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325634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 导语:?父母的心是日本驰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选自?川端康成作品集。下面是由查字典小编整理的关于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15课?父母的心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上语文15课教案15、 ?父母的心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课前学习观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1 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 阅读文章思考

2、2 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 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3 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 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一、导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师导入:我们今天学习日本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那么小说?父母的心。板书课题: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师在黑板上画出一颗红心。问:假设给这个红心里添加一个词语,叙述父母之心里最为珍贵的是什么,你觉得最适合添加的词是什么?明确:爱师:父母对于子女的疼爱有不同的叙述方式。朱自清在散文?背影里,以执意送儿子上火车并给他买橘子来叙述;林海音追忆小学读书时一次雨天不想上学,被父亲打,他又担忧我冻着送来花

3、夹袄。在生活里,你的父母之爱心又是怎么体现的呢?师:思考,川端康成在?父母的心一文里,父母的心又表现在哪里呢?引导概括全文内容:讲述了穷人父母不舍得送掉自己孩子的故事。二、梳理文脉,理解父母之爱一认识到这个家庭的穷困师:这个家庭的穷困你从哪里知道的?阅读文章片段:1.有个四十岁高低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领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慧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这是做直接的外貌描写。由此看出这个家庭孩子多,而且生活比拟窘迫。师问:为什么不用衣衫破烂不堪来描绘?明确,这个家庭虽然穷困,可是父母还是竭尽全力关照好他们。只是孩子们淘气,加上母亲怀里还有小孩子占着身子,衣服换

4、洗不及或没有换洗衣服2.哪里的话,诚实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这是语言描写。以父亲的口吻,说出家里的穷困状况,已经到了无法养活这几个孩子的地步了。3.师:有的同学还会从别处文字里,看到这个家庭的贫困你能找到这里吗?明确:有位衣着富丽、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贵妇人。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个四十岁高低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师:这是比照的写法。以贵妇人的形象来烘托,在她的眼里看出了两层意思:这个家庭很穷困;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才能享受天伦之乐。师

5、:这时这个穷困家庭面临一次转机。这就是,贵妇人想要收养他们的一个孩子。现在让我们理性分析一下,这个家庭的父母该不该送出自己孩子?比照分析:送出的话,这个孩子进入富贵家庭,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而且这个家庭的生活困难也可以得到缓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送出去是最佳的选择。不送的话,他们的家庭可以保持完整,可是生活的困境要继续下去。明确:送与不送,作为父母这是一个矛盾的选择。这个矛盾性集中体现在中的三次反悔。二理解父母的爱心1.全文写了三天的故事。梳理情节开展线:空出三次反悔内容,引导学生填写时间和转变:第一天上午,贵夫人想收养孩子;黄昏送来大儿子第二天清晨,又反悔,送来二儿子当天黄昏再次反悔,用女

6、儿换第三天上午,快到北海道了,又反悔,想要回孩子。2.注意几个时间词:黄昏送来大儿子,第二天清晨就来换回大儿子离开这个家庭一个晚上;当天黄昏再次反悔,用女儿来换回二儿子二儿子离开这个家庭一个白天;第三天上午,船快到北海道了,他们决定要回孩子小女儿离开这个家庭一个晚上多一点时间。 可知,送出每一个孩子,作为父母心里都不好过。请你选择一个孩子,猜测一下,送出他之后这个家庭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是小说预留下的空白,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空间。明确:清晨,是一早的意思;黄昏是天刚黑下来,这也表明时间很早。由此,可知父母的心情很焦急,迫切想要回孩子。而第三天上午,那么写时间很迟。表明他们这一对父母也不是不通情理

7、的人,也不好意思反悔,所以始终犹豫,最后是即将隔离的现实迫使他们下了最后的决心。不惜一切,也要要回孩子。不然,这个懊悔将是一辈子的。2.注意,第一次送大儿子时,父母都在;第二次,因为反悔要用二儿子还回大儿子,这是父亲来的;第三次,还是反悔,要用女儿还回二儿子,这是母亲来的;第四次,因为想要回孩子,父母都来了。对于他们父母几次出现,你怎么理解?明确:第一次父母与孩子最有辞别,他们以为从此再也见不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反悔,父母谁都犹豫,不肯出面,所以由父母双方一方担责;而第四次,那么是他们叙述对于收养人的歉意,也表明他们不惜一切也想要回孩子。占了上风。4.这父母对于儿女的不舍,还在哪些细节处可以

8、看出来呢?示例,父亲听到贵夫人想要一个孩子。他说,回家商量。可见,他是犹豫的。母亲送女儿换的时候,难为情,也是表露出一份歉意,觉得对不起人,可是又舍不得孩子。师:你是否可以理解了,题目中的父母之心是指什么?明确,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不可割舍掉的宝。三、认知明暗双线的结构师:文中只写了这一对父母的心吗?提示: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在写父母之心。明确,贵夫人,也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她最后还成全了这一对穷人父母,表明她也是理解父母之心的人。而且,也可以说,她虽然无子女,却也有父母之心。师:这个贵夫人,她也有对于父母之心的理解,所以每一次换孩子,她都同意了,而且即使穷人父母毁约,她也没有收回

9、报酬。她这么宽容和蔼待这个家庭,只是因为她也理解什么是父母的不舍之心。教学反思第二块:比照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1 交流:文章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发言2 组织学生答辩: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 分组准备材料准备答辩3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爱是什么? 认真参考答辩总结评价课后学习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 对自己的子女充斥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开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