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29218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 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点。 2、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 3、把握本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2、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拟熟识。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最终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

2、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预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软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动身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留意领悟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教师范读课文并正音 三、朗读 可叫三四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清楚。读毕酌情讲评。然后让学生

3、各自默读课文,参看课本解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四、讲解文章第15段 1、齐读第1段。读毕,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疏通字句。 提问一: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讲解:诸葛亮首先奉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接受忠谏,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 提问二:诸葛亮用什么来鼓舞刘禅? 讲解: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舞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尽力,志士效命这个好条件。 2、指名朗读第2段: 疏通词句。 提问:诸葛亮在这段中向刘禅提出什么谏诫? 讲解:诸葛亮谏诫刘禅理政

4、要公正明察,赏罚要善恶清楚,对内廷和外廷的官员要一视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3、分别朗读第3、4段: 疏通词句。 提问:这两段的内容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其内容是诸葛亮向刘禅举荐用人。 4、齐读第5段: 疏通词句。 提问: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中,诸葛亮以汉朝兴衰的历史说明君王用人之极端重要,告诫刘禅要接近、信任正直贤能、忠贞不渝的臣子。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15段。 2、整理这几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于、以”等的用法。 3、思索第69段的内容。 其次教时 一、齐读第6段 1、疏通词句。 2、提问:本段写什么内容? 讲解: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刘备三顾草庐,委

5、以大任,器重信任的优遇。 二、指名朗读第7段 1、疏通词句。 2、提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诸葛亮主要是说明自己报效先帝、尽忠蜀国的挚情和伐魏兴汉的雄图,并再次叮嘱刘禅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纯”之臣。 三、齐读第8段、第9段 1、疏通字句。 2、提问:第8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诸葛亮在这段中主要是劝勉刘禅要牢记刘备遗训,砥砺志行,专心国事,善理政务,接受雅言。 3、齐读第9段: 串讲。“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临表”:面对奏表。“涕”:泪。“零”:落。“不知所言”:不知说的是什么;这是谦词,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四、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 1、道: 道路

6、。“中道崩殂”。 方法。“咨诹善道”。 2、遗: 遗留。“以光先帝遗德”。 (wi)赐予。“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为: 是。“俱为一体”。 做,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担当。“众议举宠为督”。 4、论: 评判。“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谈论。“每与臣论此事”。 5、无: 没有。“若无兴德之言”。 不管。“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6、行: 实行。“然后施行”。 行为。“性行淑均”。 (hng)行列。“必能使行阵和谐”。 7、益: 好处。“有所广益”。 增加。“至于斟酌损益”。 虚词总结: 1、而: 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连接状语与谓语。“可计日而待也”。 2、于: 在

7、。“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及于,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到。“还于旧都”。 3、以: 用,拿。“咨臣以当世之事”。 而。“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表时间、地域等界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作课后练习。 篇二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见,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谈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学

8、问,把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悟内容大意。 二、采纳“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的思想感情和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局部,在讲清第一局部的前提下,其次局部可以采纳练习法进展教学,第三局部让学生自读背诵。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才智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质朴真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

9、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足,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又统称“表”。“表”的根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诸葛亮是什

10、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前方日益稳固的状况下打算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分析构造,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构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详细地说,一是要看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晰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楚地显示出来。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15段),从当前形势动身劝告后

11、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次局部(6、7段)追述以往经受,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局部(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五、讲读第1段。 1学生对比解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解释。疲弊:疲弱困乏。诚:确实、的确。危险存亡:形势危机,打算存亡。宜:应当。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缘由。追:追念。报:报答。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

12、: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学生叙述大意。 3争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险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明确:说是“危险存亡之秋”,是由于: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坚固地掌握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掌握长江中下游,经济力气也比拟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明确:

13、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鼓励兴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开堵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分析本段的层次。 板书: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1段。 2预习25段。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才智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真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日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足,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留意体会教师的读法,并画诞生字词。 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