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200528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 宋景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即使灭亡了,只要其文化还存在,就有重建的可能与希望;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失去了灵魂和再生的希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只有具有强大的文化力支撑,一个民族才能挺起自己的脊梁骨,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奋图强、蓬勃向上、占据优势。 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文化生活教材中的两个基本观点。教材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有所涉及,但没有集中加以论述,教师和学生感到比

2、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感悟,谈谈个人看法,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在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曾经与古代中华文明同行的古人类文明,无论在西亚、北非,还是在古印度河、中南美洲,都无一例外地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中华文明始终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民族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该民族知识文化力量的大小,另一方取决于该民族精神力量的大小。一个民族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创造出先进的知识文化,以丰

3、富本民族的智慧宝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样,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激发本民族人民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力量,即使其知识文化再先进,也不可能自尊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知识与精神力量是推动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 中华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这种生命力源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人文精神。就科学技术来说,我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科学方面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等,技术发明创造方面如四大发明、丝织、制瓷、冶金、造船技

4、术等,不仅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广延亚洲,远播世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罗伯特坦普尔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就人文精神来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

5、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已经渗透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巨大精神动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到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割地赔款,受尽屈辱。历史地看,我们认识到: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传统的基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已经不适合工业文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与封建经济相适应的传统思想、政治制度、传统道德等不适合时代的需要。在大自然中,一个物种一旦不能适应环境,就必然被淘汰。在人类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

6、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引领时代前进的潮流,要么就被无情地淘汰,消失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要么是凤凰涅槃般地浴火重生,再铸辉煌。我们看到:在近代中华文化艰难转型的过程中,西方文明的冲击是外因,中华文明内在具有的包容精神、创新基因、革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其起衰振弱、重新走向辉煌的内因。 民族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民族凝聚力一方面源于民族共同的生活条件和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源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等。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长期实践的产物,蕴藏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维护团结、保持稳定的强大力量。民族文化

7、不仅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素质、共同社会心理和共同语言的人群团结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而且将国内不同的民族共同体联结成为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它不仅使民族大家庭成员具有内在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归宿感,而且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兴旺。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是民族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从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中华文化是不同区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历史传统各具特色,因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区域文

8、化,如齐鲁文化、湖湘文化、江浙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既保持各自的特色,又融入其他区域的文化基因,既保持自身的风格又融入了其他区域文化的色彩,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有机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又如,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包括藏族、彝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文字等,创造

9、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共同熔铸成灿烂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民族文化的个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显示了我们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由不同区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共同熔铸成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传承着我们民族共同的风俗习惯、精神品质、思维方式、价值准则和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集中表现。在共同的社会理想、价值取向、精神家园基础上形成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催生出巨大的凝聚

10、力量、动员力量与鼓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纵横千里,绵延古今,使无数炎黄子孙找到了温暖而永恒的精神家园。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经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始终怀有“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依然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不可割舍的文化心理自我认同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华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奋斗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在几千年风雨兼程的岁月中,中华民族之所以始终作为一个坚强的整体面对来自自然和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考验,并最终战而胜之

11、,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所内生的巨大的凝聚力。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为民族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思想起点、精神平台和思维工具,深刻影响着民族创造活动的内容、程度、方向和力度。中华文化饱含变易的思想,富有创新基因、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求创新、求变革,始终是中华文化内在的品质。胡锦涛说:“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的创新思维,是用太极图表达出来的,也是用卦爻、彖、象、系辞表达出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周易的创新思维,启发了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

12、,在中华大地上引发了创新思维的大爆炸。早在三千年前,中华先祖就深通变革求新的规律。“变革”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礼大传中,它说到的“变革”包括“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等七个方面,涉及国体政体、“礼仪”以及发展生产力等重大问题。诗经中说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更是对“维新”的赞美。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变易思想,张岱年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的倾向,即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变易是根本的,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 验之以中华文明的历史,几千年来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变革。就带有全局性的制度而言,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察举制到科举

13、制,从城市的里坊制到街巷制,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就文学艺术体裁而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从杂剧到传奇,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文学的突飞猛进。 应该看到,中华文化中丰富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总是与守旧的思想相对立而存在的。公元前一世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董仲舒之说,将孔子神化,窒息了创新思想的发展。此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千方百计强化这一点。正如鲁迅后来说的:“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

14、的高度。”与小农经济相适应,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土轻迁、厚古薄今、注重守成、自我封闭、不思进取、反对变革等思想渗透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所产生的文化惰性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根,是支撑一个民族从过去到现在并走向未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肆进行文化扩张,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

15、殖民主义,以消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摧毁其民族精神的大厦,涣散其民族斗志,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文化挑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国家要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只有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尊重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时代特色。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楼宇烈认为:“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 作为我们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哺育和传承着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的生命力,激发民族的创造力,熔铸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支撑我们民族走向辉煌的不竭力量之源。一个民族要振兴,首先要有文化的振兴;一个民族要复兴,首先要有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旺。只有结合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才能铸就新的辉煌,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