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24187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九年级历史下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世界现代史基础知识、考点测试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1)背景:A(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B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执政的临时政府仍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2)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11)月,地点是(彼得格勒)。【注: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社会主义)革命。】(3)结果: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注: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是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暴动,城市包围农村;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是:从(城市)转向农村,农村包围(

2、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意义: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注: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受十月革命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可以总结为:A、在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从(1921)年开始,允许多种经济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新经

3、济政策新在(允许多种经济)共同发展,这次改革只是内部调整。】B、政治上(1922)年(苏联)成立,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注:(1991)年,苏联解体。】3、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弊端(或斯大林时期的措施)(1)成就:A、经济上: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开始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至1937年成果突出,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国。 农业上,走农业集体化道路,但严重损害农民的积极性。B、政治上:(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

4、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如何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利: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地作用。弊端: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防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见课本第10页。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安排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该体系全面崩溃。】4、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参加国:战胜的(协约国);目的:战胜国为瓜分世界。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2)内容:签订对

5、德合约,即 凡尔赛合约 【注:此合约中、美没有签字】,规定:(法国)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战前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英)、(法)、(日)等国进行“委任统治”。【注此条款最能证明这是次分赃会议】德国向战胜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3)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将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引发国内(五四运动)。证实(弱国)无外交。也是(霸权)政治体现】5、华盛顿会议:(1)召开原因:为协调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利益。(2):时间和主导国

6、:(1921)年,(美、英、日)三国主导。(3)主要内容:签署了和中国有关的九国公约。内容:各国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是便利于(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此举侵犯中国主权,抑制(日本)在中国的势力。】(4)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即(华盛顿体系)体系6、(1929)年,一场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的特点有(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是: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7、面对这场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而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会根除。】7、罗斯福新政:(1)(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以对付经济危机。(2)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实行 国家工业复兴法 (又称产业复兴法)。 危机期间,国家为减低失业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3)新政的目的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注:罗斯福新政“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次改革没有改变美国的(性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整】【注:不改变社会性质的成功的

8、改革有:1921年苏俄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78年中国(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等。】(4)影响:A通过“新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8、(1933)年,纳粹党头子(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也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法西斯暴行表现:制造(国会纵火案)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掀起(反犹)狂潮;撕毁 凡尔赛合约 ,扩军备战,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9、(1936)年

9、,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注:德、日法西斯专政在(1929年经济危机)背景下建立,而(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是在1922年一战后建立的。另德、意是依靠(政党)夺权,日本是(军部)法西斯专政。】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10、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A根源和一战一样,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B.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扩军备战.C一些大国奉行(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二战爆发。等等。(2)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召开。参

10、加国:(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内容是: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规定捷克必须在10内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作“(慕尼黑阴谋)”。影响:它刺激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这一事件也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高潮,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注: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是为将祸水(东引)。】 德国希特勒上台后,首先吞并(奥地利),接着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1、二战大事年表:(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占西欧(包括法国,期间法国战败并投降,证

11、实其自食恶果),并轰炸英国。(2)战争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注:此战争也叫苏联卫国战争)。二战规模扩大。注:(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或全面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4)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1942)年1月1日,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注:这证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联合,例如美、苏。】作用:它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

12、量,为打败法西斯奠定基础。(注二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5)二战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苏军获胜。(6)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与会国:苏(斯大林)、美( 罗斯福 )、英( 丘吉尔 )。内容:在德国战败后,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影响:协调了反法西斯力量;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奠定了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注:雅尔塔会议上,损害了中国的利益。)(7)走向胜利:A、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

13、二战场),使德军开始处于东西夹击。B、攻克柏林:时间(1945)年,5月8号,(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中的(欧洲)战场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宣告结束。C、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二战以德意日法西斯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彻底胜利而结束。12、二战的交战双方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3、二战的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获胜的原因:根源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浩劫;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4、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1)发展原因:A二战后,(美国)是世界

14、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D也是(美苏争霸)的政治需要等原因。(2)阶段特征: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尤为迅速;B70年代,遭遇(经济危机)【注:此次危机是1974-1975年,原因是中东国家提高(石油)的价格】,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政策,但(债务)沉重,发展受限;C90年代,经济持续发展,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时代。【注:从实力看,二战后(美国)一直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15、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15、)。16、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1)原因:内因:A(劳动力) 优势;B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C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成立(欧共体)联合发展等。外因:(美国)的援助即(马歇尔计划)。结果: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2)欧洲走向联合欧洲联盟:前身: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建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此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英文缩写(EU)。地位及影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的成立,有力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提高欧盟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同时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促进了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7、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内因:A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B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C发展(教育和科技),D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等【注:中国的政策是(科教兴国)】,外因:二战后,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利用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爆发,接受美国大量军事物资订单。(2)阶段特征:A 20世纪50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70)年代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