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24289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好课校本培训讲稿第4章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问题及解决策略的选择教“应用”,还是教“题”?主讲人:徐 丹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许多教师和研究者在过去的教学中总结出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但自从课改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根本没有提到“应用题”三个字,所以许多教师遇到应用题的教学,比较困惑。那么究竟我们该怎样教?是教学生“应用”还是教学生“题”? 案例听过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师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1. 复习回忆: (1) 成正比例关系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请举一组这样的数量。(2) 成反比例关系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请举一组这样的数量。 2.讨论下面的问题,那些可用正

2、反比例去解 (1) 超市里橘子5元可以买2千克,照这样计算,买6千克橘子要多少钱? (2) 三个小组植树,第一组植了26棵,第二组植了28棵,第三组植了30棵,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3) 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0人,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站15人,可以站几行? (4)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16米,宽10米。如果围成长12米,宽是多少米? 学生汇报算式,然后判断那些能用正反比例作,小组讨论。 同时教师提出4讨论题: (1) 题中有哪些相关联的量? (2) 相关联的量呈什么关系?相关联的量对应的数值是什么? (3) 对应数值的什么相等? 学生讨论后,汇报用正反比例列出的算式和解答。 请

3、同学们说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正反比例解答。 3.阅读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4.课堂练习 (1) 口头列式(4题) (2) 书面练习(4题) (3) 自编一题。 本案例虽是一节普通新授课,但也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真正体现课标的理念,是应用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落实到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也没有真正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 (1) 为什么要学习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难道仅仅是多一种解应用题的方法吗?如何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归一和归总应用题之间做一个很好的沟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那么这节课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重难点的把握上落后于教学观。 (2) 学生围绕

4、4个问题展开讨论,限制了学生自主而又自由的思考。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其实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讨论,做题,最后在互相交流一下,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3)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但练习的密度却很大,看上去很想一节练习课。学生闷头练习,说话机会少,限制了思维的发展。 针对上面的案例分析,我想到应用题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是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题”,还是教会学生去思考,去应用?这些问题足以使我们对应用题教学进行必要的重新地审视! 教学分析: 1. 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利弊谈 过去对“应用题”的界定是这样的:“数学

5、教学中的应用题,是指取材于生活、生产以及其他学科,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中,通常只用数学运算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在应用题教学中,广大教师和研究者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1).通过应用题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有条理性有根据地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解题的思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4) 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应用题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教师们公认的“费时费力,收效不大”的知识块。

6、(1)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对题目理解困难,丧失学习兴趣。如:“化肥厂三月份用煤150吨,实际比原计划少用1/5,三月份实际用煤多少吨?”对小学生来说,“实际”和“原计划”它很难理解,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造成了恶性循环。 (2) 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眼光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呈现形式无非是“看图应用题-图文应用题-文字应用体。”缺少活泼生动、具有童趣的问题和形式。 (3) 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许多教师在教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过记住类型来解决问题,这样大大降低了应用题本来的教育价值,不仅没有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由此我们给出这样的教学

7、建议: 1.应用题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具体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改进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的教学流程可以如下:创设现实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条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重视回顾与反思。 (2) 应用题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应用题教学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问题设计要有三个基本要求:思考型、现实性、趣味性。另外也要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4) 改进应用题的设计和问题呈现方式。 在应用题的设计中,需要给所教的应用题进行适当地改造,从生活的角度去加工,并对条件和问题的呈现方式进行改革,可以是图画、表格或者

8、发票、收据等等。 案例 听过一节三年级数学“数量关系”综合练习课。课的开始,教师依据情景提出问题。 师:我们班的佳佳同学,遇到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与方法一起解决呢? 生:能! 情景一 问题一:佳佳走小路去超市购物,他步行每分钟走80米,小路的全长是1200米,佳佳到达超市需要几分钟? 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列出算式120080=15(分)。 师:路程、速度、时间还有哪些关系呢?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具体说明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二:从“一步问题”延伸到“两步问题。” 师:妈妈去超市,走的是另一条大路,比小

9、路长600米,可妈妈只用了10分钟就到达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由好奇到猜测:妈妈可能是骑车去了吧? 师:大家猜对了!根据以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妈妈骑车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问题呈现出来:佳佳步行走的小路全长1200米,妈妈骑车走的大路比小路长600米,妈妈用了10分钟到达超市,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一步步引下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解答。 最后,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说:“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这个案例说明:教学要力求在学生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应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问题的呈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显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巧妙。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体现了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同时更加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老师们,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依托于教师对数学问题的教学来完成的。所以,大家肩上的担子很重。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小课堂,决定了民族的大命运!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三里镇峨岭完全小学 徐丹 二0一0年八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