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29223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姓氏文化漫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姓氏文化漫谈 1、姓氏起源2、姓与氏的词义演变日常用语中,我们往往姓、氏并称,姓氏就是姓。如一个人姓王,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王氏。但就姓与氏的本义而言,两者的意义与作用有着严格的区别。3、姓是天生的,母系的,有血缘关系的。姓的产生基于母系血统,是人生来就有的。在母系氏族时期,夫妻关系不是一对一的专偶婚制,因此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就决定了只有母亲一系的世系是可以确定的。而姓作为氏族的标志,也就等于是母系或女性血缘关系的象征,从而成为血缘群体的标志。同一血缘氏族的成员不论高低贵贱嫡庶都有相同的姓,因此姓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区分血缘,避免血亲婚配。4、氏是后天的,男性的,有政治性质的。

2、氏的产生基于权力。随着氏族人口的自然繁衍,其原有领地的资源已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生存需要,因此就有将氏族“分家”的需要。一个领导者率领一部分氏族到一个新的地方安营扎寨,这个领导者就成了新氏族的酋长,他保留着其原来氏族的姓,但为了将这个新氏族与原来的其他同姓氏族区分开来,并确认新酋长的权力,就需为这一氏族重新命名。这一象征对领地与族众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名号就是氏。同一氏族内的不同支系,由于其与大宗的亲疏不同,地位也就不同。因此,氏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区分嫡庶,确定地位贵贱。我国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度是直接由原始氏族制度蜕变而来的,因此,姓、氏的区别在其中被清晰地保存了下来。到了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力的

3、发展,氏逐渐丧失了作为地位和权力象征的作用,而成为单纯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即氏演变成了姓,于是出现了以氏为姓、姓氏合一的现象。从秦汉,姓、氏混用,直至今日。 (冯 新/辑)5、姓氏新谈我国姓氏暗藏的玄机玄机一:姓氏暗藏遗传密码姓氏是连接文化遗传和生物遗传的一个桥梁。我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了男性后代。这样,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而很多遗传疾病也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因此,统计好姓名的数量和分布,对于研究人类遗传学就有了很大的帮助。玄机二:同姓不一定同源中国人见面,总要互问

4、姓名,如果发现跟自己是同一个姓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上这并不可信,因为调查发现,一个大姓可能会有上百个来源。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李”姓,有些来自“嬴”姓,有些来自“赵”姓;唐朝时,“李”姓还被统治者赐予了开国元勋;甚至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姓的。玄机三:我国姓氏最有内涵在世界上,姓氏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姓氏传承得像我国这样完整而且有内涵。如日本,虽然也有姓的存在,但文化内涵极少。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只有少数的几个姓。明治天皇为了改革,要求全国人民都要有姓,于是短短几年时间里,出现了八万多个姓,而且没有源头及意义,多数是

5、以位置名来代表,如松下、井上、田中等。因此,日本学者很难把日本的姓氏与人类遗传联系起来。在美国,虽然有固定的姓氏,但200多年的历史还不能形成文化的传承,因此,美国学者对本国人的考证主要从肤色、毛发颜色和眼球颜色来确定。 6、追根溯源我国姓氏的由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1.以姓为姓。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姚等。2.以国名为姓。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

6、、胡、许等,皆成为今天的常见姓。3.以邑名为姓。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赐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有近200个。如尹、魏、韩等。4.以乡、亭之名为姓。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5.以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

7、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7.以次第为姓。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8.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

8、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9.以职业或技艺名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10.以谥号为姓。如戴、召等。11.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

9、姓庄的都改姓“严”。7、典籍探究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世人熟悉的百家姓的开篇。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十分严整。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仅仅是姓氏的排列,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它是希望儿童通过姓氏这一人们身边的事物,来达到识字开蒙的效果。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是吴越境内一个普通人的作品。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也是有讲究的,据王明清考证:赵是指赵

10、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吴越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后主李氏之姓。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出版的,但是这一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最后是“百家姓终”四个字,共有472个字。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这个本子是经过后人增补的,但基本保持了百家姓的原貌。相关链接1:王姓成为我国第一大姓新华网北京2007年4月24日电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

1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据介绍,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付、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龙、史、陶、黎、贺、顾、毛、郝、龚、邵、万、钱、严、覃、武、戴、莫、孔、向、汤。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相关链接2:中华姓氏知多少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据说有4000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搜集姓氏5730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11969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