。四、水质简分析勘察期间,在ZK1孔取水样一组,作室内水质简分析试验。其分析结果见表二:水质分析成果 表二位置PH游离COa侵蚀coaHCO -3Cl-SO 2-4Na+K+Ca2+Mg2+钻孔水8. 920. 000. 00166. 155. 1524. 409. 7850. 9010. 12从上述成果可知,钻孔水水类型属C - S - Ca型水。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规范(JTJ064 - 98 )附录D对照判定,此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IV、桥位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一、场地的稳定性评价桥位区地形起伏不大,奉节岸岸坡地形呈缓斜坡-平台状,斜坡坡度10 - 15 左右,岸坡土体整

12、体稳定。云阳岸岸坡地形为平缓地带,斜坡坡度5 - 6。,该岸坡 岩土体稳定。通过地表工程地质调绘表明,桥位区内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崩塌及地 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新构造运动不强烈。故整个桥位区现状稳定,适宜建桥。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表明,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VI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 35so其抗震设计按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各岩土层工程性质评价一)填筑土( Q me )4该层厚度变化较大,仅分布于桥位区周边居民点及公路边,结构不均,松散- 稍密状,承载力较低,不宜作为桥

13、梁基础持力层。二)冲洪积卵、漂石(QaBl)该层厚度变化大,松散状,承载力较低,不宜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三)残坡积碎石、角砾含亚粘土(Qel+dl)该层厚度变化大,结构不均,松散状,承载力较低,不宜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四)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 S):2该层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其强风化厚度一般较薄,承载力低,不宜 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其弱风化层厚度大,分布广,为本桥理想的基础持力层。三、各岩土层的设计参数建议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统计成果,综合分析后得出有关各岩土 层的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三:四、各桥墩(台)稳定性分析及基础形式和高程的建议(一)左线桥各桥墩(台)稳定性分析及

14、基础形式和高程的建议一 )0#桥台0#桥台里程桩号K127+863. 50,桥面设计高程为451.468。桥台位置处地面高 程为447.5米,本桥台位于一较缓的斜坡上,自然坡角为15。坡体上覆残坡积层(Qel+dl )亚粘土,钻孔周边为亚粘土,钻孔位置揭露地层为亚粘土,厚度1.2米, 其力学性能均较差,不宜选作地基持力层。下伏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泥岩,以 砂质泥岩为主。其强风化厚度较薄,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故本桥台建议选择弱风 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弱风化基岩埋深约为5. 6米左右,建议基础高程为431. 00 - 429. 00米,宜采用扩大基础形式。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三层号 -地代岩土名称状态天然密 度(g/ms)抗压强度推荐值(MPa)基底摩擦 系数桩周土 极限摩 阻力 (kPa)容许承 载力(kPa)饱和天然Q me4工填筑土稍密0. 3050220Qal+pl卵、漂石松散2. 00. 40165300Qel+dl碎石含亚粘 土松散1. 950. 30120200J s2泥岩全风化0. 3580330强风化0. 35100500*弱风化10. 115. 40. 40130800砂质泥岩全风化0. 4085350强风化0. 50110550*弱风化5. 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