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186671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专题评估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翰林院与翰林 邸永君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才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2、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清代科

3、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多出一个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选自2008年百科知识第11

4、期)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B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翰林”时代。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人才结构中最高级别的。D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的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答案:D解析:原文意思是“只要在翰林院学习过的翰林就被称为翰林”。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在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公正的选才制度。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

5、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答案:B解析:A项,以偏赅全,文中只是说“较为公正”;C项,弄错对象,“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应是在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才形成的;D项,混淆范围,不是所有进士,应是二三甲进士。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C在

6、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朝考,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答案:A解析:B项,弄错条件,应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应把“只要就能”改为“只有才可能”;C项,还要参加复试,只有复试合格者才能参加朝考;D项,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度是三级结构,并不是所有的科举制度都如此。二、(2010宁夏、海南全真模拟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

7、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

8、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9、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10、一项是()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体匿而性存。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D信息时代,学习文言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尤其对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答案:A解析:该项只是表明学习文言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是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文言以它特有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

11、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程度。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所以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D现代社会,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答案:C解析:其中A项“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属误用对象。B项“特有”一词错用,“程度”一说不符合原文。D项“现代社会”一词偷换概念。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B中华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因而文言跨越的时间、空间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

12、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答案:B解析:该项“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表达错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魏、晋、南北朝的笔法传承与充实书法一独立,就进入一个以笔法传承与充实为核心的欣欣向荣的时代。笔法传承是书法艺术赖以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顾名思义,所谓“笔法传承”,是指书家间对笔法技巧乃至笔法意识的传授与继承。通过笔法传承,历代书家所探求的笔法内容,以及对书法艺术本质的领悟,才不致随身而殒。东汉以前,文字书写能手之间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字法(文字结构

13、)上,如西汉今古文之争,很大程度源于古文字法的失传。东汉,书法开始自觉,基本笔法形成,笔法的传承从此越来越超脱于字法。且不说“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的历史事实,单从历来将笔法神秘化的种种现象中,也不难看出笔法传承在书法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对笔法无以复加的重视,决非仅仅出于一般所谓东方民族“崇古”的心理。否则,古人对笔法传承尤为青眼相加的事实将无法解释。那么,为什么众多成就斐然的书家,会以如许的精力来传承笔法?第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审美心理的要求。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共通感”一说,认为“美”“对于愉快具有着必然的关系审美判断里所指的必然性却只能被称为范式,这就是说,

14、它是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这个判断更被视为我们所不能指明的一种普遍规则的适用例证”。应该说,康德这一看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书法家热衷于笔法传承,是一种普遍地适合于人们审美心理的、带有一定程度必然性的“范式”,而这种“范式”的确立和完善,需要数代人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个原因在于,笔法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艺术地欣赏的东西这是笔法能代代相传而不厌的根本动力。历代书家之所以对笔法津津乐道,不惜笔墨铺陈描绘点画的种种奇妙,其唯一原因在于点画本身就是一种味之不尽的生命之“象”,是一种活的存在,而这种味之不尽的生命之“象”,又只有借助于丰富精到的笔法,才能得以完美的表现。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

15、,可以断定:笔法的产生,宣告了书法本体的确立、艺术品格的独立;笔法的传承,推动了书法的蓬勃发展。确实,对笔法的重视,是魏、晋、南北朝书家之所以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根本原因。 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书法艺术已经完成了由书写的初级阶段到日臻成熟阶段的过渡。B书家已经致力于书法技巧的研究,技艺风格也趋于多样化。C基本笔法已经完成,与字法一样成为书家崇尚研习的书写方法。D笔法的传承已渐趋独立,并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答案:D解析:A项,文中无此信息。B项,无“技艺风格也趋于多样化”的信息。C项,“与字法一样”和原文“皆废仓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的表述矛盾。2以下理解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A笔法的形成与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表明书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B历代众多书家致力于笔法传承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使书法艺术不致随身而殒。C随着基本笔法的形成,人们在书法学习中,逐渐抛弃字法而争相学习笔法。D魏、晋、南北朝的书家视书法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认为小至点画,都有欣赏价值。答案:B解析:“随身而殒”是结果,不是原因。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划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