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31642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学案例设计理念: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应视为第一步,然后让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学习“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两种方法,去理解大意,并领会文章的主题,并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目标:1、 读通文言文,正确书写“惠”字,知道文中的“家禽”与白话文中“家禽”的区别。2、 能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了解古文大意。3、 能读出古文的韵味,并背诵课文。4、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委婉、机智与有教养,感受母语的魅力。片段一:读课文,初识文言味道1、 初读:出示学习提示(一)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读课文,注

2、意学习提示(一)1、自由读课文,读好第一遍的,可以继续读第二遍、第三遍。2、注意文中几个生字的读音,力求把课文读通顺。(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初读情况。师:谁愿意读这篇古文?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大声读。(指名2、3位)重点正音:诣:学生容易读成“指”,我们可以对其字形进行比较,也可以结合“诣”的意思记住字的读音。“为”读第四声,“应”是读“yng”,“答应”,不是读第一声。正确断句:师: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不仅字音要读正确,还必须要停顿好,读出节奏。听同学们读,老师也想读读。教师范读,要求: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刚才同学读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强调“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孔/指以示儿

3、/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哪里不一样。生:停顿不一样。师:比如说哪些地方。能学着老师这样来读读吗?(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课文)自己先试试。指名读齐读。片段二:聚焦“聪惠”,领会主题1、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杨氏子的聪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师:先告诉陈老师“聪惠”是什么意思?(聪明)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子很聪明?读读,划划,想想,写写批注。3、反馈交流,随机出示句子(生找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后人读这篇课文,认为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同桌一个问,一个答来试试。(师生对话,男女

4、生对话)(学生反复读对话,从“姓氏”“应声”“未闻”等处,理解杨氏子的聪惠。)生:孔君平抓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都是同一个字来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抓住孔君平和孔雀都有一个“孔”字来反驳: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家禽。师:从这里看出小孩的确很聪明!还有吗?生:“儿应声答日”师:给“应声答曰“换个词说说。(“马上回答说”“立刻回答说”。)说明什么?生:说明他反应很快。师:好!反应快,思维敏捷,也说明很聪明。(板书:反应快)还聪明在哪里?生:孔君平并没有说你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只说了一句话“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就听出来了,这说明他很会听。师:是啊,小孩确实聪明,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

5、听出了“弦外之音”。(板书:会听)再品课文,还能从哪里看出他聪明?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回答得很巧妙,说明他聪明。师:的确回答得巧妙。他的回答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生:天衣无缝。师:对,无懈可击,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生:以牙还牙。 -师:有点意思,但是好像形容得有些过了。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师:掌声送给他!这个成语用得妙,真是太聪明了!这是会说。(板书:会说)片段三:细揣摩,体会杨氏之子的教养师:大家看,杨氏之子,第一,会听,能够听出话中话;第二,反应快,思维敏捷;第三,会说,回答得十分巧妙。我还有个问题, “甚聪惠”的“惠”书上说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但作者为

6、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这个“惠”跟智慧的“慧”有何区别呢?我上课前查了资料,发现“惠”主要有这么几层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顺;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仁慈、柔顺合起来就是有教养、有礼貌、说话做事得体。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个小孩的聪明。那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聪明而且很有教养、有礼貌呢?请你们轻声地读、细细地读,每一个字都要注意思考。 (生细声读)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找到了,说吧!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里可以看看出杨氏之子非常有礼貌,给孔君平准备了水果。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懂得待客之道啊。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生:端出了多种水果。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7、来?生:“果有杨梅”果子中有杨梅,证明不止有杨梅!师:说得好。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能说明生:“设果”,就是摆水果:如果只有一种水果是称不上摆的,师:说得太好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孩不仅有礼貌而且非常热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人。你再来读读这句话。谁再来说说,你还从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孩子?生:我还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两个字里看出来。师:对,夫子是尊称,说话很得体,真的很有教养。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生:我觉得从“未闻”这个词看出来他很有礼貌。因为他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句进行回答!师:解释得非常好,掌声送给她。如果这个小孩直接这样回答:那

8、么孔雀就是你家的鸟了!这样回答就不得体因为孔君平毕竟是来拜见他父亲的,这样会让客人尴尬!前面加一个“未闻”,看注释,“未闻”是什么意思?生:没有听说。师:是啊,孔先生,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这样既不动声色地反驳了对方,又不让对方难堪。是不是很有教养啊?(生点头)。来,读出他的有教养来。附:板书: 杨氏之子 看注释 聪惠 杨氏子 孔君平联系上下文 反应快 杨 梅 孔 雀会听会说教学反思:课文很简单,简单到只有55个字;情节更简单,简单到只三两句话就能把“故事”讲完,是典型的“微型小说”。 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比较难教。首先,我认为应当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所以在正式教学

9、前,我先出示竖着写的,没有标点符号的杨氏之子,让他们了解古文原先的写法。再出示课文,让学生观察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学生说了难理解,语言比较精炼、简洁。再问学这篇古文,你打算分几个步骤。学生回答说读通、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它的内涵三个步骤。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心里对学习文言文就有底了。其次,我认为应当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把古文读通、读顺,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因此,我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回读等。还要学生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不像现代文的有感情朗读。于是在两名学生读了之后,我进行范读,让他们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同学读的

10、有哪些不一样,引出古文朗读应注意停顿,这样节奏感才好。古文要读好,当然还要理解意思,这是孩子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这可以放手让孩子操作。在这篇古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甚聪惠”中的“甚”可以通过看注释的方法去理解。再如“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指拜见。还有“未”、“闻”、“示”等,这些都要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要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文章。如“为设果,果有杨梅。”中的谁为谁设果,需要孩子通过联系上面一句话来理解。紧接着我抓住“聪惠”一词进行教学,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先问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对话联系

11、,学生回答了“聪明,随机应变,能言善辩”等,学生找到了课文中直接告诉我们杨氏子聪惠的句子后,我就问“聪惠”的意思,学生回答聪明。紧接着,我就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找能体现杨氏子聪明的关键语句。引出这篇古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是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杨氏子聪惠在:一、会听能听出孔君平的“话中话”,孔是拿他的姓开玩笑的。孔君平的言外之意是:你姓杨,“杨梅”也“姓”杨,看来杨梅就是你家的水果喽!二、反应快对方话音未落,他就反应过来,“应声答曰”,予以“回敬”。三、“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您用我的姓开玩笑,我也用您的姓做文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惠”是个通假字,作“慧”讲。但当我们的目光盯住“聪惠”的

12、时候,“惠”是否还有点另外的意思?比如仁爱,柔顺,温和,有礼?不管怎么说,这个小男孩很有教养。 何以见得? “为设果,果有杨梅。”是一种水果吗?不是,至少两种。于是我从中读出了热情、大方。这个小孩懂得待客之道。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一个“未闻”中,我读出了小孩的说话得体、懂礼貌。这样回答,既“回敬”了孔君平,又不失礼节!多么有教养的孩子呀!然而“未闻”之语气婉转却鲜为人知。我想: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再读,可惜还是没有答案。于是,我只得拿出比较句子的方法。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学生方才恍然大悟。这样聪惠的杨氏之子不得不让孔君平佩服,于是,我稍微介绍孔君平的资料。

13、他知道自己低估了杨氏子,会怎么夸杨氏子呢?而聪慧的杨氏子又会如何拱手谦虚地应答呢?通过简短的小练笔对本篇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提升。全文只有55个字,却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 最后,在学生兴趣黯然时,拓展世说新语中另两个聪慧之语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鼓励感兴趣的孩子去阅读世说新语并且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 ,如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广告词、对联、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可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完此文,我发现原来教古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自己更喜欢读古文了。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有些细节的教学没有到位。比如: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停顿错误,尤其是“孔指以示儿曰”这句,还有“夫子”是对读书人的尊称这点没落实下去,“为”的读音没有进一步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该用什么行之有效的语言激发学生进行更好的思考,踊跃发言,如何点拨,对学生的回答如何进行合适的评价这一系列的教学机智,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揣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