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3281046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两位学者之争:钟启泉PK王策三甘喜武下载收录整理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之争自课改开始之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自200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之间的论战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王策三在2004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3期上发表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成为这次大讨论的导火索。钟启泉:1957年至1961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其间在1981年至1983年受教育部派遣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研修。1985年至1995年之间,接受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基金会资助,曾作为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国立横滨大学、大阪市立大学、

2、九州大学的客座研究员,从事合作研究,并同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大阪教育大学、名古屋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大学、日本国立鸣门教育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等,有长期的学术交往关系。2000年以来,应邀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随教育部教育考察团出访欧洲、南亚诸国。应邀赴港澳台从事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主持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AACS)第一次世界课程大会。钟启泉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课程理论的创建者、指导者、推行者、领头人。王策三:(1928),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1928年10月15日生。

3、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9年4月退休。作者的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

4、联教育学。王策三是我国老一辈的教学论专家,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界堪称是宗师级的人物,用钟启泉的观点来说是落后的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论争文章目录王策三与钟启泉论争(一)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王策三2004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3期王策三与钟启泉论争(二)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钟启泉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发表王策三与钟启泉论争(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 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钟启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王策三与钟启泉论争(四)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钟启泉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王

5、策三与钟启泉论争(五)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教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作者:王策三王策三与钟启泉论争(六)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钟启泉 转贴“钟启泉”与“王策三”的对话(轻松一下)这是我在中国西南论坛上看到的帖子,很有意思,不知道是谁模仿了两位大师级的人物的话语,不过感觉上却基本是这两个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的对话,从这里也许你可以了解一下两位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考方式. “钟启泉”与“王策三”的对话(聊天记录)【欢迎】夜深人寂了,百花园里出现boy王策三的身影!(22:34:59)钟启泉对王策三说:王先生好(22:35:47)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哟,是不是真的你?我是不是看花了眼?老弟怎么今

6、天有空到这个地方呀?(22:35:53)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偶然发现这里在讨论我们的文章,来看看,没想到碰巧您也来了。(22:36:24)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是呀,我也是闻风而来,是石中英他们给了我一些涉及我们讨论的地方,我看那里面有个聊天室就进来了,竟然遇到了你,很荣幸啊(22:36:40)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需要跟您解释一下(22:37:04)王策三对钟启泉说:看样子我们两个都是闻风而动之人啊(22:37:07)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解释什么?(22:37:13)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看过老弟的文章了(22:37:21)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还要在这里补充?(22:37:3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正是要说

7、这个事情。我那个文章发霉的奶酪用词不是很恰当(22:37:3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当时是学生写了,我看了,时间原因,没有仔细修改(22:37:58)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觉得学术争鸣言语激烈点也是正常(22:38:53)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看了文章,估计也不是老弟的大作(22:38:58)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其实,我读王先生的书还是比较多的(22:39:17)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是呀,本来我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争论(22:39:19)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学术,只有在争鸣中才能发展(22:39:45)钟启泉对王策三说:你写的教学论稿我最早拜读了的(22:39:52)王策三对钟启泉说:那是陈年老酒了

8、(22:40:07)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在中国教学论领域,先生还是首屈一指(22:40:18)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研究了一辈子的课程与教学论(22:40:4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后来又把您的“轻视知识”一文读了一下(22:41:06)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还是割舍不下对它的这份情意(22:41:12)钟启泉对王策三说:这个我知道(22:41:24)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的这篇文章是经过了长期的思考,反复的修改才完成的(22:42:12)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知道(22:42:43)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发现现在的年轻学者对以往的研究成果知道的太少了,所以就把这篇文章写的详细了点(2

9、2:43:16)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说您的大作是长篇宏论,不是恭维(22:43:19)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是的,这点我也承认(22:43:4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真的不是恭维!有人说是讽刺,那就更是误会啊(22:44:39)钟启泉对王策三说:不会吧?(22:45:56)钟启泉对王策三说:难道王先生平时不到网上?(22:46:15)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既不是恭维也不是讽刺,那是什么?(22:46:22)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年龄大了,平时在家里看小孩们上网(22:46:43)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真佩服您能写那么长的文章(22:46:43)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其实,王先生,我们的分歧是有些的(22:47:

10、01)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感觉现在真实信息时代了,有了网络还是很方便的(22:47:05)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是的(22:47:09)王策三对钟启泉说:不可能没有分歧的(22:47:16)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其实,王先生,我们的分歧是有些的,但是很有限(22:47:2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大部分观点,我还是赞同先生的(22:47:39)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老弟,说句实话,我觉得老弟没有认真看过我的文章(22:47:57)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开始是没有仔细看(22:48:12)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至少没有静下心来仔细通读一遍(22:48:27)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后来我看对我的批评很多,就认真读了(22:48

11、:32)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最早还是我的几个学生发现你在批评我的(22:49:00)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是的,在网上就有许多评论,是我的孙儿找给我看得(22:49:0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你在2001年写文章,我还是看过的(22:49:33)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哦,那说明大家对最新的学术动态还是很关注的(22:49:48)钟启泉对王策三说:不过那时你没有针对新课程改革(22:49:49)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是啊,那篇和这篇的基本观点大致相同(22:50:14)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这是我的一贯主张(22:51:20)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想请教先生几个具体问题(22:51:20)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好啊,洗耳

12、恭听(22:51:31)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们共同探讨(22:51:38)钟启泉对王策三说:第一个问题:先生不觉得我们国家基础教育中确实存在只重知识学习,忽视情感、意志、价值观教育吗?(22:52:23)王策三对钟启泉说:确实有这种现象的存在(22:53:00)王策三对钟启泉说:但是,注重知识学习没有错(22:53:59)钟启泉对王策三说:那你是不是觉得通过传授知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22:54:17)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即使是情感、意志、价值观教育最终也是要通过知识的方式传递的(22:55:13)王策三对钟启泉说:那么,如果存在忽视情感、意志、价值观的情况,也还是要通过传递知识的方式进行,还是

13、要注重知识的学习(22:56:28)钟启泉对王策三说:那么,我想请教王先生:比方说要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如何通过传授知识养成?您能不能结合例子说明?(22:57:12)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觉得你混淆了两个概念:传授讲授。传授并不等于讲授,即使是通过你所说的“实践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这还是传授的一种方式(23:00:16)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在你的反驳文章中,你就混淆了这两个概念(23:00:46)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没有混淆传授与讲授,而是我觉得你泛化了传授(23:01:19)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如果把学校教育中指导学生从事的实践也叫传授知识,那还有什么不是传授呢?(23:02:

14、25)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本来传授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23:04:41)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而讲授只是传授的一种方式而已(23:05:25)钟启泉对王策三说:这个我知道(23:05:47)钟启泉对王策三说:问题是怎么通过传授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23:06:20)钟启泉对王策三说:我觉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主要不是个知识问题(23:06:58)王策三对钟启泉说:你不是在里面吗?怎么又重新进来了一次?(23:09:51)钟启泉对王策三说:这个地方速度很慢(23:09:58)钟启泉对王策三说:这是哪里办的网站?(23:10:15)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听说是西南师范大学张诗亚他们搞得一个网站,是教

15、育部的一个基地(23:11:09)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哦,知道了,我前几年到过他们那里的,是搞什么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23:11:29)王策三对钟启泉说:刚才和你说过的,是昨天石中英告诉我的,说有关于我们的讨论,我就过来看看(23:12:05)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哦,中英近来还好吧?那小伙子很能干,前几天我去北京开会没见到他,是不是不在北京啊?(23:13:05)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是啊,毕竟是年轻人嘛,还是很能干的,在的,好象一直没出去(23:13:26)王策三对钟启泉说:老弟,我们继续讨论问题吧(23:13:44)钟启泉对王策三说:好。我刚才说,人生态度、情感等是通过知识传授不能养成的(23:14:30)王策三对钟启泉说:我也同意在某种程度上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就可以实现学生的正向发展的(23:14:44)王策三对钟启泉说: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学校不可能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即使是你所说的实践课,其实也是脱离了社会环境,在学校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