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20109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十堰市委、市政府关于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湖北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和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一、推进健康十堰建设,开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健康十堰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深化医药卫

2、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为指南,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健康十堰建设,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十堰保卫战,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78.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7.1610万,婴儿死亡率为4.0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1,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1聚力打造健康服务品牌,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医疗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3000万人。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85家,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64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

3、位数32303张。每千人口床位数10.07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3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31人,位居全省市州前列。围绕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等业务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积极打造十堰医疗服务品牌,持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累计创建省、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290余个(其中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建设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4个)。生殖医学、器官移植、中医康复、心脑血管病精准治疗技术等引领周边,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建设全面提速。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和欧洲科学院马大青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主导的“华佗工程”、中科院院士陈孝平和周良辅院士工

4、作站、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医药院士十堰工作站、中国针灸学会十堰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张志愿、李兆申和马丁院士专家团队相继落户我市。全市共计30项医疗卫生领域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5.7,为我市从医疗卫生大市向医疗卫生强市跃进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2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力促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所有公立医院全部执行药品、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同步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全覆盖,

5、县域内就诊率保持90以上。十堰城区建立了太和、人医、国药东风和中医4大医疗集团,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建立了符合山区实际的“321”互联网分级诊疗新模式,基层群众看病实现“乡级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大力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的医保支付方式,实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方便群众异地就医。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不断提高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逐步实现对门诊、住院、药品、耗材使用等各类医疗服务行为的全面、及时、高效的综合智能监管。3深入实施“健康扶贫”攻坚,贫困患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全面落实健康扶贫“985”政策和“四

6、位一体”工作机制,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五个严控”,切实满足困难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期盼。不断强化医院控费管理,加强健康扶贫“四位一体”医疗服务监管,明确医疗服务相关工作规范和健康扶贫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七不准”、“七严查”,严格落实省定控费目标。全面启动“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扎实开展健康扶贫“户户走到”补短板工作,圆满完成了健康扶贫目标任务。4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疾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前移救治

7、关口,落实“四早”措施,提级管理“四类人员”,最终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1.19)最低、治愈率(98.81)最高的抗疫战绩,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地方病防治和疫苗接种管理,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平稳,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扎实做好健康管理,推动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向基层延伸,打通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率先实现省内慢病防治工作示范县(市、区)全覆盖。5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重大卫生建设项目。加快组建“四大医疗集团”,全面启动“六大卫生中心”,围绕“四体系一平台”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体系

8、补短板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1877万元,省级预算内投资及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6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4.0144亿元。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项目、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项目、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应急隔离病区及传染病门诊大楼等重大投资项目均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1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855个“省政府债券”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00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全部竣工。重大卫生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十堰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6协同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着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9、,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实施“强基护健”工程,推进城市三级医院与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支持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示范国医堂建设、基层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对口支援等活动,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妇幼健康项目,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计生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城乡120急救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急救体系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120空中急救,“水陆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大幅提升。

10、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保持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二)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更加注重健康公平,要求不断缩小区域、城乡、不同人群之间的健康差距。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更高需求,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对健康产业规模、健康管理模式等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11、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大背景下,十堰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及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将对卫生健康事业产生深入、立体的影响。市委市政府系统构建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也为我市着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十堰样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党中央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摆在经

12、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要位置。湖北省和我市也相继明确提出要更高水平推进健康湖北和健康十堰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此外,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十堰本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高度契合。这些都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较突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基层服务能力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积极性亟待调动,医疗卫生供需关系不平衡,优质资源适配性不足。城区与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落后的限制,在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人员能力、待遇和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仍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此外,与医疗行

13、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储备以及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等诸多方面,与医疗服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亟需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模块。当前社会发展已呈现出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现象严重的特征。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带来巨大压力,急需依托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和扩展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此次新

14、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弱项、漏洞。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加快,新病原体出现的速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不确定性、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对我市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提出严峻挑战。(三)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更为优化,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建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健康优先的制度设

15、计和政策体系更为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稳定在全省前列,健康科技创新实力明显提升。人民身心健康素质达到新水平,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服务更加公平优质,健康十堰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资源持续增强,主要健康指标稳定在全省前列。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到2035年,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县级医院解决部分疑难重症疾病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所有县(市、区)建成国家级示范区,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四)“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要求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

16、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强力推进健康十堰建设,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打造秦巴山区域健康医疗中心和疾控体系改革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十堰样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补齐重点人群服务短板,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打造健康产业集群,健康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逐步形成具有十堰特色、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建设省内一流的康养产业基地,促进全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建统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