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29339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粒体遗传与线粒体疾病(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线粒体疾病的遗传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其内膜上富含呼吸链-氧化磷 酸化系统的酶复合体,可通过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为细 胞提供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内含 有 DNA 和转译系统,能够独立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是许多人类 疾病的重要病因。第一节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是独立于细胞核染 色体外的又一基因组,被称为人类第25号染色体,遗传特点表现为 非孟德尔遗传方式,又称核外遗传。mtDNA分子量小,结构简单, 进化速度快,无组织特异性,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遗传特征和重要 功能,而且在

2、细胞中含量丰富(几乎每个人体细胞中都含有数以百计 的线粒体,一个线粒体内有210个拷贝的DNA),易于纯化,是研 究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的良好模型,在人类学、发育生物学、分子 生物学、临床医学、法医学等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令人瞩目 的成就。1981年,Anderson等人完成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 列的测定。 mtDNA 所含信息量小,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 80 多种蛋白质亚基中,mtDNA仅编码13种,绝大部分蛋白质亚基和其 他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都依赖于核DNA (nuclear DNA, nDNA)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特定转运方式进入线粒体。此 外,

3、mtDNA基因的表达受nDNA的制约,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系统 的组装和维护需要nDNA和mtDNA的协调,二者共同作用参与机体 代谢调节。因此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受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 因组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图8-1), nDNA 与 mtDNA 基因突变均可导致线粒体中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能量代谢缺陷。图8-1 mtDNA与nDNA的协同作用一、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569bp,不与组蛋白结合,呈裸露闭环双链 状,根据其转录产物在CsCl中密度的不同分为重链和轻链,重链H 链)富含鸟嘌吟,轻链(L链)富含胞嘧啶。mtDNA 分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编码区为保守序列,不同

4、种系 间 75%的核苷酸具同源性,此区包括37个基因:2 个基因编码线粒体 核糖体的rRNA(16S、12S),22个基因编码线粒体中的tRNA,可满 足线粒体蛋白质翻译中所有密码子的需要,13个基因编码与线粒体氧 化磷酸化(OXPHOS)有关的蛋白质,其中3个为构成细胞色素c氧 化酶(COX)复合体(复合体W)催化活性中心的亚单位(COXI、 COXII和COXIII),这三个亚基与细菌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相似的, 其序列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还有2个为ATP合酶复合体(复 合体V) F0部分的2个亚基(A6和A8); 7个为NADH-CoQ还原酶 复合体(复合体 I)的亚基 ND1、ND

5、2、ND3、ND4L、ND4、ND5 和ND6);还有1个编码的结构蛋白质为CoQH2-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 合体(复合体III)中细胞色素b的亚基。13个mRNA基因序列都以 ATG (甲硫氨酸)为起始密码,长度均大于编码50个氨基酸多肽所 必需的长度。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之间排列极为紧凑,部分区域还出现重叠, 即前一个基因的最后一段碱基与下一个基因的第一段碱基相衔接,利 用率极高。并有终止密码结构,长度均超过可编码 50 个氨基酸多肽 所必需的长度,无启动子和内含子,缺少终止密码子,仅以U或UA 结尾。基因间隔区只有87bp,占mtDNA总长度的的0.5%。因而, mtDNA 任何区域的突变都

6、可能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的病理性 改变。mtDNA有两段非编码区,一是控制区(control-region, CR),又 称 D 环区(displacement loop region, D-loop),另一个是 L 链复制起 始区。D环区位于双链3端,多为串联重复序列。D环区由1122bp 组成(图8-2),与mtDNA的复制及转录有关,包含H链复制的起始 点(OH)、H链和L链转录的启动子(PH1、PH2、PL)以及4个保守序HH1 H2 L列(分别在 213235、299315、346363bp和终止区16147 16172bp)。图8-2线粒体基因组mtDNA突变率极高,多态现象比

7、较普遍,两个无关个体的mtDNA 中碱基变化率可达 3%,尤其 D 环区是线粒体基因组中进化速度最快 的DNA序列,极少有同源性,而且参与的碱基数目不等,其16024nt 16365nt (nt:核苷酸)及73nt340nt两个区域为多态性高发区,分 别称为高变区I ( hypervariable region I , HV I )及高变区II(hypervariable regionH,HVII),这两个区域的高度多态性导致了个 体间的高度差异,适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如生物进化、种族迁移、 亲缘关系鉴定等。二、线粒体DNA的复制mtDNA可进行半保留复制,其H链复制的起始点(0丿与L链H复制

8、起始点(OL)相隔2/3个mtDNA。复制起始于控制区L链的转 录启动子,首先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作为H链复制的引物, 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一条互补的H链,取代亲代H链与L链 互补。被置换的亲代H链保持单链状态,这段发生置换的区域称为置 换环或D环,故此种DNA复制方式称D-环复制。随着新H链的合 成,D环延伸,轻链复制起始点OT暴露,L链开始以被置换的亲代HL链为模板沿逆时针方向复制。当H链合成结束时,L链只合成了 1/3, 此时mtDNA有两个环:一个是已完成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另一个 是正在复制、有部分单链的DNA环。两条链的复制全部完成后,起 始点的RNA引物被切除,缺口

9、封闭,两条子代DNA分子分离(图 8-3)。新合成的线粒体DNA是松弛型的,约需40分钟成为超螺旋状 态。图8-3 D-环复制多细胞生物中,mtDNA复制并不均一,有些mtDNA分子合成活 跃,有些mtDNA分子不合成。复制所需的各种酶由nDNA编码。mtDNA的复制形式除D环复制外,还有0复制、滚环复制等, 相同的细胞在不同环境中可以其中任何一种方式复制,也可以几种复 制方式并存,其调节机制不明。三、线粒体基因的转录与核基因转录比较,mtDNA的转录有以下特点:两条链均有 编码功能:重链编码2个rRNA、12个mRNA和14个tRNA;轻链 编码1个mRNA和8个tRNA;两条链从D-环区的

10、启动子处同时开 始以相同速率转录,L链按顺时针方向转录,H链按逆时针方向转录; mtDNA的基因之间无终止子,因此两条链各自产生一个巨大的多 顺反子初级转录产物。H链还产生一个较短的、合成活跃的RNA转 录产物,其中包含2个tRNA和2个mRNA;tRNA基因通常位于 mRNA基因和rRNA基因之间,每个tRNA基因的5端与mRNA基因 的3,端紧密相连,核酸酶准确识别初级转录产物中tRNA序列,并在 tRNA两端剪切转录本,形成单基因的mRNA、tRNA和rRNA,剪切 下来的mRNA无5帽结构,在poly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3端合成一 段polyA,成为成熟的mRNA。初级转录产物中无信息

11、的片段被很快 降解;mtDNA的遗传密码与nDNA不完全相同:UGA编码色氨酸 而非终止信号,AGA、AGG是终止信号而非精氨酸,AUA编码甲硫 氨酸兼启动信号,而不是异亮氨酸的密码子;线粒体中的tRNA兼 用性较强,其反密码子严格识别密码子的前两位碱基,但第3 位碱基 的识别有一定的自由度(称碱基摆动),可以识别 4 种碱基中的任何 一种,因此,1 个 tRNA 往往可识别几个简并密码子,22 个 tRNA 便 可识别线粒体 mRNA 的全部密码子(表 8-1)。与 nDNA 比较,线粒 体密码子的第3位更常见的是A或C,这是线粒体密码子简并性的主 要来源。表8-1丙氨酸(Ala)的tRNA

12、反密码子摆动宓 777 了反密码子密码子核 tRNA线粒体 tRNAGCU、GCCGCA、GCGGGCUGCUGC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的突变自从 1988 年发现第一个 mtDNA 突变以来,已发现 100 多个与疾 病相关的点突变、200 多种缺失和重排,大约 60%的点突变影响 tRNA, 35%影响多肽链的亚单位,5%影响rRNAo mtDNA基因突变可影响 OXPHOS 功能,使 ATP 合成减少,一旦线粒体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则可引起细胞发生退变甚至坏死,导致一些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减退, 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一、突变率mtDNA突变率比nDNA高1020倍,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mtDNA

13、中基因排列非常紧凑,任何mtDNA的突变都可能会影响到 其基因组内的某一重要功能区域;mtDNA是裸露的分子,不与组 蛋白结合,缺乏组蛋白的保护;mtDNA位于线粒体内膜附近,直 接暴露于呼吸链代谢产生的超氧离子和电子传递产生的羟自由基中, 极易受氧化损伤。如:mtDNA链上的脱氧鸟苷(dG)可转化成羟基 脱氧鸟苷(8-OH-dG),导致mtDNA点突变或缺失;mtDNA复制 频率较高,复制时不对称。亲代H链被替换下来后,长时间处于单链 状态,直至子代L链合成,而单链DNA可自发脱氨基,导致点突变; 缺乏有效的DNA损伤修复能力。确定一个mtDNA是否为致病性突变,有以下几个标准:突变 发生于

14、高度保守的序列或发生突变的位点有明显的功能重要性;该 突变可引起呼吸链缺损;正常人群中未发现该mtDNA突变类型, 在来自不同家系但有类似表型的患者中发现相同的突变;有异质性 存在,而且异质性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二、突变类型mtDNA突变类型主要包括点突变、大片段重组和mtDNA数量减 少。(一)点突变点突变发生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已知的由mtDNA 突变所引起的疾病中, 2/3 的点突变发生在与线粒体内蛋白质翻译有 关的tRNA或rRNA基因上,使tRNA和rRNA的结构异常,影响了 mtDNA 编码的全部多肽链的翻译过程,导致呼吸链中多种酶合成障 碍;点突变发生于mRNA

15、相关的基因上,可导致多肽链合成过程中的 错义突变,进而影响氧化磷酸化相关酶的结构及活性,使细胞氧化磷 酸化功能下降。(二)大片段重组mtDNA的大片段重组包括缺失和重复,以缺失较为常见。大片 段的缺失往往涉及多个基因,可导致线粒体OXPHOS功能下降,产 生的ATP减少,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最常见的缺失是848313459位碱基之间5.0kb的片段,该缺失 约占全部缺失患者的1/3,故称“常见缺失”(common deletion),由 于 A& A6、COXlII、ND3、ND4L、ND4、ND5 及部分 tRNA 基因的 丢失,造成OXPHOS中某些多肽不能生成,ATP生成减少,多见于

16、 Kearns-Sayre综合症(KSS)、缺血性心脏病等;另一个较为常见的缺 失是863716073位碱基之间7.4kb的片段,两侧有12bp的同向重复 序列,丢失了A6、COXII、ND3、ND4L、ND4、ND5、ND6、cytb、 部分tRNA和D-环区的序列,多见于与衰老有关的退行性疾病;第三 种常见的缺失是第4389至14812位10.4kb的片段,由于大部分基因 丢失,能量代谢受到严重破坏。引起 mtDNA 缺失的原因可能是 mtDNA 分子中同向重复序列的 滑动复制或同源重组,典型疾病为 KSS、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 (CPEO)等。(三)mtDNA数量减少mtDNA 数量的减少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即提示该病 由核基因缺陷所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三、突变的修复过去人们认为线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