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24937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节决定成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细节决定成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细节决定成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细节决定成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细节决定成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节决定成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节决定成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节决定成败 因为有幸执教公开课稻谷的观察,所以我在课前不断进行试教和反思。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地评析,一次次地反思,让我一次一次地剖析自己,也让我渐渐地更清晰地认识了我的课堂教学。每次试教完,经指导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分析,自我的反思,我发现一些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发生在课堂的细节上,而这些细节往往被我们大部分所忽略,甚至认为是课堂上十分正常的行为,却没想到在这些细节背后,却折射出执教老师的教学功底,甚至教学理念,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片段:片段一:出示装有稻谷、花生、蚕豆、黄豆等植物种子的袋子, 师:这些种子你认识吗?学生新奇,张着脑袋很想看看老师葫

2、芦里买是什么药?“是花生。”有一个孩子看见了。师:想看吗?生:想。师分组发放这个袋子,学生开始分组观察,汇报。师:你认识稻谷吗?以最快的速度把稻谷找出来,把其余的种子装进袋子里。学生分组行动。师:你平时观察过稻谷吗?如果现在要你观察稻谷,你觉得可以怎样观察?生:用放大镜看。(每组实验桌上我准备了放大镜)生:用嘴巴尝。生:鼻子闻。学生分组观察并做记录,然后汇报。生:稻谷上毛毛。师:哪里有毛毛?我看看。说着老师拿起稻谷感觉起毛毛来。很多学生跟着这样做。师:还有呢?生:稻谷上面有一条条的。师:是吗?真的有一条条的吗?有几条啊?学生跟着数起稻谷的条纹来。生:4条。生:6条生:5条争论一会儿,也没争论出

3、个所以然来,我也没有明确的下结论。学生继续汇报,生:稻谷剥开来是米。师:稻谷剥开来真的是米吗?我们一起剥开来看看,每人剥两粒,主要不要剥破稻谷的壳。学生剥稻谷。师:这个米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米?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分发分袋装的大米给小组,对比糙米与精米。当学生讨论汇报说到小黄点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稻谷的胚,我再一次分组发下发芽的稻谷。片段二:实物投影出示各种植物的种子,师:这些种子中你吃得最多是什么?生:吃得最多的是黄豆。生:不是!是稻谷。师:你看见过稻谷吗?它是怎么样的?生:稻谷两头是尖的。生:我在乡下外婆家看见过稻谷,是长在田里的。生:稻谷是黄色的。师:哦,稻谷真的有那么多秘密吗?

4、如果让你再次仔细观察稻谷,你打算怎样观察?学生借助工具观察稻谷,汇报:生:有发现稻谷上有毛,味道是咸的。生:我吃的稻谷是味道是淡的。生:我吃了五粒味道都不一样。师:哦,味道都不一样,你真会观察,还会用嘴巴尝。生:稻谷的壳很脆,肉透明。生:稻谷上有条纹,米上也有条纹。生:稻谷的样子很像瓜子,头上有个小洞。师:刚才有同学说稻谷剥开来里面是米,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剥开来看看。学生剥稻谷。为了吸引孩子,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袋从米店里买的米,“老师这里也有一袋米,想看看吗?从抽屉里的2号信封里取出跟这样的米。”学生观察比较刚剥开的米和米店里买的米,认识糙米和精米。生:买来的米光滑,白混在一起很容易分。生

5、:刚剥出来的米是黄色的,有点咸。生:买来的米上面有个小黄点。师:你知道小黄点是干什么用的吗?生:是帮助我们补充营养的。生:哦,这里是与杆子连起来的地方。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看这粒特殊的谷子。学生观察发芽的稻谷,认识稻谷的胚芽。这两个片段中,我进行了反思。一、 材料发放时片段一中一次又一次的发放材料,而且都是分组发放,各小组一次又一次地派代表上来领材料。整个场面看到教师一次次地发放材料,学生一次次地观察汇报,课堂上热热闹闹,教师忙上忙下,但是学生的收获,教学的效果却不近人意。在这个过程中,一学生上台浪费课堂时间,第二,学生一次次在课堂中穿梭,会影响学生课堂上探究的情趣和专注率,其结果是

6、影响了整个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实际上学生课堂上真正获取的,或者说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却没有真正引导。我们现在的课堂,很多时候我们更多地会考虑教师自己,考虑是否能顺利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一旦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教师预先设计,就会像牵牛鼻子一样,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甚至有时候会受到教师的训斥。孩子有孩子的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在他们的认知和探究活动中,更需要的是体味整个认知和探究活动过程带给他们的乐趣,体味认知和探究带给他们的成功。这样的认知和探究活动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还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探究环境作保障。因此,材

7、料什么时候发放,怎样发放,这个看起来十分常见问题,甚至被我们老师所忽略的细节,在这两个不同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却显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二、 交流汇报时1、 在科学课堂中,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交流汇报时,学生很容易被材料吸引,注意力很难转移到交流汇报中来,因为孩子的好奇性和注意力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孩子的这一特点。那么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转移到交流汇报中,在我们科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章鼎儿老师,在桔子一课结尾,出示了一盏小桔灯,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任何行为暗示,孩子们马上停止了手中材料的操作,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了小桔灯上,教师很自然很顺利地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生分组观

8、察稻谷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放大的稻谷,当学生说到稻谷的细小部位如小黄点、小洞洞、条纹、小胡须时,用实物投影随即展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看来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关注一些细节的设计,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 汇报时,学生在汇报时,什么时候打断学生的发言;倾听学生发言时,要不要走到学生身边去倾听?学生的发言是说给所有同学听的,不是说给老师一个人听的,当我们走近这个孩子时,我们忽略的确实更多的孩子。这些细节,看似非常平常,甚至被忽略的细节,在旁观者看来,却是一个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3、交流汇报时,重复学生的发言。这个细节,也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并且以为习以为常。因为重复的时间可以给自己一些思考

9、的时间,却不知学生的发言经常重复,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原先连续、精练的教学过程,显得臃肿不堪,而这些重复的发言对学生来说毫无益处。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除了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以外,更多是要倾听、捕捉、思考、整理课堂中动态生成的东西,来调节教学的节奏,走快了,放慢些,等等孩子;走慢了,加快步子,跟上孩子的节奏,孩子走偏了,教师适当引导引回“正路”。课堂好比是一个弹性球,节奏可快可慢,内容的延伸可宽可窄,这个弹性球的弹性如何把握,很多时候,一些不经意的细节问题却决定了教学的成败。调控能力、应变能力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折射,而教学的细节却是教学艺术手段的体现。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细节决定了课堂的成败,值得我们教师认真反思,努力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