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18791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是杨式太极拳创始 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 陈长兴的父亲陈秉旺也是非常出名的太极拳家。陈长兴以保镖(护送货物的保镖)为业,经常来往河 南、山东一带,山东的强盗对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时候,陈长兴在村里办武馆教学生。陈发科的祖 父陈耕耘(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跟陈长兴学拳,也以保镖为业,曾参加战斗立战功。有一次他保镖至 山东莱州府,降服了当地的大盗田尔旺,莱州的百姓出钱立碑纪念他。一九年左右,当时在山东省任官的袁世凯(后来任中国第一任总统)看到这碑,请了陈耕耘的儿 子陈

2、延熙(享年八十一岁)去教他的儿子们练拳,共教了六年。陈延熙就是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的 太极拳功夫也非常好。陈发科曾讲给他的学生洪均生老师(一九0七一九九六)听,当陈延熙去教袁 世凯的儿子几年后回家,看到陈发科的太极拳功夫大有进步,非常高兴,走到院子中间,身穿皮袍 马褂两手插在袖子里,叫他的子侄数人围攻他。众人一接触他的身,他略一转动,众人都纷纷跌地。 当时陈发科感叹说,我比不上父亲,打人还要用手。但是洪老师说陈发科晚年也达到了这种水平了。 陈延熙同时还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中国外科医生。陈发科跟洪老师讲他练拳的故事:陈发科是陈延熙晚年生的儿子,前面有二个哥哥得瘟疫死了,所 以家里人对他很溺爱。他吃东

3、西不节制,肚子生了痞块,经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滚。虽然知道练 拳对身体有好处,能治病,但因为身体虚弱,就懒于去练,到十四岁时还没有练出一点功夫。那时因为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种地。这位堂兄不仅 身体壮实,拳也练得很好,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最好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 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 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功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 耻,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可是又想,我们兄 弟同吃、同睡、同干活

4、,也一同练功,我勤练能长进,但他也长进,怎样才能赶上他呢? 为着这件事,陈发科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有一天早上,他们俩一起下田干活,走到半路, 堂兄忽然想起忘带了一件农具。他对陈发科说:你去拿吧,你快跑回去,我慢慢走着等你。于 是,陈发科跑回去取了农具来,赶上堂兄。午饭时,陈发科想着堂兄刚才的话你快跑,我慢慢走 等你结果跑个来回还赶得上,联系到练拳,我如果加倍练,不就能渐渐赶上堂兄了吗? 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 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开门到外面练,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并 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

5、放松练。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 现。陈发科平时自己苦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 一推手就来真的。堂兄说:练武要认真练,不能跟自己人练就随便,以后习惯了,遇上敌人就会吃亏。他和自己的堂 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流。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肚上的痞块消 了,个头长高了,身体发育也正常了,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有一天,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 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请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 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现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滋味了。说完

6、 他们就推起来。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 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他心里不服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 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 陈发科说,其实这三年父亲都没回家,没有教他秘诀,这是三年苦练的结果。通过这件事,我们可 以看到苦练的重要,经过苦练,身体变强壮,技艺也大有长进,但是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 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这三年虽然父亲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 练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没有好好练。而这三年他和其它叔伯练,他们也会教他太极

7、拳的真正技艺 的。说没有秘诀,只是说陈发科并没有掌握这堂兄所不知的秘诀,大家都是练习陈氏家传的拳,由 于陈发科发愤苦练,一方面是练得多,一方面也是更用心体会,所以进步快。相反堂兄练到一定功 夫后,以为自己功夫已不错,练得没有陈发科多,也没有很用心去钻研,才会被陈发科超过。对于 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 才能成功。我的陈式太极拳老师洪均生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才下苦功练。 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关于陈发科的武功故事流传有许多,也很精彩,若以之为素材,可以创作出很吸引人的武打电影或 电视连续剧。不过在这里我们所要谈的,是一

8、个真实的陈发科。因为如果我们讲一些不真实、太过 玄虚的,精彩是精彩,但我们不能效法,不能练习,对我们完全没有好处,而且会使我们丧失信心 以为自己不是学太极拳的材料而放弃学习。如果我们知道的是一些真实的事迹,对我们的学习就会 有启发,我们可以朝这方面努力,对我们才有帮助。因此,我会选择一些不只是传说,而是可以称 之为真实事迹的来介绍。我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是否是真实的。第一,是陈发科的学生或亲人所亲眼见到或是亲耳 听陈发科自述的,而且说的人是可以信赖的。第二,这些事迹里所表现出来的武功,是合乎太极拳 的道理的,可以解释的,我们也可以学习的。第三,这些武功是陈发科这个具体人所能掌握的,多 人

9、可见证的。在后面所谓的每件事我都会作一些说明,让大家考虑这件事是否可信。下面我先举一 个许多报刊、书籍介绍过的,但可能是不真确的传说,分析给大家看。有人写文章介绍陈发科,讲了一件打败李氏三雄的故事:一九二八年,陈发科的堂侄儿陈照丕 到北京教拳,有许多人找他比试,其中李氏三雄叫阵最热,陈照丕没把握,怕输了败坏陈式太 极拳的名声。于是,便写信请陈发科赶快来北京。陈发科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侄儿带去会 李氏三雄。当时是夏天的傍晚,弟兄三个都在,老大坐在屋里的太师椅上喝茶,陈发科在院中 等候,陈照丕进屋搭话,一看对方块大腰肥,拳头似升,不禁登时出了一身冷汗,暗想:赢了还好 说,若把三叔打坏了,回去

10、怎交代?犹豫之际,对方发话了:是送上门来的吗?你不是要看 看陈家拳吗?好!对方那个升似的拳头,一拍桌子,壶碗都跳起来,站起身来,简直像座铁 塔。这时陈发科一个箭步,早已抢到屋里。陈照丕刚闪到一旁,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怎么回事,只听 他三叔哈!的一声吼,运用陈氏拳特有的抖发劲,早把铁塔扔到了门旁的窗台上。窗台砸 塌了,人也没再起来。老二、老三正在发楞,陈发科问道:还上吗?俩人立即猫似地向后退。 这时陈发科才对侄儿说:走!二人扬长而去。这故事说得很精彩,使人觉得陈发科很厉害。但是有一次我和洪均生老师聊天时,他提到这件事, 认为可能不是真的。当然不是说陈发科没这本事,而有别的理由:第一,陈照丕请陈发科去

11、北京另 有原因(后面我们会谈到)。第二,洪老师和其它师兄弟都没听说过这件事。第三,在北京没听过李 氏三雄这些人,也没说是什么门派的。第四,按陈发科的品性。他是不会找上门去打人的。不是 什么敌人,不会这么鲁莽。洪均生老师是很讲实际的人,最不喜欢人家乱吹不真实的东西,他觉得 真实的陈发科已够我们学习了,不必添枝插叶。下面我开始讲一些比较实际可靠的事迹。一、保卫温县县城:陈发科曾跟洪均生老师讲过温县县政府请他保卫县城的事。陈发科没说具体是哪一年,不过可以肯 定是一九二八年去北京前的事。我见有的资料说是一九二六年左右。那个年代的中国是军阀割据, 盗贼四起,治安很差。那时有红枪会(一种邪教组织)攻陷附近

12、几个县城,威胁温县县城。县政府请 陈发科带学生参加保卫县城。陈发科所在的陈家沟村隶属温县,到县城后,陈发科曾捉拿二个土匪 但他没向洪老师讲具体的情况(有的书曾详细讲过这件事,细节是否正确不得而知)。另有二件事则 讲得比较详细。当时县政府已先请有一武师,他听说陈发科已到,便来较艺。陈发科正坐在堂屋八 仙桌的左侧椅上,左手托着水烟袋,右手拿着纸媒。这武师从屋外来,进步便发右拳,并喊一声: 这一着你怎么接?陈发科见他从屋外来,刚欲起身迎接,站起一半,拳已抵胸,遂以右手接其 右腕向前略送。这武师即仰跌门外。这武师二话没说,即回屋卷起铺盖不辞而别。当时洪老师听这 事后,当然相信陈老师有这功夫,但不明白怎

13、么能一触即发。后来自已功夫进步了。也能使人一触 而飞出,明白这不过是全身的缠丝劲传到手上时圈子转小,速度转快而已。红枪会是一种邪教组织,出战前画符念咒,就以为会刀枪不入,赤着膊来打仗。当他们围攻温县县 城时,县城城门都关闭,护城河的桥吊起,只辟一个城门,陈发科站在桥上,手握没有套上铁枪头 的白蜡杆应战。一个红枪会首领带着众人冲来,拿着红缨枪向陈发科扎来。陈发科用白蜡杆向他的 枪一抖,枪就脱手飞出。陈发科再趁势向前一扎,杆头扎穿他的身子,其它的道徒见首领被杀,慌 忙逃走,县城保住了。一九五六年洪均生老师自济南返北京再向陈发科学拳时,温县新政府派二个人找陈发科了解这件人 命案的事。陈发科送走二人后

14、对洪老师说,本是为民除害,变成麻烦事。但红枪会是属被新政府取 缔的反动组织,新政府也没有麻烦陈发科。二、离开家乡前的表演:_陈发科向洪老师请他到北京教拳的起因:他的堂侄陈照丕(一八九二一九七二)从家乡押送中药材 去北京(当时称北平)。那时候北京盛行杨式太极拳,并且知道杨式是从陈家沟来的。有些河南会馆 的人知道陈照丕是陈家沟的人,也会陈式太极拳,就很高兴,认为是河南人的光荣,请他在北京教 许多人跟他学。后来南京市(当时的首都)市长魏道明知道后,以高薪请陈照丕去南京教拳。这使陈 照丕很为难,因为南京请的薪金很高不去很可惜,但北京的学生学不久,舍不得让他走。后来地想 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对北京学生

15、说,我的太极拳是我三叔教的,他的功夫好我百倍,现在他在 家乡无事,我请他来教你们。于是邀请陈发科至北京教拳。我的陈式小架太极拳老师陈立清(一九一九生,陈氏十九代)曾跟我讲过一件陈发科的事。陈立清老 师是家中独女,小名赛男,小时候爬树、翻墙、上屋顶,比男孩子胆更大。她父亲陈鸿烈是陈式小 架代表人物之一,比陈发科小一辈份,但大二、三岁,跟陈发科同月、日、时出生。陈立清老师九岁那年,有一天跟父亲在路上见到陈发科,陈发科谈到应邀往北京的事,并说晚上召 集他的学生和一些亲人在陈家祠堂内作临别聚集、打拳。陈立清老师怕大人不让她进去,晚上提早 从后墙爬树翻墙藏于供桌下,等到大人表演拳术了她才走出来看。陈发科

16、的徒弟约一、二十人,众 人打完拳后,陈发科表演,陈发科一震脚,屋顶的沙土被震落作响,一发劲,附近灯烛的人即恍动 有声。最后,陈发科与徒弟推手,一发劲徒弟即掷上墙后掉下来。陈立清老师仅看过陈发科这一次 的表演(平时各人在自家的院子练拳) ,印象非常深刻。陈立清老师讲过她父亲的功夫给我听,他练的是小架,功夫也很好,但没陈发科这么好。陈发科练 的是大架,不同派别的,陈立清老师不会无端端替陈发科吹嘘的。陈老师说陈发科是当时陈家沟村 功夫最好的人。并说从陈长兴到陈发科,他们这一支代代都功夫非常好,人品非常好!三、刘慕三带学生学习陈式太极拳:洪均生老师年轻时身体不好,一九二0年经邻居介绍,跟刘慕三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刘先生是吴 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一八七0一九四二)的高足,学习吴式已有三十多年,在北京很有名气。刘 当时约五十岁,在北京电报局任报务主任,每天早上二、三十个学生到他家里来练拳。刘先生留学 过法国,有文化,重视理论,善于讲解,要求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