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31939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中古史复习重点.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中古史复习第一章 西欧封建社会第一节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名词解释:1.丕平献土 加洛林王朝国王矮子丕平为了报答教皇,出兵击溃威胁教皇的伦巴德人,并将罗马附近及拉文那总督区的统治权交与罗马教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2.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的条约。843年,秃头查理、罗退尔、日耳曼路易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为东、中、西三部分,由其三人分别统治。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法、意、德三国的雏形。3.汪达尔主义 455年,汪达尔人乘罗马混乱之机,率舰队渡海,攻陷罗马,纵兵焚掠两星期,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此后,西方学者称毁灭文化的暴行为“汪达尔主义”。4.萨利克法典 萨利克法典是法兰

2、克人习惯法的汇编,于克洛维统治末期颁布,之后又有所增补。该法典是研究5世纪末6世纪初甚至更晚法兰克人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是研究法兰克封建化起点的重要文献。问答题:1.民族大迁徙的历史后果? 各部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造成巨大破坏 摧毁了罗马的国家机器,为封建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西欧文明格局变化,文明中心转移,基督教越来越重要深层影响:标志古典时代结束与中世纪开始。2.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一)特征非血缘性、非强有力的国家权力支配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崩溃和领主专权庄园制(采邑制)是基础武士等级是统治阶级(军事性)领主附庸关系中的契约因素(二)变迁16-18世

3、纪,法律、政治制度19世纪,从政、经、社会、法律等方面研究19世纪中期,社会经济形态(发展阶段)3.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7世纪末8世纪初)(1)背景加强王室的需要;军事制度变化马蹬的出现(2)内容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土地,供终身享用,不得世袭(3)影响加速封建化进程;巩固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骑士制度的基础;形成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4.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进程封建化:大土地所有制形成与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确立的过程。萨利克法典反映了法兰克社会封建化起始时的状况。第一阶段(511714年):政治混乱,劳动者的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封建化的表现为:“委身”和“请求恩地”。自由法兰克

4、人沦为依附农或农奴第二阶段(714741年):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改革加速了封建化进程。第三阶段(751987年): 9世纪,法兰克的封建制度确立。封建化完成的标志:农民农奴化、封建特权等级形成、世袭领地出现。第二节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名词解释:1.香槟集市 中古西欧前期最大最有名的定期集市,位于西欧中部法国香槟伯爵领内。香槟集市包括6个城市,每次历时7周,有来自欧洲各地甚至希腊、西亚和北非的商人在此贸易。集市主要做批发生意,13世纪还成为货币兑换中心。 2.萨拉丁北非伊斯兰国家阿尤布王朝的建立者,库尔德族人,军事贵族出身。他在位期间,盛行于西亚的军事封土制引入埃及;对基督徒进行圣战,占领叙利亚

5、、和两河流域北部,1187年收复耶路撒冷。3.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同盟形成于1356年,极盛时加盟城市超过160个,中心在吕贝克。随着西欧各国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1669年解体。4.模范国会 为筹措战费,英王爱德华一世在1295年召开议会。其形式同1265年的议会一样。特点是安排贵族和主教在一起开会,而骑士和市民代表则在另一个地方开会。以后国会经常召开,均以这次会议为榜样 。5.卡诺萨觐见 11世纪西欧为争夺主教任免权而发生的皇权与教权斗争的事件。1076年,德皇亨利四世因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争夺主教任免权,被教皇开除教籍并废除帝位。1077年1月

6、,亨利被迫来到教皇驻地卡诺莎,向教皇悔罪。据记载,亨利站在城门口赤足冒雪哀求了三天才得以觐见。教皇恢复了亨利的教籍和帝位,但主教任免权问题仍未解决。6.贞德 百年战争中法国民族女英雄。1429年,她曾率军成功的解救被围困的奥尔良城,挽救了法国 ,被誉为“奥尔良姑娘”。其事迹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增强。 7.末日审判书 1086年,为了征收赋税,英王威廉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财产清查,把各种依附者、大部分自由农民和部分奴隶都划为农奴,制成土地赋役调查簿。 由于清查项目细致、调查过程严厉,好像“末日审判”一样,故称末日审判书。末日审判书是英国中古时期珍贵的经济史料。8. 沃姆斯宗教协定 1122年教皇与

7、德皇签订的宗教协议。1122年,在斗争近半个世纪之后,教皇与德皇达成妥协,签订了沃姆斯宗教协定 。规定:德国主教依照教会法选出,即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皇帝或他的代表出席会议;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牧杖和指环。此协定使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大为削弱。9.“黄金诏书” 1356年,德皇颁布黄金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七大诸侯(选帝侯)享有选举皇帝的特权。各诸侯在其领地享有司法、行政、军事和铸币以及盐、铁矿开采等特权。领地可以世袭由长子单独继承,男性相续。诏书标志着德国分裂割据的合法化,标志着诸侯对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胜利。问答题:1.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社会变化:新的等级

8、-市民阶级经济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 政治影响:反对封建割据,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 文化变动:世俗文化逐渐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条件。2.十字军东侵的原因、经过及其后果 原因:骑士:许多无世袭封号、无财产和土地。城市商人:企图垄断地中海贸易。 农民:生活非常穷困。东方局势:拜占廷求援。 罗马教廷:实现基督教世界的统一经过: 第一次东侵(10961099年) 十字军国家的建立和僧侣骑士团 第二次东侵(11471149年) 萨拉丁 第三次东侵(11891192年) 第四次东侵(12021204年) 攻占君士坦丁堡 最后四次东侵 后果: 消极影响:侵略与屠杀,

9、人力与财力的浩劫 积极影响: 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地中海区域商业的繁荣,东西方的商业交往更加频繁,结束了拜占廷人和阿拉伯人的贸易垄断。 教会:降低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 阶级关系:农民赎回人身自由,城市争得自治权。政治:王权日益加强,为西欧各国消除割据、实现统一创造了条件。3.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及影响原因:领土纠纷。 争夺佛兰德尔。 王位继承问题。影响: 战争给法国带来巨大破坏;也唤醒了法兰西民族,促使法国的政治统一。 英国社会矛盾加剧,最终确立起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4. 法国王权加强的有利条件第一,城市的兴起,市民阶级与王权联盟。第二,国王最高封君的地位。第三,国王的名位5

10、.诺曼征服和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1112世纪)(1)历史背景诺曼底公国的形成, 英格兰的王位继承问题(2)过程 1066年(3)历史影响加速并完成了英格兰的封建化进程,为王权的加强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6. 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王权的加强:金雀花王朝自由大宪章(1)背景:无地王”约翰的统治,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签署(2) 主要内容: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和市民的权益(3)实质:封建性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议会制形成过程(1)背景历史根源:原始民主制遗存社会基础:三个等级的形成直接原因: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 1258年牛津条例,1264年西门孟福尔的联军击败国王军队。亨利

11、三世和他的儿子爱德华被俘。 (2)召开:1265年,孟福尔一派首次召开议会。(3)特点:议员是本阶层代言人;限制、监督王权的作用(封建性)。1295年的“模范议会” 为筹措战费,英王爱德华一世在1295年召开议会。其形式同1265年的议会一样。特点是安排贵族和主教在一起开会,而骑士和市民代表则在另一个地方开会。以后国会经常召开,均以这次会议为榜样 。议会君主制的实质国王手中的工具,不具有近代议会那样大的权力和作用6. 政教之争(主教任免权)历史背景: 教会成了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 克吕尼运动之后, 教皇的权力加强。过程: 教皇格里哥利七世与德王亨利四世,卡诺沙觐见(1077年1月)结果:沃姆斯

12、宗教协定(1122年),主教职位的世俗方面和宗教方面加以区分。7. 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影响: 西欧封建区域得以进一步扩大。 在政治上促进了中央集权化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天主教会获得了大量财富,增强了地位。 西葡两国逐步接受了先进的阿拉伯文化,提高了半岛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第三节 天主教会与西欧封建社会名词解释:1.阿维农之囚 14世纪法国国王与教皇斗争的重要事件。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征税得罪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开除了法王的教籍,并因此遭到法王囚禁。1305年,新任教皇移居靠近法国边界的阿维农,连他在内的七任教皇都驻在阿维农,共驻了70年。在这70年间,教皇成为法王控制下

13、的傀儡。阿维农之囚严重打击了教皇的权利。2.克吕尼运动 1011世纪天主教会内部发起的一场改革运动。因发起于法国的克吕尼修道院并以该修道院为中心,故称之为克吕尼运动。内容包括:加强修道院的组织管理,规定教士必须独身;运动后期,竭力宣传教皇权至上。教会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一定遏止,教皇权威有所恢复,教皇权开始向中世纪权力的顶峰迈进。3.阿尔比派 中世纪西欧异端教派,主要活动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盛行于12-13世纪。教义主张善恶二元论,反对天主教的仪式和组织,不承认教会的权力,谴责教会聚敛财富。遭到镇压。4.经院哲学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哲学思想,因产生于教会学院(经院),故名。盛行于9-14世纪。

14、主张理性服从信仰,经院哲学以圣经、教父著作和古代哲学为依据来论证神学,用形式逻辑和烦琐推理方法演绎出空洞的结论。将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化、思辩化推向新的高度,建构起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哲学化神学唯心论体系。托马斯阿奎那是集大成者,著有神学大全。5.奥古斯丁古罗马教父学的主要代表者和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把神学和哲学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改变了原始基督教在教义方面的混乱状况,奠定了中世纪神学的基础。6. 君士坦丁的赠礼 公元8世纪中叶罗马天主教会伪造的文件,其中宣称,324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曾将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整个帝国西部的世俗统治权“赠与”教皇。以此为依据,教皇要求在政治上统治意大利和西欧。 问答题:1.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早期发展欧洲的基督教化(1)方式:布道、同化、忏悔制度(2)过程:法兰克、西哥特、英格兰、伦巴德、中欧、北欧教皇与教皇国:(1)罗马主教的首要地位(2)形成(丕平献土)(3)合法性(君士坦丁的赠礼)修道院制度(1)产生:萌芽于古代的隐修制度; 正式形成于西欧中世纪初期。奠基人是意大利人本尼狄克(约4805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