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23538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从细读文本入手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礼物教学札记 一提起备课,有的人认为很简单,只不过是看看教材,翻翻教学用书,甚至什么都不看就直接抱着一本现成的教案书进课堂。不言而喻,这样的课不仅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乏味无穷。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创造基于文本本身。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教师不去细读文本,又何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没有自己的感受,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 就在两周前,校长通知我上一节公开课。根据当时的教学进度,上的课文是礼物(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翻阅了教材与教学用书后,就去网上搜寻,想从网上找到一点借鉴与参考,可是网

2、上居然没有相关的资料,我大失所望。怎么办是换课文,还是挑战自己一回思索再三,我选择了后者。 挑战自我的第一步当然是细读文本。我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读文章。此时此刻,我暂时忘却自己教师的身份,我把自己当成作者,当成一个普通的读者,当成一个学生放松的欣赏,获得自然的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文本细读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于是我一会儿默读,一会儿快速浏览,一会儿在头脑中浮现文中所述的场景,一会儿放声朗读就这样,读着读着,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可敬的父亲与一位懂事可爱的女孩形象,他们在我的心中活了起来。我完全被文章所感染,一个个生动的字眼在我的心中

3、跳荡,我几乎能把课文背下来了。 众所周知,现在提倡多元解读,但是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造意图而不顾,而且,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多方面的感受充分展开。所以,我们在对作品多元解读时,还得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于是在拟定教学设计之前我还得再次认真阅读教师教学用书,了解本课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样一方面能把握教学导向,另一方面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与此同时,我要求学生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的目标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得流利。在读的同时可以旁注读书心得等,从而确保师生对话与文本的对话。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检查学生的自读效果,理清文章脉络。当我根据学生的汇报把文章的四部分内

4、容(买自行车-买车原因-回忆往事送自行车)板书在黑板上时,我让学生思考:按照常规,本文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经过我的点拨与引导,结果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本文写作上的倒叙及插叙的特点,我随后简单向学生介绍倒叙。由于我在备课时还习惯浏览相关的教辅资料,我发现基础训练册上有一篇有关倒叙的文章,于是告诉他们要想知道此方面的信息,可以课后阅读。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对课后阅读的期待与喜悦。 第二课时我结合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文中礼物指什么是谁送给谁的礼物你们收过亲人送的礼物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可是文中的小女孩收到爸爸送给她的安琪儿时却怎么了孩子由刚才面带笑容一下子转变成了一脸

5、惊愕。是啊!小女孩却是落泪了。这是为什么呢接着我设计了第二步:读中悟。这一步我又分两步:(1)悟女儿接受礼物的心情。(2)悟爸爸送礼物的心情。在这整个过程中紧扣文本进行生生交流、师生对话。围绕重点我设计了几个读文填空,并进行朗读指导。这是语文课中的语文味。孩子们几乎都沉浸在一种感动中,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三步:课文重组,重温细节。我根据文本设计了一组角色朗读,由课件出示,男生读文中爸爸的话,女生读文中女儿的话,一些过渡性的串连性的语句由教师声情并茂地引读。在读之前,我还用了一句名言只有会读书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一个人的心灵,去倾听另一个的心声。快速将孩子引入情境朗读,课后听课的老师

6、们都觉得孩子们真正进入了文本,沉浸在这对父女的感动之中了,基调把握得很好。这样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几个往复既读懂了作者,又留下了语言,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我想课堂上之所以有这种游刃有余与创新,完全归功于的文本细读。正像于永正老师所说:文本细读,不是死抓住文本不放,要学会打开细读的视角,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的教材分析文章,也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方式。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最近我读了小学语文教师上于永正、王崧舟等大师的精品课堂实录,我觉得他们的课堂朴实、清新、实中有趣、趣中有味(语文味)。是啊,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对话,读一本好杂志,又何尝不是和许多智者对话呢 总而言之,统儿言之,语文教育是一门专业,构成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素很多,文本细读无疑是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想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不能只看几本理论书,主要还得靠自己实践。操干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得多了才能摸着门道。从眼前看,细读文本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文本细读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乃至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