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24851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遥感的定义: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 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有用信息2、广义的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3、狭义的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应用各种传感器(摄影仪、扫描仪和 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 置、性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4、探测依据: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被探测的 依据)传感器能收集地表信息,因为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都辐射电磁波,同时也反射入照的电 磁波。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随其材料、

2、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呈现自己的波谱辐射亮度。5、遥感的特点:1)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波段的延长(可见光、红外、微波)使对地 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全天时。2)宏观性,综合性。覆盖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185X 185km2,可见的,潜在的各类地表景观信息。3)时间周期短。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6、遥感数据处理过程7、遥感系统:1)被探测目标携带信息2)电磁波辐射信息的获取3)信息的传输和记录4)信息的处理和应用- Vr.第三章1、电磁波的概念:在真空或物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振荡以及振动而进行传输的能量波。2、电磁波特征(特征及体现):1)波动性:电磁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3、2)粒子性: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为辐射能,其传播 也表现为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的运动紫外线、X射线、Y射线一一粒子性 可见光、红外线波动性、粒子性 微波、无线电波波动性3、叠加原理:当空间同时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源产生的波时,每个波并不因其他的 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仍保持原有的频率(或波长)和振动方向,按照自己的传播方 向继续前进,而空间相遇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则等于各个独立波在该点激起的振动的物理 量之和。4、相干性与非相干性:由叠加原理可知,当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 恒定的电磁波叠加时,在空间会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 或完全抵消,

4、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相干性。没有固定相位关系的两列电磁波叠加时,没有一 定的规律可循,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非相干性5、辐射能量(W)单位:J,电磁辐射的能量6、立体角(Q)单位:sr,个半径为r的球面,从球心向球面做任何形状的锥面,锥面与 球面相交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即为立体角。用来描述辐射亮度的方向性,通常用极坐标下 的天顶角和方位角来表示7、辐射出射度(M):单位:W/m2,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8、气溶胶:悬浮于地球大气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沉降速度小的,尺寸在lOOnm10um 的液态及固态粒子9、颗粒大气散射的影响:1)大气散射的原因: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电磁波偏离原来的传播

5、方向的一种现象。 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2)大气散射的类型:瑞利散射:微粒直径小于辐射波长时的散射。米氏散射:微粒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散射 非选择性散射:微粒直径比辐射波长大的多时的散射10、反射:1)镜面反射:光滑物体表面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同一 平面,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2)漫反射:非常粗糙的表面。当入射辐照度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察反射面, 其反射辐照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又称为朗伯面3)实际物体反射:介于镜面和朗伯面之间的一种反射,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地物 都属于这种类型。11、环境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因素:1)地物的物理性状:表面颜色、

6、粗糙度、风化状况及含 水量情况等。2)光源的辐射强度:同一地物的反射光谱强度,由于他 所处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有所差异3)季节:同一地物,在同一地点的反射光谱和强度,由 于季节不同而有差异。4)探测时间在:进行定位地物光谱测量中,必须考虑时 间要素,以避免由于光照几何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差异。5)气象条件:同一地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其反射光谱 曲线也不同典型地物波谱特征水植被土壤,给波段围在哪一波段上 大气衰减的类型大气衰减产生的条件大气吸收第四章1、三种成像原理:1)摄影成像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2)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原件和扫描镜片对目标地物进行以瞬时视场为单 位的逐点逐行扫描,进而得

7、到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3)微波遥感是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 进而识别地物并反演其属性。2、摄影成像类型(垂直侧斜):1)垂直摄影:摄影机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偏离垂线在三 3以,航空摄影测量及制图大部分都是垂直摄影2)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大于3,取得的像 片称为倾斜像片,全景摄影成像除镜头垂直飞行器下方航带的中心线,其余状态均为倾斜摄 影。3、摄影机类型(分幅式全景式)4、三种扫描成像方式:光/机扫描成像,固体自扫描成像,高光谱扫描成像。5、遥感图像基本特征:空间可从多维空间,特别是从宏观上将地球、各圈层作为整体 进行观测研究。空间分

8、辨率代表地面围的大小,也就是扫描仪的瞬间视场,即遥感图像上能 够分辨的最小单元时间可完整、系统的研究各地物在时间序列和时间过程上的变 化。时间分辨率代表对同一地物进行反复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光谱可大大增加波谱围,更进一步扩展对电磁波的利用效率并 提高识别能力。光谱分辨率代表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小光谱距离,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6、图像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极化分辨率角度分辨率-J-* Vr.第五章1、颜色三要素(红绿蓝)2、颜色的性质:明度:能量辐射亮度的体现。色调:不同波长的组合。 饱和度:彩色的纯洁程度波段窄单色光3、三个颜色模型表达方式:RGB模型(红、绿、蓝)图像CMYK模型(青、品、黄、黑

9、)减色法HLS模型(色调、颜色、饱和度)4、预处理流程: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配置镶嵌5、辐射畸变:辐射校正: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 体现:随机坏像元问题、行或列缺失、行或列部分缺失校正过程6、几何畸变 :体现:位移、旋转、缩放、弯曲校正过程:准备工作输入原始图像数据建立纠正变化函数确定数据 输出围逐个像素的几何位置变换像素亮度值重采样输出纠正后的图像。选点规则:均匀分布,特征明显,数量足够,误差控制在一像元以。地物交叉点;对角线选取棋盘式加密;蛇形加密(山区)7、影像配准:是将统一地区不同特性的相关遥感影像(如传感器不同、获取时间不同、波 段不同、

10、空间分辨率不同等)在几何上进行互相匹配,从而实现影像与影像之间,地理坐标 及像元空间分辨率的统一。相对配准:选择某一卫星遥感数据作为参考图像,将其它卫星数据与之配准(图像-图像)绝对配准:将所有图像分别校正在地图坐标系下(图像-地形图;图像-实际精度测量点)8、镶嵌方案:(先镶嵌再校正)相邻图像重叠区选择控制点相对配准相邻图 像镶嵌工作区所有图像镶嵌选取控制点镶嵌图几何精校正生成带 地理坐标的镶嵌图 省时省力,一般用于重叠度较大,相对几何精度较高的图像镶嵌工作,平原地图遥感影像。(先校正再镶嵌)各景影像分别进行几何精校正带地图坐标的镶嵌图。 对相邻图像的重叠度要求不高,避免局部地区精度不高对整

11、体精度造成的影响,一般适用于 山区遥感影像镶嵌。9、对比度变换(对图进行识别)通过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来改变图像像元对比度,从而 改变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式10、线性 非线性:为了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必须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而且这种改变需 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即在运算过程中有一个变换函数。 线性变换变化函数是线性的或分段线性的。非线性变换变化函数是非线性的。 如对数变换和指数变换。对数变换主要用于增强暗部分 指数变换,主要用于增强亮部分。11、直方图均衡化(幂指对):为了增强对比度改善目视效果,有时也用拉伸扩展中区压缩 两头的方法,也就是产生一幅灰度值,均匀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就是把已知灰度概

12、率分布 的图像,经过一种变换,使之演变成一幅具有均匀灰度概率分布的新图像。12、彩色变换:将红、绿、蓝图像变换到一个特定的彩色空间,并且能够从所选彩色空间变换回RGB。两次变换之间,通过对比度拉伸,可以生成一个色彩增强的彩色合成影像。HLS:色调、亮度、饱和度HSV:色调、饱和度、颜色亮度值。13、HLS变换概念:H:用角度表示,反应该颜色最接近什么样的光谱波长,0红色,120绿 色,240蓝色。L:表示光照强度或亮度,确定像素的整体亮度,最亮值为1。S:表示饱和 度,饱和度参数用从色环的原点到彩色点的半径长度表示。在环的周围是饱和的颜色,其值 为1,在中心是中性影调,其饱和度为0。14、多光

13、谱变换概念: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 息的目的。其变化本质,对遥感图像实行线性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一定规律进行 旋转。15、主成分分析(K-L变换)特点:主分量空间与多光谱空间坐标系旋转了一个角度, 新坐标系的坐标轴一定指向数据信息量较大的方向,第一主分量集中了最大的信息量,常常占80%以上,后面的分量的信息量依次递减, 最后的几个分量几乎全是噪声,这所以这种变换又可分离出噪声。16、主成分分析(K-L变换)目的:1)数据压缩。进行K-L变换后,TM数据前三个分量, 已包含绝大多数的地物信息,足够分析使用,数据量可减少到43%,另外还可作为分类前的

14、特征选择。2)图像增强。前几个分量信噪比大,噪声相对小,因 此突出了主要信息,达到增强图像的目的。17、穗帽变换概念:(K-T变换)指在多维光谱空间中,通过线性变换、多维空间的旋转, 将植物、土壤信息投影到多维空间的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平面上使植被生长状况的时间轨迹(光谱图形)和土壤亮度轴相互垂直目的:通过坐标变换是植物与植被的光谱特征分离。特点:18、图像运算:两幅或多幅单波段图像,完成空间配准后,通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实现图像 增强,达到提取某种某些信息或去掉某些不必要信息的目的。差值运算用途: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海岸线变化,边缘增强比值运算用途:用于突出遥感影像中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别和估算植

15、被生物量植 被指数,去除地形影响,增强隐伏信息、微小变化信息等。19、空间滤波概念:对图像的某些特征,如边缘、轮廓、对比度进行强调或尖锐化,以便于 显示、观察或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是增强图像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它将增加所选择特征的 动态围,从而使这些特征检测或识别更加容易。20、均值滤波: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取平均值来代替该像元值,已达到去掉尖 锐“噪声”和平滑图象的目的。vLy-li1(X-l.y) .m一 - -_ 兀!(XA-1)十_-1 _-.J_*- j一#! ?U-l.yli! B |rI*,B 521、中值滤波: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的邻域取中间亮度值来代替该像元值,以达到去 尖锐“噪声”和平滑图象的目的,具体计算方法与模板卷积方法,类似。22、图像锐化:1)图像锐化的目的是增强图像中景物的边缘或轮廓 2)边缘和轮廓通常位于灰度突变或不连续的地方,具有一阶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