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28508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共管理毕业生实习问题与破解之道 公共治理作为我国治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其学科人才的培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科生毕业实习作为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力量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不行缺少的重要过渡环节。本讨论旨在探讨高校公共治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习模式、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实习问题消失后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 实习模式;人才培育;实践路径 一、引言 为更好地适应并促进我国公共治理事业的进展进步,针对公共治理人才所应具备的根本力量和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公共治理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根底学问、丰富的社会与人文学学问、公共治理学的根本理论和学问、新兴学科学问及边缘学

2、科学问;具有能够独立猎取专业根底学问、终生学习学问的力量;公共治理需综合应用各种学问、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力量、协调人际关系的力量及爱岗敬业精神。在目前剧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多数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工作阅历和实践力量,而毕业实习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育打算的重要组成局部,有利于促进根底理论学问与详细实践的结合。同时,本科生毕业实习对拓展大学生的理论学问,增加大学生的实践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不行缺少的重要过渡环节。本科生通过开展毕业实习,可增加其对本专业性质及综合业务的了解,从而熟识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得以实践工作的初步熬炼时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向

3、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培育爱岗敬业的素养,以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公共治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培育现状的比拟分析 (一)国外高校公共治理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相较于我国公共治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国外高校公共治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较多。依据美、法高校毕业生实习模式的讨论,将学生毕业实习模式主要划分为感知/体察型、适应/阅历型、分析/讨论型三类1。其中,感知/体察型是指学生通过直观观看、考察和见习的方式来了解公共治理的实际进展状况;通过主观感受,形成一种初步印象,在这种类型中,要求学生多听、多看、多问2。适应/阅历型注意职业导向,以积存自身工作阅历、增加工作适应性为目的3。这种模式有利于学

4、生更好地了解工作环境,更清晰人际关系等,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根底,促使学生真正进入社会时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分析/讨论型是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为其主要目标的实践训练模式,通过剖析治理实践中消失的逆境,并对治理过程中的所面临的冲突、问题、逆境等进展深入探讨,是公共治理教学实践中,参加程度最深的实践方式之一4。(二)国外高校公共治理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培育的主要特征。国外高校公共治理本科毕业生实习的主要特征表达在以下几点:一是国际化特点。首先,在国外的讨论中发觉,其本科毕业实习旨在关注不同地区甚至是全球性的问题,需站在全球化视角对问题进展分析和探讨;再则,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派学生到国际

5、组织或国外机构实习,以此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实习学生的实践力量。二是敏捷性与标准性相结合。在此特点中,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将标准性、敏捷性与多样性结合起来。以法国的学生实习培育为例,讨论发觉,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毕业生实习类似于“师带徒”的指导方式,即实习学生可通过与教师共事,使得自己更好地处理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三)国内高校公共治理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关于国内高校的公共治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实习模式的讨论已较丰富。其中一种以“府校合作”的新模式作为近年来我国兴起专业人才培育的主要模式。“府校合作”即“府校合作,互赢共建”,指府校双方各有其资源优势,如双方均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优势,且可同时投入。

6、我国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公共治理系领先实施了“府校合作”的人才培育模式,且取得了肯定的成效。“府校合作”对于公共治理专业毕业生来说,其模式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对实践教学模式的革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产、学、研模式作为目前毕业实习的另外一种主要方式,使学生能将公共治理理论学问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可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力量及其综合素养。 三、公共治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实习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前预备不充分。本科生毕业实习安排在最终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专业根底理论学问。由于学生始终进展着专业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力量几乎为零。加之,多数学生忙于毕业设计、找工作和考研等事宜,针对毕业实习

7、敷衍了事,导致学生毕业实习易浮于外表,导致实习结果与学校的实践人才培育目标差距甚大5。(二)学校与实习单位双方沟通存在障碍,实习过程监管困难。公共治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往往分布在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实习点一般安排3至4名实习生,各实习单位分散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单位分散、难以集中治理的状况。因而,学校托付各实习单位治理学生的实习和生活。学校与实习单位以及毕业生导师等关系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学校不能够全面把握毕业学生的实习状况,影响教学质量6。此外,当实习完毕,会将实习报告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监视地位;而在实践中,关于实习毕业生的指导主要落在指导教师的肩上。

8、(三)针对本科毕业实习生的考评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实习考核,还缺乏有针对性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实习的考评依旧存在标准不一,其主观性和随便性较大。当前,局部学校在治理、监视实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时,缺乏准确的信息反应和过程考核标准。详细讲,在评价、考核学生实习成绩时,仅用学生出勤率、实习总结,或采纳教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来定性评价学生的实习成效,对学生实习态度及其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却缺乏专业的定量考核尺度7。由于缺乏实习的严格考评,局部大学生易钻空子,学生在其实习期完毕后,不管是否真正参加实习,学生任凭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便草草了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习质量。(四)实习生缺乏统一

9、标准,不能人尽其才。公共治理专业毕业实习,一般是在实习单位的治理职能部门进展。由于这些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且工作繁忙,几乎很难抽出特地的时间来对实习学生供应特地辅导,造成学生实习缺乏标准的专业指导,降低实习效果8。而实习单位却抓住了毕业生的实习心切、任劳任怨的心态,安排实习学生从事一些简洁、重复的工作,如接听电话、复印或传送文件等,并没让学生施展其所学的专业学问,使得多数学生不能人尽其才。(五)实习生实践力量和综合素养的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实习培育是将本科生理论学问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重要阶段。实习单位更关注实习生的实践力量和综合素养。依据实习单位的反应意见,当前学校在实习生的力量和素养

10、培育上还有着改良空间。如:学生对实习的熟悉缺乏、态度不端正、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责任感缺失、人际沟通力量薄弱、心理素养差、对工作强度和压力不适应、缺少对岗位工作的根本熟悉、不能娴熟使用办公设备和办公软件等。这些问题严峻影响到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和实践力量的提升。 四、公共治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培育的实践与改良 (一)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综合力量。首先,需依据公共治理专业学生的根本理论学问,培育与其理论学问相匹配的实践工作。包括简洁的办公软件的把握、组织力量、语言表达力量、人际沟通力量、团队协作力量等。其次,依据公共治理理论实践化的特征,需要实习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论学问所学与实践相联系,学以致用;最终,还

11、需要培育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责任感。(二)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以需求为导向改良实习培育。目前设有公共治理专业的高校,其专业培育方案均由远离工作一线的教学治理者制定,培育方案往往脱离社会需求、适应性较差,培育的人才无法满意用人单位需要。因此,应依据实习单位的需求,确定实习目标,以实习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培训,以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三)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实习生进入实习单位,面临着从学生到社会工作人员、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变,一时间难以适应。因此,学校应为实习生在其正式上岗前应进展为期34天的岗前培训,包括实习单位的根本状况、科室设置状况、工作流程及规律以及各项规章

12、制度;实习生治理制度、请假制度、考勤制度、实习生职责;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的学习等;同时,实习单位应帮忙学生了解实习中应具备什么专业素养和力量、应留意什么问题,赐予实习生实习工作的指导。(四)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实行多元化的实习评价。合理的考评机制利于客观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及实习结果,应结合实习单位的详细要求,采纳多元化的实习评价体系,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中,定性评价包括实习报告评价、学校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定量评价包括连续实习时间、与指导教师沟通次数等。因此,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式,对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两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贺知菲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