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19236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兰芳《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训练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点亮的村庄刘兰芳 整个秋天,父亲都开着三轮车在田地和各家的院落间往返,好像村庄最鲜活的血液。 他一进村庄,留守的老人们便向一个地方聚集,他们一起把父亲倒在某个院落里的棒子剥皮、编成一条长龙。父亲攀上颤颤悠悠的简易木梯,从人们手里接过这条“长龙”,把它围在一根倚着房子的长木杆上,好让风和阳光把玉米体内的湿气完全抽干。父亲终于搭好,回过头来,看着大家的目光,他一定想起三十年前,不知道这样攀爬了多少回梯子,他才让一 个叫做“电线”的长蛇,攀上各家的房顶,垂钓着葫芦样子的灯泡。等他把电闸推上去,整 个村庄被点亮,那一瞬间,人们都沸腾了。 现在,父亲已经不是电工。几年前电业系统调整,他这个三十年的“

2、临时工”下岗了。得到消息的母亲很欣喜,一是父亲五十岁的身体再也不用爬电线杆,她再也不用跟着悬心;二 是我们家再也不用给别人搭电费了。父亲对于这事却总是不表态。 尽管塬上的村庄已经通了电话,修了马路,可私人煤矿一禁止,人们就像大迁移一样,先 是三三两两,后来所有的劳力干脆都转向城市。有的人家整户都走了.就连学校也变成了一 座空房子,留下一窝春来秋走的燕子,和一个比人头还要大一些的蜂窝。 父亲本来不想离开村庄。可眼看着村里娶媳妇的彩礼一高再高。父亲想,他必须得给儿子 攒点钱,帮他娶到媳妇。父亲此行要去北京,在那里打工的表叔来电话说,有地方要招两个 保安,管吃管住,还给发衣服。按照纸上的地址,终于找

3、到了在医院当护工的表叔。表叔看 到他,眼睛都瞪大了,招保安不假,但是他的年纪太大,明显不合适。 父亲借住在表叔临时租住的地下室里,眼瞅着口袋里的钱只出不进,父亲感觉花钱比掉块肉还难受。他必须更加节省,早上少吃一根油条,中午吃咸菜就馒头。那几天,父亲在不同的工地上辗转,终于有包工头接受了他。可父亲很快就听到工友们的怨言,他们好久没发过工资了。 没过几天,父亲就在工地门口看到了焦急的表叔。当时,母亲躺在医院里,脑出血,昏迷 不醒。父亲必须离开,为了照顾母亲,父亲必须回到村子里,每天做饭,喂牛,去田地里巡 视,一个人承担家庭的重担。 他已经不是电工了,有时候,忽然就有一辆三轮车或者摩托车停在了门口,

4、高声喊着父亲 去看看电路有什么毛病。父亲就像许多年前一样,背起电工包,拿着他的工具,匆匆跟人上 了车。母亲拖着半个身子追出去,然后跟我(抱怨报怨),也不给钱,你说他忙活个啥?从 父亲拿着电工包走路的节奏,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心境,这种节奏是一种被需要的节奏,是一种数十年形成习惯的节奏,对于父亲来说,这些村庄的灯,。 经历过北京的打工生涯,父亲好像一个(窥破看破)秘密的人一样,他再也不把这些归 来人身上的光鲜当成一种高度,让自己觉得矮下去。他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尽自己的能力 为他们做着一些小事情,为他们家里的老人买药,帮他们把粮食种进地里,把地里的庄稼收 回院子。为这事,母亲没少跟他吵嚷,就连我也不

5、止一次说他为什么不顾自己有滑膜炎的腿。 父亲每一次都答应我们不再去了,可是当村里的老人把新扯下来的玉米皮倒进我们家的牛 槽,将一把自己种的蔬菜放在我们家的篮子里,在旁边静静等父亲的回答时,我们都说不出 话了,只好看父亲又一次发动三轮车,载着老人摇摇晃晃行驶在秋收的路上。 就在去年冬天,那场大雪把山里的公路给中断了。年三十,父亲把村子里的手电凑齐了, 装进那个已经缝过好几次的电工包里,他拿着它们去迎接一群终于回家的人。清冷的夜里 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看着父亲从盘山道上出现,他踩着厚雪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父亲说 那一刻,他听到了人们的欢呼,他们仿佛看到了最亲的人。春节过后,人们同父亲一起把村里的所有

6、道路修通,然后就各自上路。父亲去送他们回来, 手里抓着好几把钥匙。村里好几户人把自己的家(嘱咐 托付)给父亲,希望他在夏天的时 候看看有没有漏雨,时不时让他们的屋子透透风。我总想象着,某一个冬天,我们村庄所在的那个塬沉在了雪里,父亲轻轻用一把钥匙把铁 锁唤醒,推开不同的门,把每一户的灯光点亮,然后他拿着手电筒,去往迎接归乡人的路上。 我知道,他不仅得到一把把象征信任的钥匙,他还开启了一颗颗漂泊他乡的心。是他,点亮 了村庄的眼睛。(有删改)129依次选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报怨 窥破 托付 B 抱怨 窥破 托付C 抱怨 看破 嘱咐 D 报怨 看破 嘱咐 130标题是“父亲点亮

7、的村庄”,结合全文,参照示例,说说父亲怎样点亮村庄的。二十年前三十年来父亲履行“电工”的职责,维护村庄的光明;三十年后的今天父亲帮村里的留守老人买药、种地、收庄稼,让外出打工者安心;131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 第段中有很多词语值得重读,请选出一处并分析重读的原因。(2) 根据你对“父亲的心境”的理解,在第段画线处补上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 同时注意点题)132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两项()A. 第段加点的两个“攀上”,主语都是“父亲”。B. 第段采用反复的修辞,连用三个“再也不用”,强调了母亲听到父亲被下岗的消息时 的欣喜之情。C. 第段画线句以一窝燕子、一个蜂窝凸显了一座学

8、校的空无一人,隐隐透露出对农村成 为空巢的慨叹。D. 第段一个“终于”写出父亲找工作的艰辛,也正因为这段艰辛的经历让父亲更加体 会到外出打工者的不易。E. 文中以母亲的埋怨、吵嚷、阻扰、自私自利反衬了父亲的大公无私。 133.阅读本文结尾段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手法上的相同点及作用上的不同点。(链接材料)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答案】129. B130. 父亲为村庄通电,点亮整个村庄;已不再是电工的父亲依然帮村民免费维修

9、电路;父亲用手电筒为游子照亮回家的路/父亲为外出打工的乡亲照料他们的房屋。131. (1)示例一:我会重读“整个都”,因为这两个词,一个强调范围,一个强调程度,重读可以突出父亲为村庄的留守老人的服务帮助时间之长,体现父亲的无私奉献精 神。示例二:我会重读“最鲜活”,因为这个词,一方面可以看出父亲在田地和院落间往返的频 繁,也暗示了父亲在村庄里是最年轻的劳力,突出了父亲的热心(和村庄衰落)。(2)示例:大约像是一双双孩子的眼睛,他不允许它们看不到光明。132AE133都采用了想象的手法,本文结尾采用想象的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写出父亲用一把把象征信任的钥匙,为游子开启漂泊他乡的心,突出父亲的善良与热心。链 接材料从看先生的照相,想象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 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或:都采用了动作描写,本文通过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写出父亲不辜负乡亲们的托付,为他 们照料房屋,迎接他们归乡的情景,突出父亲的善良与热心。链接材料通过我的一系列动作, 形象地突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