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319290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学实验文档方赞山 设施(2)班.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虫学实验报告姓名:方赞山 班级:09设施(2)班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学号:200920206310066 实验题目:昆虫查阅报告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昆虫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 掌握常见目其代表科的重要识别特征和种类代表。3) 通过查阅资料认识一些未知的昆虫,了解更多昆虫方面的知识二、 实验方法 通过查阅课外的书本和网上的资料,认识昆虫,掌握其形态特征、识别技巧。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常见昆虫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掌握常见目及其代表科的重要识别特征和种类代表。 3)通过查阅资料认识一些未知的昆虫,了解更多昆虫方面的知识二、 实验方法 通过查阅课外的书本和网上的资料,认识昆虫。三、

2、实验内容 我主要做了螳螂目、膜翅目的调查。螳螂目: 1)定义:头部三角形,活动自如,触角细长多节,口器咀嚼式,前胸显著延长,前足味捉足,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透明,静止时扇状折叠。通称“螳螂”。 2)形态特征:中至大型昆虫。体细长,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头呈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突出,单眼3个,排成三角形。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上颚强劲。前胸特别延长,前足胫节呈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捕捉性前足,腿节和胫节生有倒勾的小刺,用以捕捉各种昆虫。 3)简介: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足跗节5节,

3、有爪1对,缺中垫。腹部10节,雌、雄背板可见9节。腹面雌只见6节,雄可见9节。产卵器不突出,尾须短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 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竟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膜翅目:膜翅目分为2-3个亚目,4

4、9-89个科。Hymenoptera包括蜂、蚁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3个大目、最高等的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植食性或寄生性,包括各种蚁和蜂。也有肉食性的,如胡蜂等。部分种类营合群生活,是昆虫中最进化的类群。 形态特征:(一) 头部头部明显,正面观横形,有时几成球形,颈部细小,可自由转动。触角形状多变化,有丝状、棒状、膝状、栉状和扇状等,通常以雄性为发达,多为13节,雌性较短,多为12节,少数种类节数减少到68节。复眼1对,较发达,位于头部两侧。单眼3个,位于额的上方,呈三角形排列。少数种类单眼退化或缺如。口器多为咀嚼式,各组成

5、部分的形态构造以及下颚须和下唇须的节数、形状、长短常可作为分类特征。 (二) 胸部胸部包括前、中、后胸及并胸腹节。前胸一般较小,横形或不明显。头与前胸之间有颈,有的前胸前缘明显锋锐,将前胸与颈分开,有的前缘消失。中胸背板分中胸盾片及小盾片。盾片有的平 膜翅目整无沟缝,有的则有1对完整或部分消失的盾纵沟,有的中部下陷成槽或隆起。小盾片一般圆形、三角形、卵圆形或舌形,有的很短,有的末端延长或具叉状突起。并胸腹节是由腹部第1节并入胸部形成的,其形状、大小、长短、倾斜度等变化很大。许多种类(细腰亚目)腹部第2节缢缩成细柄状,称为腹柄或“腰”。 多数种类都具有两对正常的膜质翅,且前翅显著大于后翅,仅少数种类的翅退化或变短。前翅前缘通常有翅痣,其形状多有变化。多数种类的翅脉较复杂,纵脉多愈合或变形,并与横脉围成若干翅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