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23002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7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某原生态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doc(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述第二节项目建设范围第三节项目建设目标第四节社会经济效益第五节技术经济指标第六节项目开发主体第七节研究结论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区域经济社会状况第二节项目建设现状第三节项目建设定位第四节项目建设依据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第一节旅游资源类型第二节旅游资源分布第三节旅游资源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比较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第一节旅游市场现状第二节旅游市场竞争第三节客源市场定位第四节旅游市场预测第五章旅游开发SW。T分析第一节开发优势分析(S)第二节开发劣势分析(W)第三节开发机遇分析(。)第四节挑战威胁分析(T)第六章旅游区布局与建设方案第一节总体布局第二节功能分区第三节

2、景观系统第四节建设项目第七章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人员配备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估算依据第二节投资估算第三节资金筹措第四节资金使用计划第九章成本费用估算第一节估算原则第二节成本费用估算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第一节营业收入与利润估算第二节则务盈利能力分析第三节清偿能力分析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结论第二节建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述*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县中部偏西*乡境内,旅游区由北向南由*村、*村、*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处东经98529940和北纬23062330之间。旅游区位于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的边缘地区。旅游区距离*镇24公里,距离*县城

3、96公里,距离*县城127公里。*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中的*、*、*三个村寨居住着*族和傣族,共计653户3629人,其中*村全村总人口为106户,506人,均为*族;*村为*族和傣族杂居,共204户,1173人;*村为*族,共343户,1590人。*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于1998年开始接待旅游者,当时没有收取门票,旅游人数仅300人次;2000年旅游人数为1200人次;到2005年,旅游人数上升到14000人次。2005年*县委、县政府增加投入,成立了*旅游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村、*村、*村的旅游刀:发建设。通过初步开发建设,目前可以在*村观赏到拉木鼓、剽牛等民俗活动。同时,*村也成为*族题

4、材电视剧不熄的火塘的拍摄场地,*族题材影片雨蝴蝶的第一拍摄现场。*、*分别是雨蝴蝶拍摄的第二现场和第三现场。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最近两年推出的特色大型民俗活动“摸你黑”更是使得旅游区的人气指数达到了历史的新高。但总的看来,*旅游区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仅配置有简单的旅游接待设施。第二节项目建设范围*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由以翁(*)芒(*)公路连接的*、*、*三个村落及周边地域组成,旅游区范围东接*后山,南连*村,西靠*山,北连勐沧公路,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该区域范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12001800米,地形呈“蚕蛹”状特

5、征。第三节项目建设目标考虑到*原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的空间面积、旅游功能和游览要求,以及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故按15年时限规划控制,具体可分三个时期来实施:(1)近期(20062010年):将*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旅游区,达到AAA级旅游区标准;(2)中期(20112015年):将*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民俗风情旅游区,达到AAAA级旅游区标准;(3)远期(20162020年):将*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族原生态旅游区,达到精品旅游区水平。第四节社会经济效益1、生态效益本规划项目的实施,直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达5

6、18万元,这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使该地区的植被、河流、山体等生态景观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将获得改善,旅游区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景观价值随之捉升。本规划项目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低密度、高投入、精开发、管理好”,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山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有效地保护好旅游区内的人文生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2、经济效益本规划通过分阶段实施后,旅游区的旅游吸引力将大大提高,根据规划预测到2020年可以为本地带来超过1亿元的旅游收入,因此该项目能够为*山地区的*族人民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随着旅游

7、项目的建设也将促进当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而旅游区中的手工艺作坊、餐厅和梯田景观的建设与开发,将促进相关农副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与销售,这将有利于*山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3、社会效益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其社会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和优化*市乃至滇西南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和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族之乡”旅游品牌,同时对于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文化娱乐、旅游需求,促进云南省、*市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市旅游产品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2)文化型旅游区的开发与建设

8、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点,也是亚行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因此通过该旅游区的开发可以促进*市与次区域其它地区在旅游、经济、技术、文化的协作与交流。由旅游流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大大提高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3)通过旅游区建设可以促进*县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旅游节庆、餐饮、文化等项目的建设将带动当地食品加二正业、建筑业、交通、商业等多种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资源、土特农副产品就地销售,促进当地经济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有利于当地居民素质的提高。(4)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镇发展。据初步估计,旅游景区开发将直接、间接地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约1.12万个。同时旅游区的开发,还将带动区域基

9、础设施建设,旅游区将促进超过20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5)保护历史遗存,弘扬*族文化。项目规划中的民居改造和恢复工程的直接投入约为500万元。这无疑对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族原生态村落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弘扬当地*族文化是有建设性意义的。综上所述,*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旅游区的投资开发过程中,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分期、分批进行投资建设,实现旅游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定的经济效益是旅游发展的基本目标。旅游区作为1*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性旅游区将为滇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云南民族旅游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第五节 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10、如下:1、项目总投资5875万元;建成后,计算期内实现总利润37646.23万元,年均利润2509.75万元/年,上交所得税共12427.66万元,年均上交所得税828.5l万元/年,税后利润总额25218.57万元,年均税后利润168l.24万元/年。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8.59,投资利润率28.62,投资利税率42.72。2、资金筹措:由于旅游区建设所需资金较大,为了保证旅游区项目建设的J顷利实施,遵循“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给予投资商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吸引外资、内资和相:会资金等参与项目建设。根据旅游区的

11、实际情况,项目建设资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筹集解决:1、.招商引资:2000万元,占34;2、银行贷款:1000万元,占17;3、国债资金:1000万元,占17;4、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元,占17;5、建设单位自有资金:875万元,占15。第六节项目开发主体*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与管理按照现代管理制度的原则,采用股份制形式,组建*旅游开发股份公司,主要股东成员为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村、*村、*村、外部投资者,股权结构采用1:l:1:1:1。这一股权结构的股份公司可使该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能够在政府的控制范围内,同时又能积极调动和吸纳外部资本的投入。*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对旅游区进行管理的

12、下属机构,可与县旅游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代表政府实施对旅游区的保护、建设、组织、管理和营销等职责。因此,*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既是旅游区建设的发动者,又是旅游区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还是旅游开发股份公司的股东之一。第七节研究结论通过对*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显示,该项目符合云南省政府和省委提出的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和主导思想,有利于完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云南省的旅游形象,形成新的市场卖点;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有利于更好保护*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配合;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

13、促进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开发具有较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的大力扶持,客源的再增长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回报将得到较好的体现。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区域经济社会状况一、地理位置*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市西南部,介于东经98529943和北纬23042330之间,北临*傣族*族自治县,东北接*拉祜族*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南部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国界线长达147.083公里。县境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6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44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

14、积占99.2,坝区面积仅为0.8。*县县城所在地为*镇,距省会昆明市790公里,距*市首府临翔区220公里,距离缅甸*邦首府邦康仅210公里,与中缅边界的直线距离仅为6公里,有公路直通境外。*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县中部偏西*乡境内,旅游区由北向南由*村、*村、*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处东经98529940和北纬23062330之间。旅游区位于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的边缘地区。旅游区距离*镇24公里,距离*县城96公里,距离*县城127公里。*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地处云南省滇西南边境走廊带,位于*市*和孟定两大口岸之间,地处两大口岸的辐射范围;同时,旅游区分布在*市临翔*孟定南伞南部黄金旅游线上,其东部为勐来崖画谷风情旅游区,西部为孟定边关风情旅游区,其间有柏油公路相连接,拥有较为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二、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新生界第三、四系,中生界三迭一侏罗纪系,上古生代二迭系、石炭系、奥陶志留系,下古生界西盟群上段。因地壳活动频繁,石灰系、二迭系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遍布全县,构成复杂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貌地形,既有险峻山峰、幽深峡谷,又有平缓山坡、宽平谷地,还有岩溶山地地貌。*县地处阿*山西部横断山脉帚形扩大部位,地势呈北部、中部高,向东、西、南三面倾斜的特点。境内最高峰为北部的窝坎大山,海拔2605米,最低点为芒卡坝南汀河出水口,海拔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